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β-环糊精(β-CD)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对(R)-和(S)-3-羟基戊二酸乙酯进行手性拆分。通过考察手性选择剂浓度、电泳缓冲液pH、柱温以及分离电压对分离的影响,建立了比较理想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方法。在30 mmol/Lβ-CD、pH 5.0、柱温25℃以及分离电压20 kV分离条件下,(R)-和(S)-3-羟基戊二酸乙酯得到了完全分离。该分离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组氨酸-β-环糊精(β-CD-E_2)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利用原位聚合反应制得新型β-CD衍生物手性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整体柱,将其应用于手性药物羟丙哌嗪的消旋体拆分。分别探究了不同缓冲体系的洗脱能力、缓冲液pH对分离的影响以及羟丙哌嗪手性拆分的线性范围。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羟丙哌嗪对映体在β-CD-E_2整体柱上能得到较好拆分,分离度Rs达到40.52,且羟丙哌嗪浓度在9.8×10~(-6)~2.0×10~(-5)mol/L范围内与对映体峰高、峰面积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此工作将β-CD-E_2作为HPCE固定相,为手性药物羟丙哌嗪建立了一种新的分离分析体系。  相似文献   

3.
张艳伟 《精细化工》2014,31(6):749-752
针对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作为手性选择剂在毛细管电泳分离手性药物中存在着分离度不大、峰形不对称、毛细管壁的吸附、基线不稳等问题,通过CM-β-CD与1-丁基-3-甲基咪唑氯离子液体([Bmim]Cl)进行阳离子交换反应,得到一种类似于离子液体的β-CD衍生物([Bmim](β-CD-OCH2COO)),并将其在毛细管电泳中作为缓冲液的手性添加剂分离盐酸布比卡因、扑尔敏,与CM-β-CD作为手性添加剂相比,分离度提高,峰型得到了改善,基线基本稳定,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振泉  李英杰 《化学工程师》2007,21(10):55-56,59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简单拆分手性药物"罗格列酮"的新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合成的天冬氨酸-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在毛细管区带电泳中对罗格列酮进行拆分,通过优化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手性选择剂浓度、缓冲溶液pH、柱温及分离电压),得到了使罗格列酮达到基线分离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双[-6-氧-(-3-间硝基苯磺酰基-丁二酸-1,4-单酯-4-)-]-β-CD(β-CD-F2)作为手性选择剂,利用原位聚合反应制得新型β-环糊精衍生物手性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整体柱。对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拉米夫定外消旋体混合物进行手性拆分,通过探究p H值、工作电压等条件对拆分的影响,优化拆分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拉米夫定两对映体分离度Rs达到22.02,初步建立了一种新型拉米夫定对映体的HPCE拆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以非手性离子液体溴化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C12MIm Br)为手性分离添加剂的毛细管电泳分离阿替洛尔对映异构体的方法。实验详细考察了运行缓冲溶液p H值与浓度、手性选择剂用量、离子液体用量、分离电压等影响手性拆分的重要因素。同时,与未添加离子液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离子液体对手性药物的拆分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够增加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度,还能有效地抑制毛细管内壁对样品分子的吸附作用,改善峰形。  相似文献   

7.
采用羧甲基聚合-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对酪氨酸对映体以毛细管区带电泳形式进行手性拆分。考察了手性选择剂浓度、背景电解质溶液pH值、柱温及分离电压对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使酪氨酸对映得到了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8.
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于C18柱上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盐酸美西律对映体的方法。系统的考察了流动相中的添加剂的浓度、有机修饰剂、p H值以及流速对拆分的影响。色谱分离条件: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15∶70∶15,其中CM-β-CD的浓度为0.5 g/L,p H值为4.28(用三乙胺和冰乙酸调节),流速为0.3 m L/min,检测波长为212 nm,盐酸美西律对映体最佳分离。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拆分盐酸氯丙那林的方法。使用C18色谱柱,考察了有机修饰剂的种类及配比、流动相的流速对拆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体积比为80∶5∶15),HP-β-CD浓度为0.8mmol·L~(-1),流速为0.8m L·min~(-1),检测波长为216nm时,盐酸氯丙那林的分离度为1.45。  相似文献   

10.
建立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和离子液体三甲基羟乙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HOEt N1,1,1NTf2)共同作为手性选择剂,用于分离西酞普兰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法。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考察CM-β-CD的质量浓度、HOEt N1,1,1NTf2的浓度、背景缓冲液的浓度及其p H和分离电压对拆分西酞普兰对映体的影响。在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 H 6.8)中添加15 g/L CM-β-CD和40 mmol/L HOEt N1,1,1NTf2,分离电压为15 k V、检测波长210 nm、高差10 cm、进样10 s的条件下,西酞普兰对映体在16 min内获得了基线分离,分离度为1.70。实验结果表明,CM-β-CD和离子液体HOEt N1,1,1NTf2联用能够提高西酞普兰对映体的分离度。  相似文献   

11.
高叶玲  杨燕  张微  赵美蓉 《湖北化工》2012,(3):89-91,94
以7-CD为毛细管电泳手性选择剂,对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对映体的分离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手性选择剂的种类、7-CD浓度、SDS浓度、背景电解质浓度、pH值等对分离的影响。结果发现,选择30mmol·L11rCD+100mmol·L11SDS+75mmol·L-1H3P04作为电泳缓冲体系(pH值2.O),2,4-滴丙酸、2,4,5-滴丙酸、2-(3-氯苯氧基)丙酸对映体完全分离,2-(4-氯苯氧基)丙酸、2-苯氧基丙酸对映体部分分离,分离度分别为3.42、8.27、2.83、0.89、0.50。  相似文献   

12.
翟明翚  苏立强  王颖  王伟华 《化学试剂》2012,34(8):740-742,749
建立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标题化合物的方法。系统考察了流动相中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有机修饰剂、pH、三乙胺的含量和流速等因素对拆分的影响。色谱分离条件:流动相(V(甲醇)∶V(乙腈)∶V(水)=15∶70∶15),CM-β-CD浓度为0.6 g/L,三乙胺含量为0.14%(V/V),pH为3.92,流速为0.2mL/min,检测波长214 nm,药物对映体得到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13.
汪朝阳  梁勇  范瑞芳 《化学试剂》2004,26(6):345-346,365
采用有机碱催化,使β-环糊精与环氧丙烷反应,制备了水溶性2-羟丙基-β-环糊精。讨论了合成条件的影响,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了产物的结构。产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较-β-CD明显上升,可用作毛细管电泳的手性选择剂。  相似文献   

14.
手性对映体的拆分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手性对映体的拆分方法有多种, 手性液-液萃取拆分法是其中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一种手性对映体拆分技术。本文概述了手性液-液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并进一步对酒石酸类手性萃取剂、环糊精类手性萃取剂、冠醚类手性萃取剂、金属络合物类手性萃取剂等不同种类手性萃取剂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表明, 手性液-液萃取拆分技术对外消旋体特别是药物外消旋体的拆分有较好的效果, 随着对手性萃取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手性液-液萃取有望成为一种手性化合物拆分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以聚乙烯醇(PVA)为基材,加入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作为手性选择剂,加入聚丙烯酸(PAA)促进离子传递,制得具有手性选择性的阳离子交换膜(chiral selective cation-exchange membrane, CSCM).通过电渗析过程拆分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4-hydroxyphenylglycine,DL-HPG)外消旋混合物以评价该膜的手性拆分效果.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D-对羟基苯甘氨酸优先通过手性阳离子交换膜,两种手性阳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21和1.34,验证了该膜的手性拆分效果.作为对比实验,还进行了料液中添加与不添加β环糊精,并以普通阳膜(cation-exchange membrane, CM)为分离介质时的电渗析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膜的手性选择性来源于β环糊精.  相似文献   

16.
选择 2, 6-二甲基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对两种N-Fmoc氨基酸 -N-Fmoc-天冬氨酸叔丁酯和N-Fmoc-缬氨酸进行了手性拆分。采用pH5 0, 40m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 (内含商品化 20mmol·L-1 2, 6 -二甲基-β-环糊精)为缓冲液, Fmoc-Asp(otBu) -OH、Fmoc-Val-OH对映体的分离度分别为 2 54和 1 62。  相似文献   

17.
HPLC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盐酸美西律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于C18柱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盐酸美西律对映体的拆分方法.方法:本文选用ODS Hypersil柱(4.6 mm×200 mm,4.5μm),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流动相:乙腈-水(30:70,v/v),其中含17mmol·L-1HP-β-CD.pH值为6.32,流速0.2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61nm;进样量:10μL.考察了流动相种类、pH值和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浓度等因素对手性拆分的影响.结果:建立了羟丙基-β-环糊精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盐酸美西律对映体的方法.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并优化了标题化合物的手性拆分工艺,获得其单一的S型异构体。以(S)-4-硝基-1-苯乙胺盐酸盐为手性拆分剂,与标题化合物生成非对映异构体,利用两者溶解性差异来进行手性拆分,得到中间体(S)-2-羟基-3-甲氧基-3,3-二苯基丙酸(S)-4-硝基-1-苯乙胺盐,经酸性游离后得到产物(S)-2-羟基-3-甲氧基-3,3-二苯基丙酸。对溶剂量、拆分剂的量、缚酸剂的量以及重结晶条件进行了考察,同时对手性拆分剂进行了回收。结果表明,以100 g标题化合物为起始原料,2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为溶剂,1.5倍物质的量的三乙胺为缚酸剂并使用0.75倍物质的量的拆分剂进行拆分时,得到了较好的产率(40.6%)和光学纯度(82.8%e.e.),经进一步重结晶达到质量要求(e.e.99.00%)。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产品成本低且质量较高的优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氢氧化钠(NaOH)为催化剂,烯丙基溴(C3H5Br)为修饰剂与β-环糊精(β-CD)反应制备了十四(2,6O烯丙基)β环糊精(Ally-β-CD),研究了催化剂与修饰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合成产物产率的影响。以苯乙烯(St)、Ally-β-CD和二乙烯基苯(DVB)为连续相,过硫酸钾(K2S2O8)、硫酸钾(K2SO4)溶于水中组成分散相,通过反相浓乳液模板法制备了Ally-β-CD与St共聚多孔材料,并研究了β-CD对多孔材料亲水性能与苯酚(PhOH)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Ally-β-CD的最佳反应工艺为n(β-CD)∶n(C3H5Br)= 1∶76.0,n(NaOH)∶n(C3H5Br)=1.34∶1,反应温度为5 ℃,反应时间为48 h;β-CD的引入可以明显提高多孔材料的亲水性能与PhOH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晶纤维素为原料与苯甲酰氯在超声条件下合成纤维素三苯甲酸酯(CTB),将所得产物用红外光谱与元素分析进行表征;按一定的的比例将CTB与微晶纤维素混合制备手性薄层板;采用合适的展开系统及显色方法,对氧氟沙星、普萘洛尔、苯丙氨酸、N-甲基-β-羟基苯乙胺、阿托品等五种手性药物进行拆分,并对拆分所得的对映体经比旋度测定及熔点、红外、氢谱等结构确证,均与文献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