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礁滩相储层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钻探成果表明,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气藏多为构造-岩性复合型气藏。因此,加强储层预测研究是勘探成功的关键。针对该区地质情况和礁、滩储层的特点,储层预测研究主要从典型气藏解剖和已钻井综合评价分析入手,通过地质建模、地震正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等研究开展礁滩储层的精细描述,明确储层发育有利相带和储层的横向展布特征。为勘探部署和储量提交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川东北地区山地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川东北地区复杂的地表条件进行了大量的采集方法试验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区山地地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采集的技术和方法:①采用大排列片、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获得了更多方位的射线资料;②合理选择激发井深和药量,做好野外激发的阻抗耦合和几何耦合工作,确保整个工区激发能量和频率的一致性;③根据地层吸收和衰减规律,合理选择检波器埋置耦合方式,提高记录的分辨率和信噪比;④利用高精度数字卫星地图进行地面物理点设计,保证实测点位精度和观测系统属性的一致性。上述方法使该区地震资料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川东北地区山地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精细查明川东北地区地下裂缝发育带和高陡复杂构造,针对该区碳酸盐岩出露、沟河发育、砾石区分布广等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开展了采集方法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山地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采集的技术和方法,即①采用大排列片、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以获得更多方位的裂缝地震属性信息;②科学选择激发井深和药量,做好野外激发的阻抗耦合和几何耦合工作,特殊地段采用水中激发和组合井激发方式,以确保整个工区的激发能量和频率的一致性及资料的完整性;③通过研究地层吸收和衰减规律,合理选择检波器的埋置方式和组合参数,以提高记录的分辨率和信噪比;④利用高精度数字卫星地图进行地面物理点设计,以保证实测点位的精度和观测系统属性的一致性。采用以上技术在川东北地区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主要目的层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较高,视主频达到了60-80Hz,层间信息丰富,能量强,构造特征、波组关系以及膏岩层和地层陡翼特征清楚。 相似文献
4.
川东北河坝地区储层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河坝地区储层埋藏深、成岩作用强、非均质性严重、含气富集条件复杂等地质特点,对河坝地区进行了地层划分和对比、沉积相研究、储层基本特征分析、测井解释、储层预测、储层定量综合评价等研究,建立了河坝地区储层沉积模式,确定了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预测了储层的空间展布、评价出有利储层发育区,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河坝地区储层预测和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影响川东复杂山地资料处理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静校正问题和低信噪比问题。采用静校正、叠前联合去噪、多道统计子波反褶积等技术进行处理,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品质,满足了后续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山地地区勘探精度日益提高,要求优化采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以确定构造和勘探目标。在对各种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山地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一套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包括干扰波调查、地震波激发和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等。通过实践,获取了较高品质的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明复杂盆地边缘山前带和山地的油气资源,对于地球物理勘探而言,需要具备非地震勘探技术、地震采集技术、静校正技术、噪声压制技术和构造成像技术等。其中基于非地震的盆地断裂系统认识和有利区带划分、基于卫星照片、大比例地形图,并考虑地下复杂构造的山地地震采集设计;以及采集涉及到的激发、接收诸因素的解决方案BGP(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均具自己的特色。通过研究使静校正技术、噪声压制技术,以及构造成像技术等具有较好的针对性、系统性、适应性。本文将通过近几年BGP在库车山地地震勘探的实例介绍BGP的山地地震勘探能力和技术。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胜利油田自1997年首次实施高精度地震采集,目前已形成从高精度采集、高精度处理到高精度解释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并在岩性、地层及潜山等各类复杂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胜利油田近几年高精度地震勘探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苏里格气田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苏里格气田是迄今为止中国陆上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该气田的主要含气目标层系内,有效储层(气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快,钻井风险很大。从有效储层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出发,论证了有效储层地震预测的思路和可行性,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数字地震野外资料采集方法。在资料处理中,强调对叠前道集动力学特征的保持性处理,获得了可用于叠前反演输入的高品质CDP道集。在此基础上,利用叠前反演和AVO分析预测天然气有效储层。2006年在苏里格气田100km2的范围内,通过全数字地震的配套技术,共提供开发井位30口,钻探评价结果显示,钻井成功率由以前的60%提高到90%,气层钻遇率达到100%,极大地提高了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
四川盆地川东北区二叠系—三叠系天然气勘探成果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1,自引:16,他引:31
勘探思路从以构造圈闭为主转变为以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白云岩储层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发现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海相气田——普光气田。在总结前人40年勘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质与地震资料,建立了区内礁滩相沉积模式,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三元控储”机理及“复合控藏”模式;外围构造在飞仙关组三段、四段鲕滩灰岩及嘉陵江组二段白云岩也取得了勘探上的较大突破;同时,形成了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理论体系及以储层综合预测为主的勘探技术系列。新的勘探成果表明区内具有多个勘探领域,是四川盆地未来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2.
13.
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三期成烃成藏过程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川东北地区构造运动复杂,导致油气成藏过程复杂,为细化该区油气成藏史,对白云岩储气层中的固体沥青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成岩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印支期(T2)末,上奥陶统五峰组(O3w)一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11)生成大量低熟稠油,此时,上二叠统长兴组(P2ch)生物礁相中孔隙发育,形成储集空间;二叠系(P)烃源岩及O3w—S1l烃源岩在燕山早期(J2)达到生成原油或轻质油高峰,上述两个时期形成的油气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00~150℃;在燕山晚期(K2)一喜马拉雅期,早期形成的油气藏与烃源岩及分散可溶有机质发生热裂解生成干气,形成现今的天然气(甲烷)藏。因此川东北地区存在三期成烃成藏过程,分别是印支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图7表2参26关键词:四川盆地;普光气田;海相碳酸盐岩;成烃成藏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梳理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石油地质理论、勘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盆地勘探历程回顾,将其勘探历程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勘探(1953—2000年)、岩性气藏勘探(2000—2010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勘探(2010年至今)3个勘探阶段。优选近20年来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最具有代表性的普光气田、元坝气田和涪陵气田3个大气田,通过梳理其早期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理论认识创新、勘探思路转变、勘探发现与后续部署的系统论述,以期为其他盆地或地区勘探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主体为埋藏超深的缓坡型台缘生物礁气藏,为解决气藏开发评价面临的生物礁发育模式复杂多样、储层分布规律不清、超深薄储层精确预测难度大等问题,本文探讨了海平面升降变化与生物礁发育模式的关系,分析了礁相白云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提出了生物礁储层预测的思路与方法,明确了生物礁储层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表明:元坝地区长兴组地层中共发育4期生物礁,受古地貌和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单礁体可分为单期礁和双期(多期)礁两种模式。礁群可分为纵向进积式、纵向退积式、横向迁移式、横向并列式、复合叠加式5种模式;元坝地区生物礁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背景、海平面升降变化、建设性成岩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控制,垂向上储层主要发育于礁盖,横向上主要发育于礁顶,礁后次之,礁前较差。 相似文献
16.
礁滩相碳酸盐岩气藏气层下限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光气田是中石化在川东北探区首个投入开发的大型礁滩相碳酸盐岩气田。由于气田埋藏深、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储层物性在纵横向上差异大,且具有多套气水系统等特征,导致物性较差的Ⅲ类气层和气水过渡带处气、水层识别难度大。本文在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判别基础上,利用测井、试气、分析化验等资料,建立单位气层厚度产能与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和孔隙度、电阻率与孔隙度等各种交会图版,识别气层、干层、水层,确定出了普光气田气层物性、电性等下限标准。研究成果直接指导了普光气田气水关系研究、井位部署及井型优化、投产层段优选、储层改造措施确定等,取得较好效果,并为气田动用储量评价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孔隙演化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主要为台地边缘鲕滩沉积,岩性主要为鲕粒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成岩早期受大气淡水溶蚀,形成一些次生溶孔,但和原生孔隙一起多被早期胶结物填塞。白云化也产生少量晶间孔,一般小于1%,现今有效孔隙主要为埋藏期形成的溶蚀孔缝。埋藏溶蚀大致发育两期,Ⅰ期埋藏溶蚀发生在构造挤压之后,石油充注之前,溶蚀作用与富含有机酸和二氧化碳的酸性流体有关,形成的溶蚀孔隙约占现今储层孔隙的40%;Ⅱ期埋藏溶蚀发生在充注石油演化为沥青之后,溶蚀流体可能与TSR反应产生的酸性流体有关,形成的孔隙约占现今储层孔隙的60%。孔隙演化表明,对普光气田优质储层贡献最大的成岩作用是白云化作用、构造挤压作用和早、晚两期埋藏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川东北普光地区须家河组裂缝特征描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东北普光地区陆相地层主要目的层须家河组岩性致密,储层物性差,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利用 岩心、薄片、EMI 成像测井3 个方面的资料对普陆1 井须家河组裂缝开展精细描述与分析研究,探讨了裂 缝的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了裂缝对储层储集性能和气层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发 育有高角度构造缝和低角度非构造缝,裂缝充填程度高,主要被方解石和碳质充填,裂缝发育程度高但纵 向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于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分析认为,裂缝不仅成为流体的储集空间,还是重要的 流体渗流通道,对于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川东北普光地区礁滩型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岩心、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对四川盆地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礁滩型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岩石成分非均质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孔隙类型非均质性、裂缝类型非均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储层在岩石成分和孔隙结构上表现出较强的微观非均质性,而在孔隙类型和裂缝类型上表现出弱非均质性。综合分析认为,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礁滩型储层为中等微观非均质性储层。该研究方法对相似地区的礁滩型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影响地震波速度的因素除了岩层的孔隙度外,孔隙结构的差异会使地震波速度的分布变得复杂,以致于影响速度-孔隙度模型的准确性。文中介绍了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命名的孙氏模型及孔隙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孔隙结构参数是描述孔隙结构对地震波速度产生影响的新的岩石物理参数,可以用于刻画不同的孔隙空间类型,可以将速度-孔隙度一元关系改善为速度-孔隙度-孔隙结构参数二元关系。孔隙结构参数也可以表征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将孔隙度-渗透率一元关系改善为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参数二元关系,为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预测提供了理论模型,使地震尺度上用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表征储层成为可能。该方法在普光气田的初步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