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盐提、碱提、碱溶酸沉和超声波辅助法得到红花籽粕蛋白,测定提取液中蛋白质提取率、多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蛋白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实验表明: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得到的蛋白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和提取率为最高,达到51.49 mg/mL和26.53%,蛋白质中多肽含量最高,达到6.56 mg/mL;碱法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2.14 mg/mL;不同提取方式对红花籽粕蛋白功能特性有影响;红花籽粕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与大豆蛋白类似,当pH7.5时趋于稳定上升,均大于20%,且盐溶法蛋白乳化性最好,超声波辅助法最差;当pH5时红花籽粕蛋白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优于大豆蛋白,均超过30%。  相似文献   

2.
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和乳化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与蛋白质、NaCl、卡拉胶、蔗糖和山梨酸钾含量、pH值、加热温度等密切相关。蛋白质质量浓度分别为2.0g/100mL和2.5g/100mL时,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和起泡性分别达到最大值;远离pH4.5,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和乳化性增加;加热温度45℃时起泡性最好,而乳化性最差;氯化钠、卡拉胶、山梨酸钾添加量分别为1.00g/100mL、0.20g/100mL、0.08g/100mL时,起泡性和乳化性好;添加蔗糖会使蛋白质的起泡性下降,而蔗糖添加量6.0g/100mL时乳化性好。  相似文献   

3.
牡丹籽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牡丹籽蛋白的功能特性,为食品以及饲料行业更好的利用牡丹籽蛋白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30℃时,牡丹籽蛋白的保水性最好,为3.51 g/g;温度为50℃时,牡丹籽蛋白的吸油性最好,为2.82 g/g;蛋白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好,乳化性为20.1 m~2/g,乳化稳定性为294min;pH为8时,牡丹籽蛋白的乳化性最好,为23.11 m~2/g,pH为7时,蛋白的乳化稳定性最好,为289 min。蛋白质量浓度为70 mg/mL时,牡丹籽蛋白起泡性为61%,pH为7时,起泡性为53%。  相似文献   

4.
米胚蛋白组分的提取及功能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sborne的方法,从米胚中提取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4种蛋白中谷蛋白的含量最高,占72.69%,其余3种蛋白的含量相差不大;考察4种蛋白的溶解性得出,在pH5下4种蛋白的溶解性最低,随着pH的增大或减小,溶解性逐渐增加,且清蛋白和球蛋白的溶解性较醇溶蛋白和谷蛋白高;在pH11、0.1mol/L NaCl浓度、1mg/mL蛋白浓度下,加入3mL大豆油,4种蛋白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以燕麦籽粒为原料提取燕麦分离蛋白(OPI),研究不同pH及盐离子强度下燕麦分离蛋白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活性及亚基特性。结果表明:①燕麦分离蛋白在pH 5.0~6.0时溶解度最低,起泡性最低,泡沫稳定性最高,在碱性条件下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较高;pH 2.0,3.0的酸性条件造成了可溶性燕麦分离蛋白肽链的部分水解,形成了相对分子质量为31.0~43.0kDa的亚基条带,碱性条件下无明显区别。②NaCl浓度为0.05mol/L时溶解度最低,在0.6~0.9mol/L时,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及乳化性均较高;溶解度最低时,可溶性蛋白主要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为43.0kDa的亚基组成,NaCl的加入,造成了可溶性燕麦分离蛋白肽链的断裂,形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3.0,66.2kDa的多肽链。  相似文献   

6.
郭玲  刘爱国  胡志和  伍慧方 《食品科学》2010,31(19):137-140
研究蛋白质量浓度、pH 值、CaCl2 质量浓度和温度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量浓度为0.1g/100mL 时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大,pH 值为5 时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小,乳化性随着CaCl2 质量浓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乳化稳定性随着CaCl2 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60℃时乳化性较好,乳化稳定性在60℃后显著下降;随着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增加,起泡性呈上升趋势,起泡稳定性先上升后下降,在质量浓度为1.5g/100mL 时起泡稳定性最好;pH 值为5 时起泡性最小,而此时起泡稳定性最好;CaCl2 质量浓度对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花椒籽仁分离蛋白为原料,测定不同pH和NaCl浓度条件下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乳化颗粒粒径分布,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化液的显微结构以及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具有乳化作用蛋白质条带。结果表明,pH和NaCl对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特性具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增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pH=3时都达到了最低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反乳化颗粒平均粒径(D4,3)则是先增大后减小,pH=3时乳化颗粒粒径最大(D4,3=1.87μm)。NaCl的添加对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有减弱作用,促进了乳化颗粒的絮集,增大乳化颗粒的平均粒径(D4,3)。通过对乳化液的显微结构观察,在pH=3和NaCl浓度达到1.2 mol/L时,乳化颗粒大且存在明显絮集现象。此外,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得出具有乳化作用的蛋白质有3个条带,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7、21 kDa。  相似文献   

8.
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欧李仁中的蛋白质,并研究了欧李仁蛋白的理化特性和结构。结果表明欧李仁蛋白在一定质量浓度下(1.75 mg/mL)乳化性为1.01±0.06 m~2/g,其稳定性30.07±0.84 min;起泡性及其稳定性分别为61.05%左右和94.65%左右。氨基酸组成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二级结构由38%的α-螺旋,17.6%的β-折叠,18.5%的β-转角和26.7%的无规则卷曲组成。SEM微观结构观察,发现欧李蛋白表面粗糙,内部存在很多空隙,粒子形状不规则。  相似文献   

9.
采用醇法提取了烟台大樱桃仁浓缩蛋白,并对樱桃仁浓缩蛋白的水溶性,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樱桃仁浓缩蛋白的得率为73.4%,粗蛋白含量为55.28%,氮溶解指数(NSI)为3.42%;实验条件下,获得樱桃仁蛋白最佳乳化性的条件为:蛋白液浓度3%,p H为9.0,均质速度为14 000 r/min;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都有增加的趋势且逐渐趋于恒定;在非等电点范围,樱桃仁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豌豆蛋白质的起泡性与乳化性.在起泡性(FAI)单因素试验中发现,在3%蛋白质浓度、1.75mmol/L NaCl、50℃和pH9.0时FAI较高.在3%蛋白质浓度、0.75mmol/L NaCl、45℃和pH8.0时FAI起泡性较高.运用统计学原理对FAI条件进行优化,发现在3%豌豆蛋白、pH10.0、1.00mmol/L NaCl和40℃时,FAI最好(375%).乳化性(EAI)单因素研究发现,在3%蛋白质浓度、0.75mmol/L NaCl、45℃和pH8.0条件下EAI较好,正交试验表明,在2%蛋白质浓度、pH8.0、0.75mmol/L NaCl和45℃条件下EAI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