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驱动时间控制式分配泵高速电磁阀的电路.通过采用恒流斩波驱动,实现了对电磁阀电流的精确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电流上升到峰值所需时间为0.35 ms,电流下降时间不到0.23 ms,动态响应好,系统功耗低,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某型高压泵电磁阀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使开启持续期尽可能地接近实际控制脉宽,应用约束变尺度法,针对高压泵电磁阀的工作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在给定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优化了系统参数,计算结果显示,电磁阀开启和关闭的最短时间为1.08 ms,响应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影响电磁阀响应特性的参数很多,本文采用电磁软件FLUX和一维软件AMESim共同联合仿真的方法,研究不同共轨轨压下作用在衔铁杆球阀上的油压对电磁阀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轨压的增加,电磁力上升速度加快,电磁阀开启响应加快.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磁有限元软件Ansoft Maxwell对驱动电压下的自动变速器电磁阀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开启过程的动态特性曲线.通过相应的动态测试试验,得到电磁阀开启过程的电流变化曲线.分析模拟计算和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数值仿真结果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5.
在直列式共轨高压供油泵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溢油压力控制阀(PCV)的响应特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AMEsim软件模拟计算,最后进行试验验证。本文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PCV响应时间和轨压变化无明显关系,但随转速的升高而减小,当PCV响应特性差异增大会导致轨压波动增大,从而影响发动机性能,因此,为确保共轨系统的性能必须将PCV响应的一致性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为保证井壁不被压裂而引发严重漏失,必须明确地层的起裂规律。采用孔隙弹性动力学方法,考虑钻进过程中井壁上的载荷变化和地层中的流体流动,得到井眼周围的应力场变化。与传统计算模型相比,模型考虑了应力场的时变特性、井壁载荷的传播、流固耦合以及流体和固体惯性的影响。以一组深层井参数为例,求解井周应力场,分析发现得到的井周应力分布与弹塑性力学规律相同;但随着井壁载荷以弹性波形式向地层内传播,孔隙弹性动力学得到的井周应力场随时间迅速变化,在无因次时间■=100 (2.87 ms)之后趋于稳定。分析了井壁对不同井底压力的起裂响应,发现当井底压力达到135 MPa,井壁在■=105 (3.01 ms)时起裂;弹性模量对井壁的起裂影响很小,泊松比对起裂的时间和范围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泊松比的增大,井壁对井底压力的起裂响应更加迅速,且起裂的区域范围增大。  相似文献   

7.
张连业  吴文秀  刘威 《石油机械》2012,40(9):49-53,77
以XJ250修井机液压盘式刹车的液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液压盘式刹车的液压控制系统结构,建立了基于全局流量与液压缸活塞运动方程的数学模型;构建了液压控制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设置了模型参数及仿真参数。以典型的正弦曲线液压源信号及激励电磁阀信号变化仿真研究工作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响应性能,以阶跃开关信号突然开启模拟分析紧急制动液压系统响应。得到了工作制动及紧急制动过程中液压控制系统主要阀口处液压动态响应曲线,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该仿真分析为修井机液压盘式刹车液压控制系统性能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用于地层测试器的电流电极式电阻率探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电阻率探测器进行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对该探测器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它的电流场、电压场分布及理论响应特性。计算结果和理论分析都显示该电阻率探测器响应特性应该为线性,但是实验结果却显示非线性的响应关系。分析后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探测器的绝缘部分存在漏电现象造成的。提出下一步研究需对探头的绝缘性能进行改进,以获得良好的电阻率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9.
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识别中,“串珠状”反射是十分重要的地震响应特征之一。文中利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设计了不同的溶洞模型,分析了溶洞宽度和高度变化时对“串珠状”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洞宽度增加时,“串珠”响应振幅增强,但响应时间长度不变;溶洞高度增加时,“串珠”振幅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响应时间长度变长。模型正演为进一步研究溶洞的响应机理、溶洞形状与“串珠”特征的关系提供了手段,从而为碳酸盐岩储层的半定量或定量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JJ454/49-H型海洋动态井架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JJ454/49-H型海洋动态井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到井架的自振特性(频率和振型)和结构的响应随频率变化的规律。首先进行模态分析,确定井架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并对井架进行了海洋波浪脉动反应测试,测得结构的动态特性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其次,对该井架进行谐响应分析,分析在正常工作载荷作用下的稳态响应,得出结构的响应随频率变化的规律,从而确定该井架的共振特性,为海洋井架的优化设计、强度校核和安全性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螺线管随钻测距导向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刁斌斌  高德利 《石油学报》2011,32(6):1061-1066
螺线管随钻测距导向系统是一种邻井距离随钻探测的前沿技术,可用于精细控制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双水平井的井眼轨迹。螺线管随钻测距导向系统主要包括螺线管短节、传感器组和地面测距计算软件。把通电螺线管短节看作磁偶极子,得到了通电螺线管短节远场磁场分布规律;分别给出了两口水平井平行、会聚/发散和异面时的测距导向算法,这些算法不仅可以用来计算SAGD双水平井的间距和相对方位,而且可以用来确定这两口水平井会聚/发散及异面的程度。对螺线管随钻测距导向系统的测距导向算法进行的算例验证和分析表明,螺线管随钻测距导向系统测距导向算法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具有直接探测邻井距离的技术优势,避免了累积误差的产生,可以用来引导SAGD双水平井的钻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机械去螺纹毛刺加工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于高压共轨喷油器体内外螺纹去毛刺的专用机床,对机床关键结构作了分析,并对动力刷种类的选择作了深入研究,生产实践证明,该机床可去除喷油器体螺纹毛刺、氧化层等杂质,能适用于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提高高压共轨供油泵容积效率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型高压供油泵为模型,利用Hyd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燃油可压缩性和泵油部件中柱塞腔余隙容积、电磁阀、回油螺钉以及出油阀等主要结构参数对供油泵容积效率的影响,为供油泵的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容积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压电晶体喷油器和电磁铁喷油器的区别,通过油泵台架单只喷油器性能试验和发动机台架成套喷油器发动机性能对比试验,对比了喷油器的喷油规律、喷油量特性、开启延时、喷油一致性,以及发动机外特性和负荷特性试验的烟度、油耗、性能等,得出比较结论,压电晶体喷油器具有喷油规律先缓后急,开启延时段可实现多次喷射的优势,而发动机烟度、油耗、性能也得到了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15.
在CA4DF3R-13发动机上采用自主开发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保持发动机结构参数、进排气道参数、燃烧室参数不作变动,并在缸内压力不高于限值条件下,通过对增压系统、喷油嘴参数及喷射特性进行调整和优化,完成了柴油机工作区域内控制参数的标定。优化后该机型达到国Ⅲ排放指标要求,各点比油耗、烟度与匹配进口共轨系统的原机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6DF2柴油机冷起动困难的问题,用自主开发的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取代原机所用的机械泵系统,并设计了起动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对主喷及预喷油量,主喷及预喷定时以及起动轨压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主高压共轨系统及以上控制策略能在不增加任何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大幅提高6DF2柴油机的冷起动性能,满足实际车用柴油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利用SIT接口工具包,将基于SIMULINK平台自主开发的涡轮增压共轨柴油机仿真模型编译为DLL文件下载到NI-PX I8106实时平台,利用NI-PX I 7831R板卡的高速数据采集和发生功能,首先对控制单元输出的轨压控制信号、喷油脉冲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处理获得仿真模型计算所需的输入变量,模型根据输入经实时运算得出发动机状态值,由板卡实现柴油机飞轮、凸轮、轨压、冷却水温、增压压力等信号的模拟输出。开发了基于PX I-8464的CAN通信程序,与ECU实时交互数据,计算模型的控制量输入可在板卡实际采集量和ECU计算量之间切换,方便了测试系统调试。利用SIT集成接口将以上3部分集成实现了软硬件的闭环联合仿真,并结合自主开发的共轨电控单元对系统进行了实际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共轨喷油器衔铁的行程直接影响到喷油器多项性能指标,然而,影响喷油器衔铁行程的因素很多,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行程-电感法来测控喷油器衔铁行程,对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测量装置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试验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用电感法测控衔铁行程其准确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地铁杂散电流对管道牺牲阳极的影响及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流牵引的城市地铁系统随着铁轨绝缘性能下降会泄漏杂散电流,对附近埋地管道及其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造成干扰,威胁管道及其阴极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实现该类干扰问题的计算求解,通过已有文献数据进行验证,同时根据实际案例计算分析了地铁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阴极保护水平及牺牲阳极输出的影响规律,针对获得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方法,并分析了其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埋地管道地铁杂散电流干扰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