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据博世公司主页2009年10月22日发布的最新产品信息:最新研制成功乘用车用共轨喷油系统——CRS2.5共轨系统(图1)。该系统的特点是:CRS2.5共轨系统采用最佳的电磁阀结构;CRS5.1的最大喷油压力达到220MPa,可满足未来的欧Ⅵ排放;结构小型紧凑,有利于改善柴油机的燃油耗。  相似文献   

2.
一辆试验车,装备某共轨柴油机,采用自主共轨燃油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发动机出现怠速抖动大,功率不足的故障。  相似文献   

3.
在CA4DF3R-13发动机上采用自主开发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保持发动机结构参数、进排气道参数、燃烧室参数不作变动,并在缸内压力不高于限值条件下,通过对增压系统、喷油嘴参数及喷射特性进行调整和优化,完成了柴油机工作区域内控制参数的标定。优化后该机型达到国Ⅲ排放指标要求,各点比油耗、烟度与匹配进口共轨系统的原机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4.
有效地控制好燃油消耗,将对船舶的经济性、环保性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介绍了船舶柴油机节能减排的几项技术措施:采用经济航速,降低燃油消耗;采用两级涡轮机增压,提高柴油机的效率;采用VTA涡轮增压技术,提高燃料燃烧的效率;使用共轨燃油喷射技术改进燃油喷射系统,提高柴油机功率,降低油耗。这些措施已在实际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一台国Ⅲ电控重型柴油机上进行了基于自主电控共轨燃油系统、自主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的国Ⅳ柴油机开发,系统研究了燃油系统、进排气系统、SCR系统等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增压系统参数,采用高轨压和小孔径喷嘴,在爆压限值条件下调整喷油定时,柴油机比油耗和烟度较原机大幅改善,SCR喷射系统在当量比接近1时,NO。转换效率达到80%以上。循环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对燃烧系统和喷油控制参数的综合优化,并采用自主SCR系统,柴油机气体排放(N0,,Hc和cO)和颗粒(PT)排放可以达到国IV排放标准要求,加权比油耗较原机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高压共轨电控单元的电磁敏感部位及内部电磁干扰源,从电路原理和印制电路板两方面进行电磁兼容设计,对电源网络及关键网络的特性阻抗进行仿真计算表明,本次设计的高压共轨电控单元硬件电路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能够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7.
把石油测井纹车动力机燃油耗量最低作为动力机与传动系统优化匹配的目标。考虑到燃油总耗量为各次作业燃油耗量之和,故取作业相对总油耗为优化目标函数;而把柴油机稳定转数工作区、扭矩外特性、仪器上提速度和测试力作为约束条件;采取约束非线性混合离散变量的优化方法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例设计,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优化参数的计算方法和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车平面路等速行驶各档负荷曲线与发动机MAP图的匹配分析,提出了基于轨压、提前角等参数的优化标定方法,使该系统在满足排放法规和发动机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实现了良好的扭矩特性和经济性。通过对比试验表明:整车油耗降低了近8%,优化了原机的经济性,并为其他机型的降油耗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利用SIT接口工具包,将基于SIMULINK平台自主开发的涡轮增压共轨柴油机仿真模型编译为DLL文件下载到NI-PX I8106实时平台,利用NI-PX I 7831R板卡的高速数据采集和发生功能,首先对控制单元输出的轨压控制信号、喷油脉冲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处理获得仿真模型计算所需的输入变量,模型根据输入经实时运算得出发动机状态值,由板卡实现柴油机飞轮、凸轮、轨压、冷却水温、增压压力等信号的模拟输出。开发了基于PX I-8464的CAN通信程序,与ECU实时交互数据,计算模型的控制量输入可在板卡实际采集量和ECU计算量之间切换,方便了测试系统调试。利用SIT集成接口将以上3部分集成实现了软硬件的闭环联合仿真,并结合自主开发的共轨电控单元对系统进行了实际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鲍彪 《石油商技》2010,28(2):16-20
废气再循环(EGR)技术路线和高压共轨燃油喷射(共轨)技术路线是目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主要减排技术路线。通过行车试验,考察了不同技术路线的国Ⅲ商用车对柴油机油的性能要求,结果表明,采用EGR技术的国Ⅲ商用车所用的柴油机油变质快,发动机磨损大,对柴油机油的性能要求更高;而柴油共轨技术的国Ⅲ商用车对柴油机油的性能无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柴油机燃油状态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地分析,确立了基于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状态系统的控制策略,利用ASCET软件进行控制策略程序的编写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燃油状态系统可以满足柴油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6DF2柴油机冷起动困难的问题,用自主开发的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取代原机所用的机械泵系统,并设计了起动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对主喷及预喷油量,主喷及预喷定时以及起动轨压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主高压共轨系统及以上控制策略能在不增加任何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大幅提高6DF2柴油机的冷起动性能,满足实际车用柴油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ECU硬件在环用涡轮增压共轨柴油机模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开发了应用于电控单元(ECU)硬件在环测试的涡轮增压共轨柴油机模型。该模型包括进气系统模块,共轨燃油系统模块,扭矩计算模块,负载自动控制模块,冷却系统模块,发动机配置及信号转换模块和控制面板。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6DE柴油机为原型,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校准后的模型对发动机关键参数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吻合,满足控制系统开发对模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自主研发的新型共轨压电式喷油器基础上,设计开发了驱动电路,对压电驱动的核心电路进行研究,最后进行相关喷油泵及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驱动模块在各种工况下驱动性能良好,从而为下一步压电式共轨系统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掺混比对异丁醇-柴油混合燃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台增压中冷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试验探讨了异丁醇-柴油不同掺混比的混合燃料对发动机燃烧过程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负荷率下,掺混异丁醇降低了燃料热值,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增加;柴油掺混异丁醇后,含氧量增加,可有效抑制碳烟排放,但十六烷值降低。重型柴油机稳态测试循环(ESC-13工况)加权比排放测试发现,掺混10%异丁醇的柴油燃烧产生的微粒比排放最低;同转速小负荷工况下,加大异丁醇掺混比后,混合燃料增高的汽化潜热和低十六烷值共同引起滞燃期延长,使缸内温度降低,CO、HC及微粒排放增加;而大负荷工况下缸内燃烧高循环热量可有效抑制这一趋势,除NOx排放外,其余有害物比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喷油泵是柴油机的心脏,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控喷油泵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柴油发动机上,它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文章介绍了柴油机电控轴向压缩式分配泵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及常见故障,目的在于电控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在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能够被正确使用和维护,确保电控轴向压缩式分配泵有较好的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满足国Ⅳ及以上排放共轨供油泵技术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满足国Ⅳ及以上排放柴油机时,共轨系统供油泵的技术发展思路,对国Ⅳ柴油机的主要技术路线和共轨系统供油泵的技术对策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共轨泵的基本结构型式和油量控制方式等关键参数的设计和选型思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