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一个称得上艺术品的建筑都有其特殊的节奏和内在的运动趋势,它们通过空间和线条来表达它们的倦怠、狂野、悲伤和愉悦。但建筑永远不可能是纯粹的艺术品,纯粹的艺术绝不可能是功能主义的奴隶。  相似文献   

2.
建筑画要求设计者运用绘画与制图技巧来表达设计构思、反映建筑与环境、整体与局部、材料与质感、色彩与光影的关系等,以表现所创作的空间环境。运用马克笔绘制快速、鲜明、突出的彩色线条画,不失为一种既可适  相似文献   

3.
建筑与音乐作为艺术门类的两种形式,在审美的形式特征上有着广泛的通约性.韵律是建筑艺术的灵魂,建筑的线条、体量、结构等乃是形成韵律的直接手段.如同音乐艺术一样,节奏的形式和变化构成了音乐的韵律感,而建筑中的单元造型依照等距离的间隔、空间的延伸和反复排列等也会形成建筑艺术的节奏和韵律美感.  相似文献   

4.
正博物馆陈列空间是博物馆的灵魂与支撑,直接影响着参观者的心灵感受和所承载展品的全面表达,同时也肩负着观众活动与展品展示的双重功能,是博物馆信息的载体,作为容纳艺术品的容器——陈列空间的设计就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便是那个建筑的灵魂"建筑大师莱特的这句名言也是对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的最好概括。本文针对女性情感体验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表达方法,以建川博物馆聚落的三寸金莲陈列馆为例,以陈列展示女性三寸金莲为研究对象,了解妇女反缠足的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的每一根线条,每一道色彩,每一组空间比例,都是蕴藏着各种含义和思想的一串符号——建筑语言。建筑用各自独特的形体、结构、尺寸、线条,表达比有声的语言更深刻的观点和态度。弧形和直线的走道容许从不同角度观赏风景;每栋建筑以不同角度站立;暴露在外的地底网球场懂得表达空间;曲折的小路和花园散布其中,透明的玻璃门窗在明亮的灯光下折射出万千光芒,置身其中,为眩目的光影迷离,一时不知来路,不知何往,犹如身处花园似的迷宫。作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将其设计语意在其建筑造型、材料中完美的传递给人们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空间是人类创造的,除了使用功能外,设计师的情感化表达通常会影响建筑的外形及内在空间形式。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情感化、人性化的设计愈加受到关注,本文以著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几个代表性作品为例,从设计方法情感化、建筑本体情感化及空间环境情感化三个方面分析建筑的情感化表达。后现代主义设计颠覆了以往的思维方式及设计方法,它所表达出来的是人的情感:欲望、张力、刺激、变化。后现代的设计把物质化的建筑情感化、人性化,尽管后现代主义对规则不屑一顾,但它们还是形成独具一格的规则,即避开那些僵硬的线条和呆板的空间。扎哈·哈迪德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的代表,她的设计没有僵硬呆板的线条以及索然无味的空间,而是用不可思议的元素将建筑描绘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概念图像。  相似文献   

7.
DFS     
以自然和科技共同铸就的建筑特性 将建筑艺术和整体景观设计相结合来表达一种哲学理念并具体展现为一种建筑形式,如此成就了德国航空交通控制中心大厦这一处设计。它将科技所必备的严谨精密与空气、水、石头和各类花卉等元素在颜色和外形上的多样性凝聚在一起,这种设计理念在一个秩序井然的巨大方框中得到了恰当的表达,它笔民直的线条由旁边绿色开阔地带所具有的鲜明几何特质外形来增强和完善,它又从各种形体和线条的变化中汲取活力,穿过外面的景观区,前庭之类的开放区和作为城建设计元素的树丛造型景观,控制中心主体展现在现有的园区里。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空间化的形象思维。它是由空间组织形式来表达它的内容与社会涵义的。空间就是建筑的灵魂。小至一栋房子,大至一个街坊、一个城市,其构成莫非如此。无论是个体建筑设计,还是总体规划,都必然要涉及空间度向问题。有的同志提出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的“高层”与“层高”问题,就是一  相似文献   

9.
空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承江  丘琳 《华中建筑》1995,13(3):54-60
通过一系列建筑实例,文章介绍了建筑大师们对“空间”一词的诠释。作者认为空间才是建筑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刘璐  石磊 《中外建筑》2014,(1):91-92
自古以来,人类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水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之物,还是其灵魂寓居的重要象征。水是人类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媒介,水与建筑结合,不仅能够渲染空间的气氛,还能增添空间的活力。文章通过对水元素特性以及水与建筑关系的研究,并结合具体实例总结其在建筑空间中的一些表达与运用的方式,探索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与建筑空间结合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1.
犹太博物馆     
建筑师丹届尔·李布斯金称他的设计为“BetweentheLines”(两线/行之间)。建筑折叠多次、连贯的锯齿形平面线条被一组排列成直线的空白空间(“voids”)打断。这些空白空间代表了真空,意喻着犹太人民及文化在德国和欧洲被摧残后留下的,永远无法消亡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周萌 《建筑知识》2013,(11):469-469,476
闽南建筑屋面造型既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雕细琢,又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具有线条优美、色彩鲜艳、工艺复杂等特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双曲率弧形屋面的空间定位、模板支撑系统设计、线条造型制作、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特点技术,展现设计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传统空间设计方法论——空间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瑛 《四川建筑》2007,27(2):51-52
空间并非客观实体,其观念来自知觉体验。在较为普遍的说法中空间被视为建筑的灵魂,“建筑是关于空间的艺术”,“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一词所表达的与其说是一个客体对象,倒不如说它是一个轮廓并不清晰的观念,正如其自身以不存在,昭示其存在。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月8日晚,来自意大利年轻帅气的建筑师Giovanni Ferrara(乔凡尼·费拉拉)先生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的会议厅进行了一场以《建筑的灵魂》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讲座。乔凡尼先生曾工作于意大利原阿雅克事务所,他本次的演讲,从西方的视角表达出对建筑的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传达出他独特的空间感受。他认为建筑是有灵魂的,每一寸材料的运用,每一缕光线的处理,都融汇了设计者卓越的才智。给予观者精神上的美的享受。而乔凡尼先生更是能从建筑的细节设计中,捕捉建筑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5.
《现代装饰》2010,(10):84-89
本案设计师以流水及动力作为整体设计理念,喻意大自然的循环不息,透过简约、时尚的表达手法及利用灯光和空间营造出无限伸延的精神,在繁嚣的都市中开辟了一处幽雅、高尚的私人休闲天地。设计师充分、巧妙地利用建筑所带来的不规则空间,以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组成线条硬朗的建筑外形。室内则大胆创新地以全流线形为平面布局,与建筑外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相似文献   

16.
刘毅 《现代装饰》2007,(2):18-19
建筑的历史在某个层面上可看成是形体与空间的发展史。早期设计师运用建筑的手法塑造空间,来诠释从自然界观察所得线条与形体。然而可想像的空间虽然无限自由,但落实为建筑时,却受到设计表现法、建筑材料、结构及施工技术的限制。很多建筑师企图打破这种形体与空间的天然限制,特别是到了现代主义之后,如安东尼·高迪以工艺及雕刻的手法配合大量的图面,充分表现建筑上独特的空间幻觉,以及鲁道夫·斯特林位于瑞士的哥德学院(Geotheanum)。这一时期,建筑师们想要做更多的变化,不满足于只是画图,开始做模型,开始出现不规则线条的建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KOKO 《中国厨卫》2006,(9):36-43
在绘画作品中,线条是支撑和表现艺术灵魂的重要语言,著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壁画虽造型简单、却表达出深刻的主题与涵义,这都归功于线条的巧妙运用。如今,橱柜的设计师更是把线条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取其精,去其粗,取其神,去其形”,他们通过线条反映出极强的形式美和丰富情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力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作为一种原始的艺术语言,线条本身就包含着多重审美因素。在艺术表现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简洁、生动的线条已经具备了强弱、精细、穿插、节奏变化等形式美感,并且也具有了高度的概括力和深刻的表现力。线条永远是塑造形体、表现体积空间,以及传达情感的最主要与明确有力的手段,这个最直接的造型语言,既能表现物象的实体结构,又能完成图形自身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给人和谐、简练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9.
正"建筑流线俗称动线,是指人们在建筑中活动的路线,根据人的行为方式把一定的空间组织起来",这是百度百科中对于"建筑流线"的解释。而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流线设计更多是在方案后期表达设计的一种方式,在方案的决策阶段,流线与空间、建筑形态的关系,包括人在流线中的空间体验却很少被重点关注。"建筑流线"这个带箭头的"线条"很多时候被看成不同类型建筑的流程范式,机械地串联起任务书内的功能清单。流线本身代表的活生生的人的活动及其丰富性被隐匿了,人员数量的聚集、时间顺序和空间体验这些基本特征常常被忽略,干瘪的流线设计导致了空间体验的缺失和尺度的谬误。而建筑功能的发  相似文献   

20.
自然光一直是建筑空间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手段,建筑师通过自然光向人们表达着他们的设计理念。建筑不仅仅通过自然光显示形与色,而且,人们在审视和触摸它的同时,也经受着心理环境的不断塑造。本文选取各类不同建筑形式中优秀建筑师的建筑作品,从中看出他们是如何运用自然光,从而体现建筑空间的艺术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