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优化清梳联工艺对产品质量的改善情况.针对原棉马克隆值偏高、带纤维籽屑和棉结等有害疵点较多的特点,对清梳联各单机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抓棉机打手速度由1 440 r/mim降到1 000 r/min,车速设定为15 m/min,三辊筒清棉机三个打手采用1∶1.60∶2.67的速度比,改善了筵棉和生条质量.工艺优化前生条棉结48粒/g,生条杂质81粒/g,工艺优化后生条棉结35粒/g,生条杂质57粒/g.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国产短流程清梳联的适纺性能,针对清梳联半成品中短绒增量高的问题,分析了清梳联各单机短绒变化趋势,找出了短绒高的原因及工艺配置遵循的原则.通过在开清棉采取降低打手速度、放大打手~尘棒隔距等措施;梳棉机优化分梳隔距、速度、台时产量等工艺参数配置,结果较好地控制了生条短绒增量,提高了生条分梳质量,使清梳联所纺C 14.5 tex、CJ 9.7 tex品种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清梳联技术发展及对提高产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清梳联的技术进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传统手工测试和Afis仪测试比较了清梳联与成卷工艺的产品质量。对目前国产清梳联和引进清梳联的生务定量控制、清梳除杂效率、结杂和短绒等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目前国产清梳联的技术水平基本接近引进清梳联的水平,并且使用国产清梳联具有投资回收期短、产品质量好的优点,有利于改善生条、成纱质量及提升产品档次。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产短流程清梳联在纺纱中棉结杂质、短绒率、生条重量不匀率与清梳联工艺流程之间以及与原棉、机器设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提高生条质量的具体工艺方法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发挥清梳联优势,降低生条棉结和短绒含量,分析棉结成因及原棉成熟度、疵点、线密度以及回潮率等质量指标对棉结的影响,探讨清梳联工序各单机打手转速及工艺隔距对棉结和短绒的影响,用AIFS实验数据对各机工艺进行优化,强调清梳联合机组使用和维护要点。指出:清梳联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原棉选配、工艺技术、运转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工序试验和检验,将清梳联生条棉结和短绒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根据设备技术特点和原棉内在质量,调整好清梳联各打手转速、选配好针布型号、优化各部隔距、维护并使用好设备,方能有效控制棉结和短绒,达到提高生条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改造青纺机青梳联的工艺流程,调整清梳联主要设备的工艺速度、隔距,针对CJ18.2tex的品种试验,说明经过此项调整生条短绒率可降低两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探讨降低清梳联棉结与短绒的途径.分析了原棉性能及清梳联工艺与生条棉结、短绒率的关系,通过正确选配原料,以控制棉结短绒增长率为目的对开清点组合、各级打手速度、梳棉机速度、隔距、定量及针布选型等进行工艺优化配置,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使清梳联生产线生条棉结和短绒率明显下降,达到了较好的水平,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9.
探讨清梳联加工纤维素纤维纱的体会.通过做好选择合理的清梳联流程,优化各单机工艺配置,选配梳棉针布型号,控制清梳联系统风量风压、连续喂棉参数和温湿度等项工作,使清梳联生产纤维素纤维纱顺利,生产的莫代尔14.8 tex、竹浆纤维18.5 tex、莱赛尔9.8 tex等品种的质量达到了用户织造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探讨牵伸工艺与梳理工艺。论述了牵伸工艺与梳理工艺的关系。介绍了梳理技术的组成,针对梳理元件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梳棉工艺,分析了刺辊与给棉板隔距、给棉板梳理工艺长度、锡林刺辊线速比、锡林与活动盖板隔距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认为:梳棉工艺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梳理度、梳理强度与转移的关系,梳理元件的锋利度、粗糙度、耐用度等是工艺的基础,应遵循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的工艺原则,优选工艺,从而提高棉纱的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2.
探讨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途径.对梳理工艺路线、针布选型、梳理工艺参数配置、生条质量测试以及实际生产中梳棉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论述与分析.指出:梳理工艺的核心是处理好充分梳理与控制短绒这对矛盾.应准确把握"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的工艺路线,结合企业实际,合理配置梳棉机生条定量、速度、梳理隔距及单产水平.健全必要的测试手段控制好梳棉生条质量,加强设备维护,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严格工艺上车,解决好梳棉机落后机台问题;同时关注棉花质量对梳棉质量的影响,在重定量工艺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生条质量、稳定和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清梳过程中棉结与短绒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对AFIS纤维测试仪与传统目测方法就半制品棉结含量的测试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棉结含量在清梳加工过程中的一般演变情况。通过对C4型梳棉机与棉结相关的主要工艺性能分析及与FA201型梳棉机的比较,提出盖板倒转是C4型梳棉机在高产量、高喂入品棉结含量情况下生条棉结数优于FA201型梳棉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使用好这一技术的关键是优选较小而合理的盖板入口第一点隔距。对棉结的处理,排除比梳解更有利。高产梳棉机应注意在主梳理区之前增强棉结和短绒的排除。从棉结及纤维损伤的角度看,高产梳棉机锡林转速在381r/min、刺辊转速在1099r/min时增速仍有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14.
梳棉机给棉板与刺辊隔距对梳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不同的给棉板与刺辊隔距生产的生条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给棉板与刺辊隔距愈小,对纤维(尤其是长纤维)损伤愈严重;单纯以短绒率来表示纤维损伤可能是不全面的;给棉板与刺辊隔距愈小,对棉结和杂质去除越为有利,但对带籽屑棉结去除以隔距较大时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15.
探讨色纺纱线生产中的梳理问题及相应的工艺配置。对比了染色纤维与本色纤维的加工特点。指出纤维经过染色后可纺性变差,采用双清双梳工艺流程,梳理难点是如何精细梳开纤维束,排除色结,减少纤维损伤,提高纱线强力。通过采取针布选配、工艺优化及适度增加梳理元件等技术措施,可使生条色结和短绒率得到明显降低。认为:应针对染色纤维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色纺梳理效果,以保证色纺纱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清梳工序中棉结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重点研究清梳工序中棉结的变化情况及减少棉结的措施.测试了各工序棉结的分布情况,介绍了棉结的概念和半制品中棉结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轧工方法、清梳各工序、纤维的成熟度和细度以及原棉中的短绒对棉结的影响.指出:降低清梳工序棉结就要合理制定混配棉指标、改进清梳工艺流程、重视梳棉和精梳.梳棉工序通过控制落棉、减少搓擦、控制生条短绒率、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采用新工艺和严格控制温湿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棉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由于化纤原料本身的特性,在纺纱加工过程中易产生静电和缠绕,使得棉结增加,直接影响成纱质量.探讨了在化纤清梳联流程中,清棉设备的配置不同,将直接影响生条棉结的高低.提出化纤清梳联清棉设备配置可采用一抓一混一梳方式,少用凝棉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