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霏  刘挺  闻邦椿 《机械制造》2009,47(10):22-24
利用传递矩阵法对振动筛进行振动设计研究。基于传递矩阵法建立了振动筛各元件的传递矩阵模型,求出其总传递矩阵和特征方程;分析了其固有频率、主振型及其响应。基于传递矩阵法理论并利用计算机编程求出了系统的固有频率、主振型和系统响应。  相似文献   

2.
应用功率流理论和四端参数法分析了双层隔振系统传递路径的功率流,研究了振动系统随机传递路径的功率流分析方法。结合Kronecker代数、函数的二阶矩技术、摄动理论和概率统计方法,探讨了振动传递路径系统功率流传递度的算法,在频域内分析了双层隔振系统传递路径的功率流传递度及其参数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研究是振动控制理论与技术的新颖和关键发展方向之一,在实际控制机械装备的振动实践中,多维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研究显示出了重要价值。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由振动源、传递路径和接受体三部分组成,振动传递路径定义为振动产生的能量由振动源通过媒介物质传递到接受体所经历的物理介质。基于机械振动的理论,解决了多维振动传递路径的贡献量排序的问题,提出了以振动传递率为度量准则的排列多维振动传递路径的贡献量的理论方法,在频率域内清晰地阐明了多维振动传递路径贡献量的顺序。  相似文献   

4.
飞机、汽车等复杂系统的过度振动常常会造成结构的局部破坏。而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是研究系统振动主要工具之一,常用来分析这类振动的各路径振动贡献量,辨识振动的主要来源。经过近40年的发展,TPA方法已经衍生出了传统传递路径分析(CTPA)、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OPA)、拓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AX)、快速传递路径分析(FTPA)、多级传递路径分析(MTPA),混合传递路径分析(HTPA),逆子结构传递路径分析(ITPA)以及全局直接传递率(GTDT)等8种方法。为了在振动传递问题分析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TPA方法,回顾了这些方法的历史,归纳总结了其基本原理和特点,比较研究了不同TPA方法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大型客机座椅舒适性研究,讨论了各种TPA方法的适用性,并对TPA方法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斗的时间传递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GNSS时间传递技术是卫星导航技术在时间频率领域的重要应用,也是时间传递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建设,北斗系统在时间频率领域应用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主要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IGSO、MEO、GEO卫星星座,开展了基于北斗共视和载波相位时间传递算法研究,研制了北斗时间传递软件包(PPTSlo),并对其时间传递链路精度、稳定度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北斗共视时间传递精度优于6 ns,北斗载波相位时间传递精度能达到亚纳秒-纳秒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复杂机械系统较一般的振动传递网络模型。给出了一种求振动传递主途径的有效算法——最大流量有向路算法。用此算法可求出一个多输入单输出机械系统振动能量的传递路径信息(如主途径、次途径等)。本文还分析了汽车的振动传递模型。  相似文献   

7.
刘勇 《仪表技术》1996,(2):38-40
本文介绍一种电学量值传递新方法,并论述了利用自动测试来维护这种量值传递方法的准确度、可靠性。这种量值传递方法以自校准仪器FLUKE5700A校准器、HP3458A万用表为基础,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传递环节少、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传递比,不能简单归结为杠杆比,而是包括行程传递比、载荷传递比和刚度传递比。文中推导了各传递比的解析求解公式,并利用多体动力学模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从结果曲线可知:随着车轮从相对车体最低位置到最高位置运动,行程传递比呈单调递增趋势,载荷传递比和刚度传递比呈单调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螺旋弹簧的波动方程,提出求解螺旋弹簧传递特性的新方法,并推导出弹性波在螺旋弹簧中的传递速度,对沿弹簧传播的位移、速度、应力、应变和作用力的传递特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螺旋弹簧弹性单波的求解方法及波动干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光纤传感器埋入沥青路面基体的应变传递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光纤传感涉及的应变传递理论,基于该理论建立了基体和感知光纤应变的定量关系,以消除应变传递误差,提高测试精度。针对埋入式光纤传感器用于高黏度的柔性沥青路面基体的最普遍形态,建立了含感知光纤、封装层和基体的典型三层力学模型。采用Goodman假设描述层间剪应力关系,引入傅里叶级数法求解微分方程,建立了基体和感知光纤的平均应变传递关系。通过室内试验论证了推导的应变传递理论公式的有效性,并对影响平均应变传递效率的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光纤粘贴长度越长,光纤和封装层的层间黏结越紧密,平均应变传递系数越大,应变传递效果越好。本文的研究可广泛用于埋入式光纤传感器的应变传递误差修正及封装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