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岚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4,6(3):25-28
在彩色宝石的质量分级中, 颜色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运用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 对世界著名产地的蓝色蓝宝石进行颜色测试, 确定其H, S, B值, 进行了颜色分级. 讨论了影响颜色分级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选用马达加斯加各色红、蓝宝石为研究对象,根据颜色特征分为红色、黄绿色、蓝绿色三大类。通过改变热处理温度、气氛氛围以及添加辅助剂,探讨最佳的热处理方案。通过热处理实验发现,马达加斯加红宝石样品在氧化气氛、1 500℃、恒温12小时条件下,热处理效果最佳,不仅消除了蓝紫色调,使红色更加鲜亮、均匀,透明度也有明显的提高;马达加斯加黄绿色、蓝绿色蓝宝石在还原气氛、1 500℃、恒温12小时条件下,热处理效果最佳,黄绿色调减弱,蓝色加深,甚至转变为较纯正的蓝色;马达加斯加红、蓝宝石样品裂隙较少、透明度较好,所以在不添加硼砂辅助剂的条件下即可获得较好的热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蓝宝石的蓝色成因分类及鉴别严阵蓝宝石的蓝色成因,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纯天然蓝色蓝宝石:市场上少见。2.热处理改色蓝宝石:市场上常见。它是在还原条件下将蓝宝石加热至1600C,可以使蓝宝石加色;在氧化条件下将蓝宝石加热至1600’C可以使蓝宝石减色。... 相似文献
4.
山东褐色蓝宝石是蓝宝石家族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她以其独特的色泽以及典雅的特殊光学效应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本文对产自山东的这种褐色蓝宝石的各种宝石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分析与描述。对山东褐色蓝宝石的颜色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一组处理和未处理蓝宝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红外光谱仪、激光诱导离解光谱仪、偏光显微镜等仪器进行测试分析,对比处理和未处理蓝宝石样品的成分、结构及谱学特征差异。红外光谱测试显示,未处理蓝宝石样品存在3 311cm~(-1)处的吸收峰,处理蓝宝石样品此峰缺失,表明处理蓝宝石样品经过氧化热处理。电子探针和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离解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处理蓝宝石样品中增加了Ti、Fe、Co,使蓝宝石呈深蓝色。充填物对蓝宝石的裂隙起到了修复、填补和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着重介绍山东蓝宝石颜色改色所取得的满意效果,并对山东蓝宝石矿床成因,物质成分及致色因子形成和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海南蓝宝石,是山东蓝宝石发现前的第一大蓝宝石矿区,随着山东蓝宝石研究的不断深入,海南蓝宝石也逐渐被人们注意。本文通过28个海南蓬莱所购的宝石原石标本,对海南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尤其是对包体特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一、宝石学性质海南蓝宝石以砂矿形式产出,... 相似文献
9.
紫色翡翠的矿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九个包括几种色调的紫色翡翠样品进行常规的标本描述、偏光显微镜下薄片鉴定,结合红外光谱和X光衍射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紫色翡翠的矿物学特征,并根据能谱分析结果,对紫色翡翠的致色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紫色翡翠的比重相对较小;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硬玉,次要矿物为纳长石和透闪石,少量的霓辉石和霓石;硬玉可分为三个世代,紫色硬玉的晶形较好,多呈自形粒状变晶结构,主要属于第二和第三蓼工、即形成时间相对较晚;紫色翡翠的颜色主要由致色元素Fe引起,同时,V,Ni,Mn等致色元素对形成紫色的不同色调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珠宝业的不断发展,黄石的分级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仅钻石的分级较为成熟,并被广泛地采用。而有色宝石的分级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使得在商业交往中有色宝石品质、种类和价格不能完全挂钩,造成市场比较混乱。我国珠宝市场中红宝石、蓝宝石均较常见,但并没有一个较完善的标准,因而对这类宝石的分级评价便成为当务之急。现在我就利用一些国际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期市场上出现的一种体色呈蓝色或淡蓝色的Be扩散处理蓝宝石,采用EPMA,LA-ICP-MS、激光拉曼光谱仪、UV-NIS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测试仪器,对50粒Be扩散处理蓝宝石样品的化学成分、拉曼光谱、UV-NIS吸收光谱特征进行了研究。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这种Be扩散处理蓝宝石样品中,Be的质量分数最低为5.28×10-6%,最高为17.51×10-6%,平均为8.74×10-6%;其内普遍含有形态各异的斜锆石熔融或假象包裹体;由于Fe3 离子d-d电子跃迁,导致形成了样品的吸收光谱a带(377,386,451 nm)。在高温条件下,由Be扩散诱生的色心可能是导致蓝色蓝宝石呈色的主要缘由。 相似文献
12.
散射对山东蓝宝石颜色明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军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4,6(3):15-17
研究表明, 深色山东蓝宝石内存在大量微细包裹体. 用光学理论分析表明, 蓝宝石包裹体对光的散射作用使宝石的透射光和内反射光强度减弱, 从而降低了宝石的透明度和颜色明度. 经热处理的山东蓝宝石中微裂隙更为发育, 这些结构类微细包裹体对光的散射作用可能是山东蓝宝石热处理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高温热处理橙色蓝宝石的赋色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达加斯加橙色蓝宝石的颜色究竟是扩散处理致色, 还是高温热处理或辐照处理赋色? 就此争议问题, 采用ICP-MS、 EPMA、 ESR、 UV等分析测试方法, 对这种橙色蓝宝石进行综合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橙色蓝宝石的化学成分以相对富Cr、贫Fe和Ti为特征, 自外向内过渡金属离子化学配比相对均匀, 少数样品表层中Be的丰度存在局部富集现象. 由Fe-O-杂质离子心的作用导致吸收谱带位移至可见光蓝紫区(454 nm), 并叠加在由Cr3+离子的4A2(4F)→4T1(4F)自旋允许跃迁致吸收谱带之上, 它与Cr3+离子联合吸收后的残余能量组合成橙色蓝宝石的色调. 初步证实, 外来的Be2+不属致色离子, 它不直接参与蓝宝石呈色, 而是起到一种类似活化剂或拓展空位的作用; 高温、增氧及Be活化剂是导致橙色蓝宝石显橙黄色的主要外因条件; Fe-O-杂质离子心、 Cr3+和Fe3+离子是橙色蓝宝石致色的主要内因条件. 推测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与时间间隔、替位杂质(Fe, Cr, Ti)离子的价态与浓度及晶格缺陷密度共同制约了橙黄色色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4.
铬和钒在宝石变色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对变石、合成变石、变色石榴石、合成及天然变色蓝宝石等多种变色宝石的化学成分及紫外-可见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并运用晶体场理论讨论了变色效应的成因,着重分析了各种变色宝石中Cr和V在变色效应中的作用。变色效应是光源性质和宝石中致色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宝石对红、绿光的吸收达到基本平衡,才能在日光和白炽光下产生明显不同的颜色。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宝石学鉴定方法、反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EPM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测试方法,对山东昌乐蓝宝石砂矿中的一种副矿物样品进行了常规的宝石学、矿物学、谱学特征研究。肉眼观察,这种副矿物样品呈黑色、不透明,具有强磁性,摩氏硬度大于小刀。在反光显微镜下,该样品为钢灰色,呈现不透明的四边形颗粒状。X射线粉末衍射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副矿物样品为富含Ti的磁铁矿,其晶体结构中类质同象替代广泛,但未见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该样品的红外光谱与磁铁矿的标准红外光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近期,笔者获得来自辽宁东部宽甸地区的绿色玉石,为研究该样品的宝玉石学特征及其颜色成因,采用常规的宝石学鉴定方法及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光纤光谱仪等测试仪器,对其进行了宝石学、矿物学、光谱学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玉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白云母,质量分数达98%以上,具鳞片变晶结构,少量的红色矿物为金红石;Cr3+类质同象替代白云母中的Al3+是该样品产生绿色的主要原因,依据国家珠宝玉石名称的标准,应将该样品定名为云母玉。 相似文献
17.
18.
选用市场上常见的紫红色、橙色、粉色、绿色、黑色处理珍珠,粉橙色、金黄色铍扩散蓝宝石,充胶翡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耐久性实验,对样品颜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充胶翡翠和铍扩散蓝宝石在日晒、盐雾及人工汗液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颜色稳定性;处理珍珠在盐雾环境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在模拟日光照射试验中褪色明显,而经过人工汗液腐蚀,其颜色表现出了较差的稳定性。对样品颜色稳定性的研究,可以为优化处理宝石的市场准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未处理、热处理和Be扩散处理的黄色-红色蓝宝石的颜色及其成因.综述了蓝宝石色心的主要类型.对热不稳定的黄色和橙色色心的性质与高温热处理或由Be扩散处理产生的热稳定橙色色心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橙色色心形成的一些模式进行了详细描述和讨论,这些模式是由Hger(2001)和Emmett等(2003)提出、根据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建立的.两个模式都是基于微量元素Mg-Fe-Ti和(Be Mg)-Fe-Ti三角图解建立的.对来自斯里兰卡的未处理和热处理帕帕拉恰蓝宝石的颜色成因与来自马达加斯加Ilakaka和坦桑尼亚Songea的Be扩散处理蓝宝石的颜色成因进行了对比.处理与未处理蓝宝石颜色的巨大差异是由样品中的Fe和V的含量差异以及色心的丰度造成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