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在不同的激光扫描速度下对45^#钢表面进行Ni/Cr3C2激光熔覆,工对合金组织,显微硬度和物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扫描度对Ni/Cr3C2合金层的组织和显微硬度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使用2kw连续波CO2激光器在45^#钢表面进行激光熔敷Ni合金中添加50wt%Ni Cr包敷的Cr3C2复合粉的复合少层,并对激光熔敷层的晶体生长形态、物相和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敷层由下至上可分为平面前沿生长区,胸状晶区及枝晶:熔敷区的近表层由高度细小的奥氏体枝晶和C7C3、Cr3C2等物组成,熔敷层的硬度平均高达HV0.2950-1200。添加Cr3C2粒子的激光熔敷层的显微硬度比镍基合金的显微硬度平均提高了HV0.2300。  相似文献   

3.
汽轮机叶片冲蚀区的激光修复与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汽轮机叶片激光修复及强化后的组织和性能特点,进行了2Cr13叶片冲蚀区激光熔覆修复和合金强化的实验研究,并在实验完成后对叶片进行了取样,分析和测试了其显微组织、硬度、耐磨损以及耐汽蚀等性能.结果表明:激光修复层与基体结合紧密;修复层组织由(Fe,C,Cr)过饱和固溶体枝晶和枝晶间CrC组成,而合金强化层组织为(Fe,C,W,Cr)过饱和固溶体枝晶、网络状(Fe,C,W)共晶以及Fe3C、WC和W2C组成;修复层平均硬度为350 HV0.2,合金强化层平均硬度为800HV0.2;修复层和合金强化层的耐磨损性能比叶片基体分别提高了1倍和3倍以上.修复层和合金强化层的耐气蚀性能比基体分别提高了0.5倍和2倍以上.修复强化后的叶片性能优于新叶片,能较大地提高叶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销环式磨损试验等研究了在2Cr13马氏体不锈钢注聚泵阀材料上激光熔覆i合金熔覆层的熔覆处理工艺对涂层组织和耐干滑动摩擦损性能的影响,Ni合金熔覆层由γ-Ni,Ni3B,CrB,M7C3和γ-(Ni,Fe)相组成,硬质硼化物,碳化物相的存在提高了涂层硬度,而涂层碍度最大值对应于最佳的激光扫描速度,激光熔覆Ni合金涂层可明显改善2Gr13不锈钢基材在干滑动摩擦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5.
激光固溶17-4PH的机理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硬度仪和能量色散谱仪(EDS)分别对经激光固溶处理后的17-4PH材料强化层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固溶时效后,17-4PH材料的表层平均显微硬度比基体提高了约40%,接近420 HV0.2;表层存在高密度的位错马氏体组织,且马氏体组织中含有Cr、Ni及Cu等合金元素;激光固溶层的耐磨损性能及抗气蚀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根据阿伦尼乌斯定律以及菲克第二定律分析了激光固溶的机理,证明:Cu在激光作用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溶入奥氏体,完成固溶过程.  相似文献   

6.
利用GS-HL-5000华中数控+激光扫描仪器在H13热作模具钢表面制备了Ni60+25%WC(以质量分数计)合金涂层,并制备了Ni60+35%WC涂层作为对比。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熔覆层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利用HVS1000数显显微硬度仪测试了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熔覆层显微硬度明显高于H13钢基体的硬度。利用自制抗泥沙磨损试验机,采用双试样换位法,测试了熔覆层的耐磨性能,H13钢镍基25WC激光熔覆层的耐磨性能优于45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激光熔覆在改善表面组织及性能方面具有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动力工程学报》2016,(4):331-336
利用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00Cr13Ni5Mo钢在100K/min升温速率和200K/min降温速率下的相变过程进行了原位动态研究.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测试系统分析了冷却后室温马氏体的晶体学特征.探讨了组织遗传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00Cr13Ni5Mo钢以100K/min快速加热到1 250℃时,奥氏体完全恢复初始显微形貌,具有组织遗传性,且没有发生自发再结晶;该钢连续冷却过程中形成板条马氏体,马氏体相变起始温度约为273℃;冷却过程中马氏体的相变量随降温时马氏体成批次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能微弧沉积技术在汽轮机叶片材料2Cr13钢上沉积1Cr19Ni9不锈钢,对基体材料和沉积层的结合界面的显微组织、成分和硬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层和基材之间发生了Cr、Mn、Fe、Ni元素扩散,且各元素的浓度呈梯度变化,沉积层和基体材料的结合为冶金结合,结合界面致密.从基体到沉积层的硬度值逐渐过渡,提高了沉积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本研究成果为汽轮机叶片裂纹和微缺陷的修复以及表面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垃圾焚烧炉用热电偶保护套管的腐蚀与防护问题开展研究,采用电弧喷涂Al+高温扩散的方法在1Cr18Ni9Ti基体上制备了层状分布的Al(Fe, Ni)系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外层为Al75Ni10Fe15金属间化合物相,Fe、Ni、Cr元素固溶置换形成了Al3M型富铝相,内侧是均匀致密的Al(Fe, Ni)型金属间化合物单相层,呈柱状晶形态。该金属间化合物单相层平均显微硬度达到了836.1 HV0.1,在900℃下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750℃水蒸气中开展GH750和Haynes 282的氧化行为研究.利用增重法获得2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氧化物的形貌和元素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合金表面氧化物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2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行为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其中GH750的抗水蒸气氧化性能优于Haynes 282;GH750和Haynes 282表面氧化层主要由Cr2O3和少量(Ni,Co)Cr2O4、TiO2组成,氧化层/基体界面存在主要由A12O3和TiO2组成的内氧化区,靠近界面附近的基体内部出现了明显的贫铬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