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丽 《中国科技博览》2009,(22):194-194
本文针对目前中高渗油藏堵水调剖技术存在的问题,对活性微球深部立体调剖机理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矿场实验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为今后该类油藏的堵水调剖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实践证明,空白水驱阶段,部分井组注入水沿高渗透部位突进,形成低效无效循环,层间矛盾及平面矛盾较突出,影响后期注聚均匀受效。WT005改性颗粒调剖堵水剂具有较好的体膨性能,本文研究了注聚前颗粒调剖技术的特点及选井选层方法,详细分析了北三西东北块二类油层空白水驱阶段颗粒调剖后动态指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联合站油泥砂成因、组成、粒径分布等的分析入手,筛选出可促使油泥砂分散、粒径改造、表面润湿反转的添加剂。通过室内评价认为油泥砂通过粒径细化、油相分离、表面润湿反转后可以与可控胶结的固化体系形成超细的地层深部堵水调剖剂,材料对现场机械设备的磨损小于目前常规的颗粒型堵剂,地层条件下胶结时间可在5-15天任意调节,封堵抗压强度达到2MPa,堵水率达到95%,整体性能超过目前在用的颗粒型堵剂。  相似文献   

4.
分散聚合法聚丙烯酰胺微球调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乙醇/去离子水为分散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将丙烯酰胺和苯乙烯磺酸钠进行分散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微球调剖剂,考察了乙醇/去离子水体积比、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交联剂用量、苯乙烯磺酸钠含量和反应温度对聚丙烯酰胺微球调剖剂的粒径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微球调剖剂粒径可调,平均粒径为1.0~8.5μm,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凝胶强度。FTIR谱图初步证实丙烯酰胺微球聚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由于注聚前井组间注入状况差异大,发育较好、水淹程度高的高渗透层存在低效无效循环,造成中低渗透油层吸入厚度比例低。为了对高渗层实现有效封堵,针对井组的油层发育特点和开采矛盾优化调剖体系,选取采油用堵水剂CT-5增强型体膨颗粒堵水剂与采油用堵水剂(调剖)wK相结合的调剖体系和YF复合离子凝胶体系多段塞调剖体系,评价其开发效果。通过对比表明,注聚前调剖能够有效地改善注入井的吸人状况,实现增油降水的目的,为油田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微球以其良好的吸水膨胀和黏弹性能广泛用于油田调驱增产,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通过文献调研及本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文中全面论述了油田调驱用聚合物微球的调驱作用机理及研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双交联聚合物微球、荧光聚合物微球和有机/无机复合聚合物微球3种新型的聚合物功能微球。最后,对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随着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微球的功能性会不断展现,研制成本也必将进一步降低,其用于油田调驱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黄虎 《中国科技博览》2012,(21):329-329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的采油阶段,为了有效改善开发的效果,提高油气的采收率,可采用调剖堵水的工艺技术,通过实际的试验研究,以堵剂类型以及封堵机理等相应方面选择适合储层特点以及经济性较强的粘土类型的堵剂,注重实用过程中的浓度控制,同时优选出适合油田开发的工艺方案,确定了大剂量封堵储层的大孔道,从而实现深部调剖的区块整体调剖的堵水技术。通过现场的应用达到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大庆油田某聚驱区块开发状况入手,结合体膨颗粒调剖剂在调剖应用所取得效果,评价调剖剂的性能、特点及调剖剂与油层适应性。从而为其它同类区块调剖措施的优选提供了借鉴,对聚驱的有效开发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阴离子型堵水调剖剂。探讨了引发剂用量、HLB值、单体含量、乳化剂用量对表观黏度和产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SEM)对其粒径大小和形貌进行分析,热分析仪分析了其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微球粒径可控,大小为100~200nm,具有较大的表观黏度和产率。对中低渗透层的封堵率分别达到98.02%和98.23%,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10.
堵水调剖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在油田控水和增产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了油田堵水调剖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其发展过程,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化学堵水调剖剂,最后本文在分析目前化学堵水调剖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对于化学堵水调剖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解聚丙烯酰胺及其凝胶在高温高盐油藏中发生热降解难以应用的问题,以1,3-双(3-氨基苯氧基)苯(APB)、3,3’,4,4’二苯醚二酐(ODPA)为主要单体,通过聚酰胺化、亚胺化和凝聚分散法制备了一种抗温抗盐性聚酰亚胺(PI)微球。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微球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微球粒径约为130 nm,外形光滑且颗粒大小较均匀;红外光谱(IR)结果表明,最终产物为部分亚胺化的PI微球;热重分析(TG)和不锈钢老化罐实验综合表明PI微球抗温可达200℃,抗盐可达2×105 mg/L,PI微球较普通调剖堵水材料具有更优异的耐温性能和分散稳定性。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球在200℃和盐度2×105 mg/L条件下具有“能注入、能堵塞、能移动”的特点。岩心驱油实验和剖面改善实验表明PI微球驱油效率高,改善吸水剖面能力较强。综上,该PI微球具有作为高温高盐油藏驱油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成功制备了含有功能性邻苯二甲腈基团的核壳型和中空型聚合物微球。首先,通过两步投料的方法制备含邻苯二甲腈的核壳型聚合物微球,然后利用DMF溶解掉聚苯乙烯核层,从而制备出中空型聚合物微球。为了分析所制备微球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FT-IR和TEM测试。实验表明,成功制备了核壳型及中空型聚合物微球,且将功能基团邻苯二甲腈结构成功引入到制备的聚合物微球中。  相似文献   

13.
利用偶氮型聚乙二醇大分子引发剂(VPE)引发苯乙烯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得了颗粒形态规整、单分散性较好的共聚物纳米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光散射(LLS)对微球的形态、粒径大小与分布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大分子引发剂VPE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的粒径和聚合物乳液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苯乙烯的浓度固定在0.385mol/L时,随着VPE的浓度从1.2mmol/L增加到4.8mmol/L,聚合物纳米微球的粒径从178nm减少到70nm,而聚合物乳液的黏度相应从1.93mpa·s增加到2.17mpa·s,说明微球粒径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由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可推测该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形成机理与传统乳液聚合体系不同,属于自组装成核,形成的微球具有核壳结构,这提供了一种简便制备嵌段共聚物纳米微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空型聚合物微球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空型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结构特殊的微球材料,目前已在涂料、造纸、生物医药、化妆品等多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中空型聚合物微球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功能化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自制的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腈/聚苯乙烯(PDEAm-g-PAN/PSt)微球作为载体,采用原位还原方法,将与酰胺基团配位的金属离子还原成纳米金属颗粒,制得负载型纳米Pd-M(Ag,Cu)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合物微球进行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和热重分析(TGA)对负载型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微球表面呈现规整的花状形态,Pd-M颗粒均匀分散于PDEAm-g-PAN/PSt微球表面,其粒径约为10nm。将制备的Pd-M(Ag,Cu)催化剂应用于1-辛烯的催化加氢反应,并与商业化催化剂Pd/C相比,催化1-辛烯加氢的效率为Pd-Cu>Pd-Ag>Pd/C。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散共聚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腈/聚苯乙烯(PNIPAAm-g-PAN/PSt)聚合物微球,以氯铂酸(H2PtCl6)为金属源,乙醇为还原剂,将与酰胺基团配位的铂离子(Pt4+)还原成纳米铂(Pt)颗粒,负载在表面具有特殊形态的聚合物微球表面,制得了分散稳定的负载型纳米Pt颗粒,可用于催化苯胺的聚合等,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可控制苯胺的聚合速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温度对涂层发射率的影响,并据此重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热红外伪装涂料用填料-聚合物微球的常规使用性能、降温效果以及对涂层发射率的影响。研究认为,聚合物微球用量小于20%、粒径为200目左右时常规使用性能最好;60目的聚合物微球降温效果最好,而且当其用量小于20%时,聚合物微球对涂层的发射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负载型纳米Pt颗粒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散共聚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腈/聚苯乙烯(PNlPAAm-gPAN/PSt)聚合物微球,以氯铂酸(H2PtCl6)为金属源,乙醇为还原剂,将与酰胺基团配位的铂离子(Pt4 )还原成纳米铂(Pt)颗粒,负载在表面具有特殊形态的聚合物微球表面,制得了分散稳定的负载型纳米Pt颗粒,可用于催化苯胺的聚合等,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可控制苯胺的聚合速率.  相似文献   

19.
在乙腈溶剂中,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用蒸馏沉淀聚合法,首次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复合聚合物微球。通过调配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两种单体的比例和浓度以及交联剂的比例,发现在m(AM)∶m(AA)=1∶1、总单体浓度为25 g/L、交联剂占总单体质量的8%时,聚合物微球形貌及其水化后特性最好。同法还由丙烯酰胺与具不同功能单体共聚,合成具有不同功能特性的二元或三元复合微球。本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所得微球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在水溶液中自身适度膨胀而又不散团,具有一定弹性,可选择性地进入不同地层孔道,适用于油藏深部调驱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交联聚合物溶液是由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线团在水中的分散体.采用毛玻璃模型和并联岩心实验对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封堵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封堵性能与多孔介质表面的特性是密切相关的,交联聚合物线团与水润湿多孔介质表面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易于在多孔介质喉道处吸附、滞留、聚集,形成较高强度封堵;对于油润湿多孔介质,交联聚合物线团难以在喉道处滞留形成封堵; 交联聚合物溶液在驱替过程中,聚合物、柠檬酸铝和交联聚合物线团的吸附都不是平衡吸附,在近井地带的吸附滞留量小于远井地带,产生架桥封堵的可能小,因此交联聚合物溶液能够深入地层深部产生深部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