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安徽省阜阳市水利综合统计年报,全市大中小河道89条,其中淮河一级支流3条(沙颍河、洪汝河、茨淮新河),二级支流2条(汾泉河、黑茨河)。河道总长2221km,集水面积7808km^3;大沟354条,长3154.56km;中沟约为7800条,小沟约为8.6万条。阜阳市干、支河道及大、中、小排水沟数量多,河流长,集水面积广,骨干河道、支流河道经近几年来治理,排水标准满足3年一遇,  相似文献   

2.
一、暗管排水试验概况我省中部平原盐碱涝区有1260万亩,其中北部的康平、法库、彰武地区有低洼易涝盐碱耕地130万亩。几年来,北部涝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修建了排水站207座,总装机容量1万瓩。总排水流量达195立米/秒,开挖了排水干沟236条,总长814公里。使96.8万亩易涝耕地达到十年一遇排涝标准,33.1万亩达到五年一遇排涝标准。对排除内水起到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一改以往以种植水稻为主,转变为以大农业和“城市菜篮子工程”,或以“三高”创汇渔业为主的结构,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而城市化也给农业治涝区带来一定程度的城市化水文效应,从而对农业治涝标准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对三个典型农业治涝区农业治涝标准的经济评价,提出珠江三角洲大农业治涝宜采用10年一遇最大24 h暴雨所产生的径流量 2天排完的治涝标准;对农业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农业治涝区,宜采用10年一遇最大24 h暴雨 1天排完的治涝标准。  相似文献   

4.
邵善忠 《治淮》1998,(10):9-10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畔的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河口附近入海,全长163.5公里。它作为进一步治理淮河的骨干工程,对增加洪泽湖的泄洪能力,提高洪泽湖及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起着重要作用。入海水道近期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远景提高到三百年一遇,并结合渠北地区排涝,将该地区的排涝标准由现状三年一遇提高到五年一遇。 入海水道采用河道行洪方式,以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作为入海水道南堤,利用开挖深槽土方新筑北堤,工程占地宽750米。为使渠北涝水能高低分排,清污分排,近期入海水道内开挖南北两泓,利用南泓排渠北高片涝水和淮阴地区污水,利用北泓排低片涝水。设计排涝流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福建省涝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福建省通用的水文水利计算方法,求得全省2191个六级涝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排涝模数,并从排涝模数的空间分布、不同涝区类别排涝模数分布及不同下垫面类型排涝模数分布等角度分析排涝模数的分布规律,结果可为福建省治涝研究、规划、设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有耕地面积120万hm2,其中涝易涝耕地有86.67万hm2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区。建国以来,截止1993年底,全省累计修建排水站11000座,挖整修干、支、斗沟4.5万条,总长4.6万km,修建排水闸770座,配套斗渠以上桥涵27306座,配套农涵59924座,修建台条田56.47万hm2,使72.13万hm2易涝耕地达到10年一遇标准,占易涝耕地的83%。治涝工程修建后,涝灾出现的机率由69%降低到19%,治涝多年平均减免粮食损失2.9亿kg。今后治涝的设想是在第10个5年计划中,使辽宁省中部平原86.67万hm2易涝耕地全部达到10年一遇标准。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安徽省凤台县水利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县的骨干排灌水系基本形成——排涝引水大沟33条,246公里,大沟桥梁300多座,电力排灌站460多座,装机32445千瓦,内河圩堤总长160多公里。水利工程已经发挥了很好的效益——内河圩堤的防洪标准已经达到20年一遇,保护面积17万亩,70%面积的除涝已经达到五年一遇标准。灌溉有效面积  相似文献   

8.
李金涓 《治淮》2014,(6):10-11
一、引言 怀洪新河流域地处淮北平原中南部,由7条淮干二、三级左岸支流组成,总集水面积12109km^2,涉及蚌埠、宿州、淮北、亳州4个市12个县(区)。历史上,怀洪新河流域涝水或直接入淮(如北淝河),或经漴潼河水系排入洪泽湖。由于河道过流断面标准低,地势低洼,水系不畅,流域涝渍灾害频发。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1983年7月31日汉江上游发生了一场特大的洪水,安康的洪峰流量高达31000秒立方米。在这场雨洪过程中,对洪峰起决定作用的最大,日流域(安康以上)平均雨量仅为70.9毫米,是常遇降雨;但相应的洪峰流量却是稀遇的,雨、洪关系极不对应。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原因是暴雨中心移动与区域干、支流汇流方向相应,上、下游,干、支  相似文献   

10.
机电排涝是治涝的一种有力措施,所以,机电排涝站装机容量的选定应与治涝标准相一致。广东省目前采用的“作物生长期间10年一遇连续暴雨不成灾”的治涝标准是1964年确定的.在七十年代,不少同志曾反映这一标准偏低,据此计算的电排站装机容量偏小.省水利学会为了妥善地解决这个技术经济问题,特于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国土面积为12.980km^2,辨地面积为56.74万hm^2,其中低洼易涝面积29.5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0%。解放后,全市修建厂大量的治涝工程,到1995年全市排水站总数已达408座,全市易涝面积达5年一遇标准的有0.7万有hm^2,达5-10年一遇标准的有6.2万hm^2,达10年以上标准的有22.6万hm^2,其中上改变了过去“大雨大涝、小雨小涝”的局面。全市  相似文献   

12.
联系今年“三江”大水和我省实际进行反思,我省水利与生态环境建设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源工程不足,加之泥沙淤积严重,对水的调蓄能力差.现有蓄水工程,既不能满足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乡群众生活用水需要,又不能在抗御洪水灾害中很好地发挥拦蓄调峰作用.二是防洪设施标准不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差.全省有75座县城沿江傍河,暴雨洪水威胁大.现有堤防标准普遍偏低,“一江两河一库区”设防标准多为十五年一遇;由于河床淤积,防洪能力急剧下降,一些地方三、五年一遇的洪水就能成灾.三是水土流失严重.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年流人黄河的泥沙达8亿多吨;流入长江的泥沙达1亿多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全省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今年”三江”洪水的沉重教训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各地要从全局的、政治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防洪工程建设对于增强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减少灾害损失,积蓄发展后劲,实现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反思,总结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使命  相似文献   

13.
刘巧清  杨哲江 《人民长江》2013,44(10):59-61
水涝灾害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易发多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简要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涝区概况及涝灾形成原因。新修订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在沿用以往规划的基础上,新增了安徽沿江圩区治涝规划区和长江中游山丘治涝规划区。治理措施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排水渠、增加泵站装机)和非工程措施(如退田还湖、加强调度管理)相结合。规划到2020年,长江中下游平原区逐步形成“自排、调蓄、电排”相结合的治涝体系,全面达到10 a一遇的治涝标准。  相似文献   

14.
(1)地面平整,(2)深耕深翻,(3)遇旱有水,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遇涝排水,4)保证防洪安全;)沟、渠、路、林配套;)粮棉超《纲要>。了了、了.、rJ、摘自《一九七四年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综合简报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标准~~  相似文献   

15.
我国管道排水与河道排涝采用的是不一样的计算体系,因此,往往产生出50年或30年一遇的水利排涝体系下可以承接多少年一遇的市政雨水而不发生内涝的疑问。本次假设在不考虑管网排水能力,默认管网能够完全排除地面产生径流的前提下,计算以满足50年一遇排涝标准的排涝设施能抵御多少年一遇市政暴雨为目标,通过短历时暴雨过程计算、河涌水动力排涝演算展开研究,并以两种不同特征的涝区作为计算对比分析,得到主排河涌较均匀分布的涝区比河涌单一的涝区承接市政暴雨的能力强,其基本可以抵御5年一遇市政暴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文中研究了马房沟引水过程与洪安涧河南支及曲亭、涝河和巨河三个水库之间的关系,使五水源(沁河、洪安洞河南支、曲亭河、涝河和巨河)有机结合,并与三个沿河灌区(南支、跃进渠、曲亭与涝河之问新增灌区)、三个水库灌区及城市用水之间建立了供需调度模型,变无调蓄引水为有调节引水,在充分利用当地水源的前提下,按需调引客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1基本情况东关蓄水闸位于河北省沧县杨淀子村西北的南排河上,是我省最大的平原蓄水闸,主要作用是拦蓄本流域的地面径流及南运河弃水用以灌溉农田及回灌地下水;远期与大浪淀水库联合运用。设计标准新五年一遇,设计流量656m3/s。十年一遇标准校核,校核流量982m3/s。东关闸一次可蓄水1471万m3,总投资515万元,蓄水量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而投资则远小于修建水库费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南排河西起交河县文庙,东行黄华县李家堡人海,为老盐河、清凉江、江让河汇流后的入海通道,全长1015km。南排河北邻捷地减河,南邻宣惠河…  相似文献   

18.
集贤县腰屯乡二道河子涝区,四面临水,南有小黄河,西、北有二道河,东邻黑鱼泡滞洪区,使这一带成为难以自流排水的沼泽永乡。过去开垦起的9万宙土地。由于内涝,十年九不收,大片撂荒。该涝区在新七星河流域,但“七五”期间国家没有安排专项投资治理。面对荒芜的土地,当地干部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采取小区封闭的办法,整治内涝,取得了明显效果。他们的措施是: 一、依据三江治理总体规划,以现有的河堤、道路,把涝区划分成三个小区,用修堤筑路的方法将小区逐个封闭,挡住外水。二、小区内部排水按规划布设干、支、斗渠,汇集到下游洼地滞蓄。三、利用洼地的蔷水和打井,提水种稻。 1986年,他们利用二道河子老堤和一条农道首先封闭治理了2万亩的一个小区,大田作物平均亩产320斤,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好年成,还发展了水田4,000亩,这里  相似文献   

19.
水文要素与河道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0年以后,西、北江三角洲,由于在河道中大范围、大量地采沙,自1994年接连4场大洪水对河床的冲刷及河道的治理,使河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床大幅下切,顺德水道石仔沙断面中泓河底切深11.02m;河道过水断面面积增大,石仔沙断面,1999年与1971年相比,断面面积增大89%。河道的变化引起水文要素的巨大变化,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逐年向右偏移,三水站水位4m时,1999年与1988年相比,流量增大127%;洪水流量分配发生了变化,顺德水道的石仔沙断面,分配比增大13.78%;同一流量下,水位显著下降,三水站在流量6000m3/s时,水位降低2.23m。“98.6”洪水,三水站水位不到20年一遇,而下游的三善、板沙尾站出现超过200年一遇的水位,直按影响着防汛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完整排水系统的布局、标准及其排水效果,我县七二年后开挖浅而密的大中小沟排除地表水,临时加深条田沟降低地下水,效果较为显著,现对“浅密”排水系统做如下分析: 一、浅密沟洫排水系统的规划布局 1、布置形式以“浅密”大中小沟和条田沟构成的排水系统——是以大沟定向,中沟划框,小沟划方,条田沟划田块的梳状单向明流排水系统,见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