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一种屈服强度为380MPa、抗拉强度为520MPa的超级钢中厚板进行气体保护焊工艺及接头冲击韧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流200~300A,电压24~33V,速度16.3cm/min条件下顺利实现了双面焊接成型,焊后无裂纹,接头质量良好;电流的变化对接头处焊缝韧性影响显著,对其它部位影响不显著;在250A以上电流焊接,电流增加,有利于焊缝韧性的改善,但以增加焊缝的宽度为代价;电流增加,热输入增加,焊缝宽度增加,对热影响区宽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热膨胀相变仪得到热膨胀曲线,结合显微组织和硬度测试结果,绘制Si-Mn-MoCr-V低碳贝氏体钢的静态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在奥氏体区对试验钢进行不同变形量的压缩变形,随后冷却到不同温度保温150s再空冷至室温,研究了奥氏体区压缩变形对贝氏体相变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奥氏体区压缩变形、奥氏体区单道次压缩变形40%、奥氏体区两道次压缩变形58%条件下,试验钢贝氏体相变起始温度分别约为400,385,300℃;奥氏体区压缩变形后试验钢在冷却过程中的贝氏体相变延迟,相变起始温度降低,且变形量越大,贝氏体相变的起始温度越低;与未奥氏体区压缩变形试验钢相比,奥氏体区变形后试验钢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贝氏体组织明显细化,晶粒取向增多,且硬度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Thermeemastor Z热模拟机研究了低碳贝氏体钢奥氏体熟变形以及弛豫时间对低碳贝氏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性变形抑制贝氏体相变,随着变形量增大,相变开始温度降低,初始转变速率加快,最终转变量减小;随着弛豫时间延长,相变开始温度和转变量逐渐升高并最终趋于稳定。弛豫一定时间使贝氏体板条束界面清晰,板条细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图象处理的方法,定量分析了高产强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中马氏体-奥氏体组元(MA组元)的分布形态,并着重研究了MA组元的形态和粗晶区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细长MA组元(纵横比≥4)含有率SVf对热影响区韧性有很大影响。SVf的微量增加,韧性急剧下降,但SVf超过某一定值后,由于MA组元相互邻接,韧性劣化趋势得到缓和。  相似文献   

5.
利用埋弧焊技术对Q460钢进行焊接,研究了应变速率(0.001~100 s-1)对母材及焊接接头拉伸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室温准静态(应变速率为0.001 s-1)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母材均接近,但断后伸长率明显减小;随应变速率增大,母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增大,对应变速率敏感;当应变速率在0.01~0.1 s-1时,焊接接头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与准静态相当,当应变速率在1~100 s-1时,强度明显提高,即强度对高应变速率敏感;母材、焊接接头的断后伸长率均先降低后增大,最小值分别出现在应变速率为0.01,0.1 s-1,焊接接头变化幅度很小;应变速率的增加使焊接接头拉伸断口中的韧窝先变小变浅随后变大变深,但未改变微观断裂机制,接头均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6.
后热温度对1000MPa级高强钢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GHS90高强焊丝为填充材料对1 000 MPa级工程机械用高强钢进行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Metal active gas,MAG)焊,并对接头进行250℃、480℃、600℃保温2 h的焊后热处理。通过拉伸试验、显微硬度测试、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OM)、扫面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观察不同热处理温度后的焊缝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后热温度从250℃升高到600℃,接头抗拉强度从1 014.5 MPa降低到934.5 MPa;焊缝平均冲击吸收能量从66 J降低到24 J;随后热温度升高,焊缝板条组织粗化,碳化物析出长大且连续分布是导致焊缝韧性降低的原因之一;同时焊缝有效晶粒尺寸变大和大角度晶界密度降低也是导致其韧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热输入(12.6,16.4,19.5kJ·cm~(-1))下分别对Q460低合金高强钢厚板进行实心焊丝和药芯焊丝CO2气体保护焊,研究了焊丝和热输入对接头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输入增加,2种接头焊缝中柱状晶区的针状铁素体比例降低,大尺寸晶界铁素体增多;实心焊丝焊接接头焊缝区的硬度随热输入增加变化不大,药芯焊丝焊接接头的显著降低;实心焊丝焊接接头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与母材的相当,断后伸长率明显小于母材的,且断后伸长率随热输入的增加而降低;药芯焊丝焊接接头在低热输入下的强度与母材的相当,热输入的增加使抗拉强度损失显著,但对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建立合适的材料模型是有限元法准确预测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关键.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模拟Q345低合金高强钢平板对接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探讨焊缝金属的屈服强度和材料的加工硬化对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理想弹塑性模型预测的结果相比,材料模型区分考虑母材和焊缝金属的屈服强度会明显增加焊缝及其附近区域的纵向残余应力,材料模型考虑材料的加工硬化及退火软化效应会显著增加焊接接头下表面的纵向和横向残余应力,材料模型考虑焊缝金属的屈服强度和材料的加工硬化及退火软化效应对平板对接接头角变形的影响较小.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可知,为准确地预测Q345钢接头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材料模型要区分考虑母材与焊缝金属的屈服强度、材料的加工硬化及退火软化效应.提出的材料模型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高精度地获得Q345低合金高强钢接头或结构的残余应力与变形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Hopkinson压杆装置对某低碳合金钢及焊接接头不同温度下动态断裂韧度进行了测试,给出了试验温度控制方程,分析了温度对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应力波加载(K≈106 MPa·m1/2/s)条件下,母材和焊缝断裂韧度降低;但是同一温度下母材的断裂韧度高于焊缝,原因主要是组织状态对应变速率敏感性不同;同时在分析该钢母材和焊缝断裂韧度温度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应力波加载下母材和焊缝的断裂特征分析图,给出了温度、板厚和断裂韧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阿荣  赵琳  潘川  田志凌 《机械工程学报》2014,50(24):100-105
对不同硼(B)的质量分数的低合金高强钢大热输入焊缝进行组织性能研究,分析、讨论B对低合金高强度(High strength low alloy, HSLA)钢焊缝韧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低合金高强钢焊缝中适量增加B元素质量分数可提高组织中针状铁素体质量分数,有效细化焊缝组织,而当B元素过量时则使焊缝组织中的针状铁素体质量分数下降,组织粗化。同时,适量B元素还可抑制晶界先共析铁素体的产生;随着焊缝中B质量分数的增大,贝氏体转变得到促进,M-A组元总量提高,从不含B时的2.4%提高到B质量分数为0.008 8%时的5.7%,且其尺寸也相应增大,由平均尺寸2.14 μm增加至2.83 μm。由于B质量分数增加先促进针状铁素体后促进贝氏体形成,因此其对焊缝韧性的影响呈现抛物线变化规律,即低温冲击吸收能量随着B质量分数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焊缝Ti质量分数约为0.03%的条件下,B质量分数为0.005 2%时,焊缝获得了最佳的低温冲击韧度。  相似文献   

11.
碳和硅含量及热处理参数对贝氏体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整C、Si含量及热处理工艺参数,根据因素效应回归分析求出了影响材料机械性能的数学模型。探讨了贝氏体抗磨钢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控轧控冷工艺(TMCP)生产含铌(质量分数0.025%)和无铌两种DH36级船板钢,并进行150 kJ·cm-1大热输入气电立焊,研究了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组织与韧性.结果表明:铌元素的添加可推迟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变,促进粒状贝氏体和贝氏体铁素体生成,导致含铌钢热影响区粗晶区中的晶界铁素体含量较少,粒状贝氏体和贝氏体铁...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大型工程机械焊接用钢需要,对低合金高强度钢HG80及其焊接接头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对钢板的轧制方向不敏感,焊缝及热影响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明显低于基材。在排除焊接残余应力导致的裂纹闭合效应后,焊缝及热影响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基材相当。  相似文献   

14.
焊接工艺参数对X80管线钢焊接粗晶区低温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模拟技术模拟了不同焊接条件下的焊接粗晶区 ,研究了工艺参数、组织和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线能量对冲击韧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当采用 8kJ/cm的线能量和 14 0℃的预热温度时 ,粗晶区的组织由板条贝氏体和一定量的粒状贝氏体组成 ,由于粒状贝氏体对板条贝氏体的分割作用 ,使板条贝氏体的长度较小 ,方向性弱 ,韧性优越。因此在焊接X80管线钢时 ,应采用较小的线能量和适当的预热温度。  相似文献   

15.
The influence of cold rolling on the fretting wear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Inconel 690 alloy at 320?°C in air was studied. The wear volume and worn surface we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using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electron back-scattering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The grinding surface and strain distribution were also studied by electron back-scattering diffraction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fretting damag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th an increase in cold rolling reduction, the microhardness was increased. However,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volume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tting areas changed from a gross slip regime to a partial slip regime. Accordingly, the damage mechanism in the gross slip regime was a combination of oxidative wear, abrasive wear, and delamination, whereas the damage mechanism in the partial slip regime was mainly adhesive wear.  相似文献   

16.
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Nb对压力容器用高强度钢B610E动态连续冷却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添加微量Nb延迟铁素体析出,降低铁素体相变温度,并在同样的冷却条件下提高相变组织的硬度。在热模拟试验结果基础上,利用厚板试验轧机进行了轧制、在线加速冷却、回火等试验,发现添加微量Nb能够明显提高钢的强度,同时又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