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褐煤固体热载体热解提质工艺,并从原理、操作条件、原料、热解产品、能量利用率、局限性等方面对各种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工业上常用的固体热载体的优缺点,提出了褐煤固体热载体热解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关珺  何德民  张秋民 《煤化工》2011,39(6):1-4,9
以原褐煤质量为分类依据,根据褐煤原料的不同灰分含量,提出了不同的褐煤热解提质技术产品方案。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褐煤热解提质技术,包括俄罗斯3TX(ETCh)-175、德国LR、美国LFC、中国多段回转炉、中国的BT、中国的DG等工艺。对褐煤热解技术与煤制甲烷、煤间接制油、煤制腐植酸和合成化工技术多联产进行了构想,为我国褐煤的洁净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南宁褐煤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实验室10kg/h处理量的连续实验装置上,以南宁褐煤为原料,进行了快速热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劣质的南宁褐煤,可以生产符合城市煤气标准的中热值煤气、轻质焦油和活性半焦。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工艺特点、原料煤热解特性、产品分布、组成、性状及加工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ATP技术用于褐煤热解提质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TP(A lberta-Taciuk Processor)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提出利用ATP技术加工处理内蒙古褐煤的设想,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得出利用ATP技术处理褐煤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5.
褐煤提质技术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褐煤提质工艺,并对国内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热载体球煤粉热解过程的传热机理,建立了热载体球回转窑褐煤热解的传热模型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热载体和煤的初始温度分别为973.15K和373.15K,煤粒径为6mm,热载体与煤质量比为6时,在330s后系统温度达到平衡,约786K。煤颗粒密度的变化以及热解气与热载体对流换热对系统的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反应热对传热速率和平衡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分析褐煤储量和褐煤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褐煤提质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褐煤主要提质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利用状况及优缺点,并提出了褐煤提质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褐煤提质可有效提高褐煤的质量及扩大褐煤的用途。针对国内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现在比较热的褐煤提质工艺,并对国内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褐煤提质可有效提高褐煤的质量及扩大褐煤的用途。针对国内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现在比较热的褐煤提质工艺,并对国内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国褐煤提质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当前褐煤气化、干燥、热解工艺做了扼要介绍,并分析了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褐煤提质关键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褐煤提质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当前褐煤气化、干燥、热解工艺做了扼要介绍,并分析了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褐煤提质关键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罗鹏  严明  贾智刚 《广州化工》2013,(16):32-34
褐煤水分高,氧含量高,易风化自燃,不利于长途运输,要大规模开发利用必须对其加工提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典型的几种褐煤热解技术,如大工DG工艺、多段回转炉工艺、BT工艺等,并对其工作原理、操作条件、原料、热解产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阐述了褐煤热解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煤化工》2017,(2)
介绍了国内外3种类型的煤热解技术,其中:气体热载体工艺包括美国的COED工艺、LFC工艺、日本的粉煤快速热解工艺、ECOPRO工艺、我国的MRF工艺和内构件移动床热解工艺等;固体热载体工艺包括美国的Toscoal工艺、德国的LR工艺、前苏联的ETCH-175工艺和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DG工艺等;无热载体工艺即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无热载体蓄热式旋转床热解工艺。主要从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工业化应用等方面,对这些工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煤热解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喷动载流床中温度对霍林河褐煤快速热解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喷动载流床反应器内对霍林河褐煤的快速热解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煤的热解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考察了在500~850℃范围内温度对热解产品产率分布及气体和液体产品具体组成的影响。分别利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仪来分析气体和液体产物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总产率及CO、H2和C1~5烃类的产率随热解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在热解温度为650℃时,液体产率最高,在煤粉粒径为0.125~0.18mm,液体产品的总产率可达23%,其中正己烷可溶物的产率可达30%以上,沸点340℃前馏分也达30%以上。液体产品中酚类产品较多;温度对液体产品的组成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采用GC、GC/MS、FTIR、SEM和TG等手段考察了褐煤低温热解产物的生成特性及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低温热解气在600℃时生成速率最大,达100mL/min,主要为CO、CO2、H2、CH4、C2H4和C2H6等气体.焦油在600℃时产率最大,主要由烷烃、芳烃、酚类及少量烯烃、环烷烃、含氧和含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采用微波热解技术,探究微波反应器中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先锋褐煤热解挥发分的催化提质作用。通过浸渍法制备了Fe、Co、Ni改性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采用SEM、XRD、BET和NH3-TP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微波功率和不同催化剂对产物产率和焦油中芳烃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热解的最佳功率为700 W,在此功率下,通过微波催化热解,有效提升了气体产物中有效组分H2+CO的含量;金属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焦油中芳香烃的产率以及对轻质芳烃的选择性;其中,Ni@ZSM-5获得了最高气体有效组分体积分数(93.20%)、最高芳香烃产率(质量分数72.92%),轻质芳烃产率较未催化提升了34.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褐煤热解技术,对比研究了典型热解工艺,分析了褐煤热解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分质产品的利用途径及现状,并对实现褐煤大规模高效利用应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步进式篦床工作方式的褐煤干馏提质系统。该系统针对小颗粒褐煤进行干馏提质,通过步进式篦床输送褐煤依次经过干燥段、干馏段、余热回收段和冷却段4个工作区域,实现褐煤的干馏提质,得到煤焦油和半焦产品,可有效地提高褐煤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褐煤利用效率,强化水处理技术对褐煤提质的影响,采用高压反应釜对褐煤进行水热处理,考察了水热处理条件对煤低温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煤样的碳、氢含量增加,氧含量降低,水热处理对煤样有脱氧提质作用。处理温度为260℃时,热解焦油产率相对提高19%,热解水产率降低了20%。通过固体核磁共振(NMR)分析可知,水热处理温度在180~260℃条件下,煤中分子有机结构中的弱化学键有一定断裂,含氧官能团逐步减少,热解水产率降低;芳香碳含量基本不变,芳香侧链增加,热解时容易断裂形成焦油,达到提高煤焦油产率之目的。但水热处理温度过高时,其热解焦油产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褐煤热解工艺流程及其工业化进展,对我国褐煤热解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