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轧辊在使用中承受着很大的静载荷及动载荷,表面受到剧烈磨损,所以,冷轧辊最主要的技术条件是高而均匀的表面硬度。下面,以φ38冷轧工怍辊为例,介绍其热处理及硬度测试的情况。一、冷轧工作辊概况冷轧工作辊简图见图1所示。其材料为9Cr2钢,热处理技术条件为辊身表面硬度HS90~100,有效淬硬层深度不小于2毫米;辊身端面边缘软带宽度小于25毫米。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伺服驱动辊锻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用建模软件搭建三维模型,采用整体施加载荷、各零件单独分析的静力学分析方法,利用仿真软件模拟250 mm伺服驱动辊锻机整体模型在四道次辊锻受到最大辊锻力250 k N时、锻辊在高度方向的变形及受到的应力情况。结果显示:在锻辊四道次变形中,第2道次为最大变形道次,上下锻辊变形之和为0.60991 mm,计算出其刚度为409 k N·mm~(-1),而辊锻机的许用刚度Ch为350~500 k N·mm~(-1),符合刚度标准;在锻辊四道次应力值强度分析中,第4道次Von-Mises应力值最大,有效值达到63.267 MPa,小于辊锻机的许用应力326.8 MPa,完全满足应力值强度的要求,由结果可知,250 mm伺服驱动辊锻机锻辊的刚度强度完全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阴极辊作为电解铜箔的核心设备,其关键技术是表面钛筒套的制造方法。"旋压"和"焊接"工艺是其目前主要的制造方法,但两者各有利弊。近年来,焊接成型工艺被认为是钛阴极辊的最终主流制造方式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针对钛焊接阴极辊在生产及使用过程出现的"光斑"或"亮带"等问题,从制造阴极辊的基材、焊接区域及阴极辊整体后处理等三个方面进行试验和分析,提出有效解决方法,最终得到了晶粒度等级较为一致的焊接阴极辊表面组织形貌。  相似文献   

4.
矫直作为控制板形的重要工艺手段,以确保其矫后的板材获得良好的板形和低的残余应力,其工艺水平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设备中支承辊作为主要的受力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使用。通过试验研究,对支承辊轴承的实际受载和模拟计算值进行对照分析,实现支承辊受力情况的在线监测。研究发现,整组支承辊的受力情况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趋势;个别支承辊因为受到来料板形和安装精度的影响,存在载荷冲击和信号异常的现象,需特别注意;目前的支承辊轴承座存在损坏和扭曲的危险,其材料选择和布局有待改进。研究的结果为板材矫直机的合理使用和挖潜、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3—2 二斜辊矫直 1.矫直原理二斜辊矫直简称为二辊矫直,其矫直过程和矫直原理与多斜辊矫直有很大区别;其矫直质量既不取决于辊数,也不取决于辊子配置方式,而取决于辊型和在接触区内圆材的自转转数。在接触区内圆材被压弯的曲率由两个辊型  相似文献   

6.
一种冷轧辊的热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秀康 《金属热处理》2002,27(11):48-49
冷轧辊是轧机最重要的零件之一 ,在工作过程中 ,由于被挤压材料的变形抗力比较大 ,轧辊的工作部分受到强烈的摩擦和挤压 ,故轧辊应具有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以及较好的韧性。因其热处理工艺有一定的难度 ,故探索冷轧辊的热处理工艺有积极的意义。1 冷轧辊的工作条件及其用材  相似文献   

7.
申光宪  郑永江  王涛  黄庆学 《轧钢》2019,36(1):9-15
摘要:中厚板轧机常因受到事故干扰而不能实现其高端轧制能力,其关键在于约0.3 mm的轧辊弯曲挠度和轧辊轴承座侧面与机架窗口立柱之间约1 mm间隙两个微尺度量的负面影响。依据机构学微尺度静定设计理论对中厚板轧机的微尺度静定化进行升级。辊系机构静定化设计包括取消原偏移距设置并采用智能衬板以实现轧制过程中四辊平行,防止四列短圆柱滚动轴承烧损、轧机颤振、板带镰刀弯和辊系叼板窜辊等弊端的同时还提高了轧机固有频率。中厚板轧机的机构学静定化升级,可充分释放轧机高端能力,实现大压下轧制新工艺并可生产高强度新品种板带,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直缝焊管的管坯成型质量对焊接性能及其成品管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以立辊和精成型辊为重点,谈谈各种成型条件(辊型,尺寸等)对成型质量的影响。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机架宽为300毫米。平板借助入口箱形导卫装置,送进粗成型辊 BR1、BR2、BR3形成半圆形。然后,再经过 BR3、立辊 SR1、SR2和精成型辊 FR1  相似文献   

9.
一、轧机改造前的情况图1为改造前的机组总图。其主要技术参数是: 四辊式时支承辊直径φ512~φ480mm 辊身长 500mm 辊身长 500mm 工作辊直径 φ205~φ183mm 辊身长 500mm  相似文献   

10.
1.前言四辊组合孔型轧制是一种新型的精密异型材生产方法。由于其具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重视。文献曾对同径四辊孔型轧制力参数进行过研究,但对异径四辊孔型轧制力参数的研究很少。本文对异径二主二从四辊孔型轧制的水平辊、立辊轧制力和水平辊单位压力进行了实测,并对其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魏金波 《轧钢》1989,(5):54-55
滚动扭转导板通常有两种形式:一为外侧导辊式,二为内侧导辊式,如图1所示。1.外侧导辊式扭转导板这类导板在使用中无论是零件还是整套装置都存在多种形式。其总的设计原则在于增加扭转导板的扭转摩擦力,从而增加其  相似文献   

12.
张一中 《轧钢》1994,(5):53-54
1 前盲 有方孔,允许方销在孔内自由升降;副吊板 四辊板带轧机辊系平衡装置一般由5个 上部设有方孔,方销可在其中自由穿过,其液压缸及附属构件组成。其中设置于轧机顶 下部设有2个小方孔,挂钩挂在其中,挂钩部的1个液压缸,用于平衡上支承辊,并能在 置于牌坊立柱的凹槽中,其上分别装有上下换辊时将上支承辊吊起来j 装在牌坊窗口中 工作辊换辊滑道I 原有工作辊平衡液压缸改部的4个液压缸用来平衡上下工作辊。由于 为4个实心钢制凸块及衬板I 在副吊板上设轧机工作的特点至使平衡缸经常处于事故状 有手动圆销,其伸缩控制吊板与副吊板是否态,而检…  相似文献   

13.
<正> 1.前言国内普通焊管机组成型机架通常是六到八架水平辊,立辊采用与水平辊交替布置或立辊群形式;定径机架通常是四架水平辊,立辊也采用与水平辊交替布置的形式。这样的焊管机组只适用于生产焊接圆管和简单断面的异型管(如方形管、矩形管和椭圆管),如用其生产复杂断面的焊接异型管(最典型的即空腹钢窗料,见图1所示),则定径  相似文献   

14.
陈忠良  高林  张伟亮  向楠 《轧钢》2021,38(4):84-88
热连轧生产中需频繁更换精轧机工作辊,而精轧机工作辊换辊操作极其复杂,故障率较高。为有效找出工作辊换辊故障中各个事件的因果关系,并进行逐一分析,以提高工作辊换辊的快速性和稳定性,采用了故障树分析法。介绍了故障树分析法的原理;以国内某钢厂1 780 mm热轧生产线精轧工作辊换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工作辊更换失效的故障树模型。通过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了引起换辊故障的主要因素为升降轨道卡阻、入口导卫失效、出口导卫失效及弯辊缸不动作,并分析了其相应原因及提出了改进措施。采用改进措施后,彻底解决了工作辊换辊故障问题,提高了工作辊换辊的快速性和稳定性,保证了轧机正常的生产节奏。  相似文献   

15.
1.概况 CVC技术是改善带钢板形的一项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工作辊的辊身一半磨削成凸型,另一半磨削成凹型(呈瓶形状),上下工作辊中心对称布置,如图1所示。然后按相对方向分别移动上下工作辊,以改变所组成的辊缝形状,从而控制带钢的横断面形状及沿横向的延伸,达到要求的板形。  相似文献   

16.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镁合金板带材生产技术,其研究开发正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总结了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概况,尤其是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开发、薄带组织和性能研究以及薄带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该技术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延长辊锻热成形模寿命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潘子华 《锻压技术》2006,31(6):85-86
辊锻模具在工作时不仅受到高的弯曲及挤压应力的作用,而且还受到重复剧烈的急热急冷的作用,往往呈现有机械疲劳断裂和脆性断裂、磨损、塌陷等多种失效形式。因工作条件的不同,辊锻模寿命相差也极为悬殊。本文介绍了提高辊锻热成形模寿命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工艺条件对AZ91镁合金半固态流变轧制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的半固态流变轧制装置,成功制备了断面为5 mmx50 mm的AZ91镁合金板材,并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制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作辊线速度一定的条件下,浇注温度在650~730℃变化时,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固相率增大,浆料受到倾斜板的剪切作用增强,合金组织逐渐细化.当浇注温度一定时,工作辊线速度在0.052~0.087m ·s-1,变化时,随着工作辊线速度增大,轧制时间缩短,组织中固相率减小.当浇注温度和工作辊线速度不变时,在工作辊中通冷却水提高桨料的冷却强度,提高了合金的过冷度及形核率,有效抑制了晶粒的长大,工作辊通水冷却更容易获得组织细小的制品.在本试验条件下,半固态流变轧制AZ91镁合金的最佳工艺条件:工作辊通水冷却,浇注温度为650 ℃,工作辊线速度为0.052m·s-1.  相似文献   

19.
周期性热冲击条件下铸轧辊辊套温度场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连续铸轧过程中铸轧辊辊套的实际工况,对铸轧辊辊套在受到铸坯周期性热冲击情况下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在考虑铸轧辊辊套与铸坯接触界面热导时,铸轧辊辊套在不同铸轧速度时的稳态温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设计生产的铝带材冷轧机都有展平辊装置,其辊数为5辊或3辊。如在我国投产的轧机中,900轧机有5个φ110展平辊,1600轧机有5个φ160展平辊,1200轧机有3个φ130展平辊,我院设计的1300轧机有5个φ120展平辊。展平辊与轧辊的关系见图1。本文将从理论上阐明展平辊的工作原理,说明展平辊只允许在带材入口侧工作的理由,以及给出参数确定的计算式。我们认为,展平辊适用于所有带材冷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