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防汛通信建设状况1978年以前,我省防汛通信完全依靠邮电公用通信网,1975年8月河南大水后,从1978年开始组建无线通信网。截止1996年5月全省普查统计,目前共有各类通信设备2364部,预警发射机14部、接收机1716部。共组建各种通信网(包括报汛网、自动测报网、预警网及反俊网)102个,汛期设置各类通信站点1113处,预警接收站点1547处。全省从业人员已达1394名。目前,省防汛抗旱办公室至11个市、4个河务处(局)、3座省管大型水库和华北油田共19个单位组成省短波通信网;各市至所辖县(市)或水利管理单位间所建的网络,主要使用国产和部…  相似文献   

2.
晋中市防汛通信网组建于1978年,在防汛报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点——点固定通信已不能适应流动性、应急性强的防汛救灾工作,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在专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介绍了小型移动通信网的特点及在防汛报汛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通信分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通信分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网、微波通信网、集群移动通信网、蓄滞洪区预警反馈通信网四部分,它的任务是为计算机网络和其他各种通信业务(语音、图像、数据)提供透明通道,完成水情信息的上传及分发、工情信息的上传、灾情信息的上传、国家防办与流域及各省市的异地防汛会商、防汛调度指挥和水利防洪工程单位之间的联络、蓄滞洪区警报信息的传递及反馈等七个方面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王世民 《治淮》2000,(2):15-16
一、概述 始建于80年代初期的淮河防汛通信网为淮河干流水情信息的传递、防汛调度命令下达以及抗洪抢险的指挥联络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通信保障,充分体现了“通信是防汛的生命线”。为了更好地发挥防汛专用通信网在防汛抢险与防汛调度中的重要作用,水利部淮委从1999年开始,在淮河流域组建ETS无线接入通信网,从而使得淮河防汛通信网  相似文献   

5.
林韬  司权 《人民黄河》2002,24(5):26-27
通过分析黄河通信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数字黄河工程的建设,确立了黄河通信网在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黄河通信网优化改造方案是:加快黄河微波干线和全河交换网的更新改造;建立县局以下宽带数据接入系统;完善水文和水资源数据采集以及水量调度与水质监测通信网等。  相似文献   

6.
文中从防汛专用通信网络结构,传输方式,信息交换方式等方面,结合松辽流域防汛专用通信网实际情况和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松辽流域防汛专用通信网进行分析研究,并为今后的发展建设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①通信网的结构以多级星形复合网为宜,按其行政棣属关系可分为四层四级;②各级通信网应根据不同条件采取不同通信方式。③通信网交换方式应采用逐级汇接制,县以上防汛中心可选用不同型式的程控交换机。根据松辽流域防汛通  相似文献   

7.
李兆星  冯存华  崔淼 《人民黄河》2003,25(8):27-27,29
现有黄河通信网存在通信宽带严重不足、信息采集点缺乏宽带接入手段、上游和小北干流地区缺乏通信线路、程控交换网设备落后且网络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其优化改造的策略为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资源、树立适度超前的意识、采用专网与公网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和优化信息流的分布。通过对黄河上中下游和小北干流地区通信网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改造,将把黄河通信网建成一个技术先进、可靠性高、传输容量大、能支持多种业务的通信专网。  相似文献   

8.
根据当前我国低压配电网的通信现状,提出了一种采用电力线扩频载波技术的通信网络设计方案,并介绍了电力线扩频载波技术以及线性扫频(chirp)信号。低压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网支持所有配电自动化功能以及用户服务,其设计原则为:规范通信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采用有效的地址分配。同时,低压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网还具有抗干扰性强、扩充性好以及与上一级通信网互联容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水利专用通信网是我国在全国重点防洪地区,主要江河流域、重要大中型水库防汛、报汛、抢险救灾和指挥调度的专用通信网。1 水利专用网网路组成 水利专用通信网是由长途干线通信网和地区通信网组成。1.1 长途干线网网路结构 水利网的长途干线网是处于北京的水利部为通信中心向全国辐射的三级汇接网。第一级交换局为水利部,第二级交换局为各流域机构、重点防洪省(市)水利厅(局)及部直属工程局,第三级交换局为重点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及地  相似文献   

10.
山东黄河专用信息通信网采用省、市、县三级通信网系统,共有通信站点44处,形成了一个以数字微波传输、程控交换为主,辅以一点多址、无线接入、集群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多种信息通信手段相结合的现代化信息通信专用网.  相似文献   

11.
张志斌 《人民黄河》2000,25(7):28-28,30
基于近10年来,现代化的治黄通信网已基本形成,管理好,用好这个系统,发挥其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通信组织管理者的责任。作为通信网的支持系统-通信电源设备的智能化,为通信集中监控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在东平湖管理局已经建成的通信网电源集中监控系统,为实现全河通信网源系统的集中监控管理提供了依据。通过对通信网通信电源系统的集中监控管理,期望能对今后治黄通信网的现代化管理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情测报是涉及水文、无线电通信与计算机等综合性的学科。随着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使卫星通信网与甚高频通信网互连,将诸多的水文测站(雨量站,雨量/水位等测站)与中心站之间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保证数据传输无误。实现水情通信网的高速化、数字化,并从单一的数据(或语音)通信向多媒体通信发展。1 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的水情网为小流域小规模,一般采用超短波(VHF)通信组网方式。此方式适用于中继站数目较少,中转次数较低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随着科技发展,超短波水情数据通信网不仅用在江河湖泊流域地…  相似文献   

13.
山东黄河专用信息通信网采用省、市、县三级通信网系统 ,共有通信站点 4 4处 ,形成了一个以数字微波传输、程控交换为主 ,辅以一点多址、无线接入、集群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多种信息通信手段相结合的现代化信息通信专用网。1 数字微波系统黄河水利委员会 (郑州 )至山东黄河  相似文献   

14.
短波话音数据通信网遥测网汤越强短波通信的主要优点是通信距离远(不加中继站通信距离从100km至数千km),抗毁能力强,机动性好,价格便宜,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远距离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缺点是短波频段窄,用户拥挤,同频干扰大;以电离层为传播媒介,是变...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现有洪水测报站网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门峡库区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的构想.本系统设计为自报式和查询~应答相结合的工作体制,拟采用超短波通信和GSM短信息通信的星型网结构的组网方式,共设中心站两处,遥测站49处,其中13个水文站、18个水位站和18个雨量站;并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通信传输网络是信息化工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水利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因此,它必须满足水利现代化的要求,具备稳定可靠、综合业务齐全、机动性强的通信网。 一、水利通信网的现状及其评价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省已经完成程控交换网络、光纤通信、微波通信、集群移动通信、行滞洪预警反馈通信、卫星通信等,为防汛指挥系统的话音、数据、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交换机在通信网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西门子公司生产的Hicom390系列数字程控交换机是全数字、时分、A律编码的交换系统。该系统是集语音交换、数字传输、计算机通信和微电子技术为一体,具有综合数据业务网ISDN的新一代数字程...  相似文献   

18.
讨论高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通 信方案。推荐采用分层分布结构;各单元智能型设备独立,分别接于站内工业总线;保护 下放就地,其主要功能不依靠通信网;故障记录应避免重复设置;站内计算机通信网应采用 符合国际标准的开放式系统,应统一单元级及站级工业网或局域网的通信规约  相似文献   

19.
吕建 《中国水利》1999,(11):47-47
一、水利通信网的应用及网络构成 水利通信网为水利系统提供行政管理、水情工情旱情传递、水电调度、防汛指挥和电话会议等语音信息,提供工业电视监控、水情工情旱情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等调度信息的传递通道,以及计算机数据通信等业务。根据业务的性质,上述通信业务还可细分为:行政电话网、调度电话网等语音业务网;水情工情旱情自动化网及计算机通信网等数据业务;工业电视监控等图像业务。其中数据网和图像网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很高,一般要求采用专用信道的端对端连接,而语音业务要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水利通信网是数字孪生海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水利通信基础设施是数字孪生海河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基础。通过回顾海河流域水利通信网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明确微波通信、卫星通信、语音交换、工程视频和租用公网等通信技术手段在流域通信网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和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通信网的需求,分析流域水利通信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探讨未来水利通信网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