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分析太钢不锈钢原料铬镍生铁、高碳铬铁、铁水等的特性以及研究了原料中Si、C元素优化使用,采用中频炉、电弧炉、转炉、AOD等工序进行多种组合,开发了300系、400系钢种多条不同组合的不锈钢工艺路线,形成了多位一体不锈钢生产工艺。生产实践表明,400系不锈钢采用180 t转炉脱磷铁水+50 t中频炉熔化高碳铬铁预熔液兑入AOD冶炼的工艺,铬收得率提高2.47%,硅铁消耗降低5.5 kg/t,石灰消耗降低10 kg/t,300系不锈钢采用160 t电弧炉+2×50 t中频炉熔化预熔液兑入AOD冶炼工艺,铬收得率提高2.2%,电极消耗降低1.8 kg/t,大幅降低了冶炼成本。  相似文献   

2.
杨利忠 《山西冶金》2010,33(3):27-28
对LF炉与中频炉双联冶炼高合金工艺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F炉与中频炉双联冶炼高合金钢能有效降低LF炉冶炼时间,提高合金回收率,减少高合金钢中的夹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旨在打破传统不锈钢冶炼工艺,利用矿热电炉处理低品位铬矿石,冶炼出不锈钢生产所需的含铬为18%~25%的铬基母液,节约资源与能源,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不锈钢生产成本,为提高含铬不锈钢产品的市场竟争力开辟一条新的工艺路线。在研究矿热电炉冶炼铬基不锈钢母液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其熔炼工艺特点,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地考察了炉渣碱度、还原剂配比、二次电压等几个主要因素对铬基不锈钢母液电炉熔炼指标,即铬基不锈钢母液中铬元素金属含量及铬回收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铬基不锈钢母液矿热电炉熔炼的可行性,为工业生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莱钢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对50t电炉供氧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改进,先后采用了炉门水冷碳氧枪、电炉炉壁集束氧枪、二次燃烧、电炉用氧模块化控制等技术,用氧技术的进步,支撑了50t电炉高比例热装铁水冶炼工艺,提高了电炉生产效率和氧气利用率,使冶炼电耗、电极消耗等消耗指标大幅降低,取得了良好的冶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AOD全铁水冶炼铁素体不锈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不锈钢炼钢生产线的现有工艺和装备,对采用高炉铁水(脱磷后)和铬铁合金,在AOD炉内直接冶炼铁素体不锈钢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该工艺的实现,解决了冶炼铁素体不锈钢时对磷等有害元素的控制(P≤0.020%)问题;在电炉出现故障时也可组织生产,实现生产组织的灵活性,提高了生产作业率;由于无需使用电炉熔化不锈钢母液,节约了大量电能,提高了铬综合收得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18-8型不锈钢倒包法工艺试验情况;新旧工艺对比;采用此工艺后钢的质量情况及经济效果测算。试验表明:采用倒包法工艺生产不锈钢可提高铬的回收率,缩短冶炼时间,降低冶炼电耗,节约合金材料等;钢的质量稳定可靠,经济效益较好,是目前不锈钢电炉冶炼工艺改革中较为适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降低不锈钢冶炼成本为目的,对不锈钢的冶炼工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利用铝镇静钢浇余渣高碱度、低熔点的特点,对电炉、AOD炉的冶炼工艺优化后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表明:铝镇静钢浇余渣能够替换部分石灰,并且能够降低石灰、硅铁、萤石等消耗,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得出铝镇静钢浇余渣在电炉使用量的合适范围为15~20 kg/t,在AOD炉使用量的合适范围为20~30 kg/t。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和降低不锈钢冶炼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某钢厂采用电炉转炉化工艺炼钢的生产实践。分别对热装铁水比例在70%和85%的炉次,从通电时间、冶炼周期、脱碳速度、炉渣成分、终点钢水成分、炉壳和炉盖寿命、原料消耗、电极消耗、能源介质消耗和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 t电炉热装铁水比例为85%时实现了非通电冶炼,验证了电炉转炉化是一种可行的炼钢生产工艺;采用顶部水冷氧枪吹炼工艺,有效缩短了冶炼周期、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钢水质量。  相似文献   

9.
魏涛 《特钢技术》2006,11(3):57-58
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公司在30t电炉安装2套P11JetBox集束射流氧枪和1套EBT氧燃烧嘴系统后,取得了平均冶炼周期降低30min/炉,电耗降低84kwh/t,电极消耗降低0.78kg/t,提高金属收得率2%的良好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影响冶炼不锈钢的电炉炉龄的主要因素。通过选用高质量耐火材料,提高炉衬抗氧化和耐侵蚀性;采用约45%的铁水热装比优化配料模式,以及优化供电曲线以降低电能消耗;采用渣泡沫化技术改进造渣工艺等提高电炉炉龄综合控制技术,电炉炉龄明显提高。2008年平均炉龄为507炉,最高炉龄达到了790炉。电炉炉龄作为一项体现冶炼综合水平的指标,炉龄的提高表明电炉采用热装脱磷铁水冶炼不锈钢母液工艺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1.
根据50t电炉能量和物料平衡分析,遵循冶金原理,进行了电炉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和应用,通过改进电炉电气设备、研究采用集束氧枪供氧技术、提高电能利用率技术、电炉高铁水比例冶炼技术、第四孔除尘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等节能技术。在50t电炉主体设备不变的条件下,电炉冶炼周期缩短到44min,综合电耗、电极消耗等消耗指标大幅降低,实现了50t电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和清洁生产,年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采用电炉和精炼炉双联法生产双相不锈钢CD3MN,着重讨论该钢种的超低碳、高铬、高氮的特点,研究其对制定冶炼工艺参数的影响,通过合理控制相关工艺参数,成功冶炼15炉CD3MN不锈钢。  相似文献   

13.
泰钢冶炼400系不锈钢原工艺为电炉+TSR二步法冶炼工艺。通过开发铁水罐铁水脱磷、TSR炉全铁水一步法冶炼工艺,以及优化LF和连铸工艺,生产的400系不锈钢板坯的各项质量指标均满足工艺要求,吨钢冶炼成本降低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50 t电炉高铁水比冶炼的可行性,并通过调整配料结构,优化冶炼工艺和操作等手段,将50 t电炉热装铁水比例从60%~70%提高至70%~80%,降低了钢铁料消耗和冶炼电耗,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了钢水质量,吨钢降低冶炼成本3.38元。  相似文献   

15.
山东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厂50t电炉NEC系统日前正式投入运行。从运行情况看,冶炼电耗下降明显,冶炼周期和电极消耗等各项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均有大幅度进步。莱钢特殊钢厂50t电炉是德国的二手设备,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配套完善了PJ氧枪、炉门氧枪等先进技术,使50t电炉的冶炼电耗、炉衬寿命等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新电极调节器采用了先进的神经元网络技术以实现电极的自动控制,使电炉冶炼功率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带动了50t电炉生产全面提速。(摘自中联钢网)莱钢50t电炉NEC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50 t电炉高铁水比冶炼的可行性,并通过调整配料结构,优化冶炼工艺和操作等手段,将50 t电炉热装铁水比例从60%~70%提高至70%~80%,降低了钢铁料消耗和冶炼电耗,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了钢水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莱钢特钢厂50t电炉采用超音速聚合炉壁碳—氧枪,具有助熔、脱碳、二次燃烧、喷粉等功能,喷吹系统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应用结果表明,电炉冶炼周期缩短13 5min,吨钢冶炼电耗降低38kW h,吨钢电极消耗降低0 85kg,实现了电炉全过程自动供氧。  相似文献   

18.
邢钢一步法(脱磷站+60 t AOD+LF)生产410S不锈钢过程中,由于AOD的冶炼周期远大于连铸机浇钢和脱磷站的处理时间和连铸中间包水口下部侵蚀严重无法实现多炉连浇,严重影响连铸机作业率和整体钢铁料消耗。提高单中间包连浇炉数有利于减少中间包的使用数量、提高连铸机的作业率、降低钢铁料消耗、降低连铸机辅材及能源介质消耗。通过合理提高入炉冷态返回废钢比例(3.5t/炉),选择合适合金硅含量(3.5%)来缩短410S不锈钢AOD的冶炼周期至71 min,连铸机采用中间包分体水口快换,使连浇炉数由6炉提高到12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锈钢冶炼工艺的变化趋势,总结归纳了300系不锈钢的工艺流程。根据全冷料结构的不同,目前广泛应用的300系不锈钢冶炼工艺路线有3种。结合生产数据分析,对这3种冶炼工艺的流程特点、原料适应性、技术经济指标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计算了不同工艺的成本差异。结果表明,在熔炼环节,中频炉流程具有成本优势;与中频炉相比,电炉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原料的适应性较好,能够熔化渣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脱磷。研究结果可为300系不锈钢冶炼工艺的选择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青  何庆文  梁建国  段崇虎  韩永刚 《钢铁》2006,41(10):39-41
对莱钢50 t电炉特钢流程研究与应用铁水热装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经过实践获得了最佳的热装铁水比.对于以齿轮钢为代表的低碳钢,最佳铁水比为30%;对于以轴承钢为代表的高碳钢,最佳铁水比为40%.经过对该项技术的系统优化,使得电炉与连铸机的生产节奏匹配,提高了莱特50 t电炉流程的生产效率,缩短冶炼周期5~10 min,降低冶炼电耗80~110 kW·h/t,降低过程温降、中间包钢水过热度15~25℃,并且有效地稀释了钢中残余元素,提高连铸机连浇炉数至162炉,实现了电炉与连铸的小时产量匹配与均衡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