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正福 《水电能源科学》2015,33(12):194-196
交直流互联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故障将影响交流侧选相元件选相。对此,利用仿真分析法研究了换相失败对基于补偿电压突变量选相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换相失败引起的复杂电流暂态过程可能导致基于补偿电压突变量的误选相,并给出了不同故障状态下的误选相解决措施,可减小换相失败对选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换相失败是直流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连续换相失败或者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将会严重危害交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换相失败的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机电暂态程序具有模型简单、仿真规模大、计算时间短等特点,而且仿真精度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计算要求,常常用于分析大型交直流混合电网的换相失败原因。在阐述换向失败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机电暂态程序的直流模型和换相失败判据,并且通过一算例计算,比较了国内常用的机电暂态程序BPA和PSS/E的仿真结果,着重分析了两个程序用于换相失败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以区域电网交流故障引发的一起直流系统逆变站极Ⅰ、极Ⅱ换相失败事故为例,从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的扰动分析人手,利用实时曲线图进行溯源,通过仿真计算验证和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事故特征及暴露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用以提升分析和处理换相失败等故障的能力,提高跨区电网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压直流输电后续换相失败影响因素复杂、随机性较强难以预判。用极限学习机进行换相失败预判,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后续换相失败预判方法。采集首次换相失败后逆变侧换流母线电压、直流电流、触发延迟角数据,通过计算得到直流电流的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等11个故障特征作为极限学习机分类器的特征样本,比较测试隐含层激活函数和隐含层节点数对模型准确率的影响,构建了后续换相失败的预判模型。利用PSCAD/EMTDC建立高压直流输电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模型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STATCOM的输出特性极易受到不同工况影响而未达到理想的出力状态。在换流站、受端系统和STATCOM的无功交互作用下,STATCOM存在超调及输出能力不足问题,后者增大了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概率。提出一种新型附加关断角偏差量作为STATCOM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不同工况下STATCOM输出特性;其次,基于受端电气量的暂态变化过程对无功控制环节进行改进。最后,以南方某背靠背受端电网为工程背景,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660kV银东直流输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实际工程参数,利用PSCAD/EMTDC仿真工具,搭建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采用仿真软件PSASP对逆变侧山东电网进行等值建模。在介绍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及交流输电系统单相接地的基础上,对青岛换流站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银东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仿真分析。结合数学推导和仿真结果,分析了换向失败的机理和各种原因,提出了提前发触发脉冲和增大超前触发角来减少换相失败的措施,为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交流系统故障造成的交流电压降低、直流电流升高和电压过零点偏移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无法解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后续换相失败现象。对此,从逆变侧故障恢复过程中控制模式切换的角度入手,考虑了控制模式变化情况对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变关断角控制策略,用逆变侧定电流控制和定关断角控制输出的差值去修正定关断角控制的整定值,让逆变侧定关断角控制跟踪定电流控制,实现了控制模式提前平稳切换。在PSCAD/EMTDC中运用CIGRE标准测试模型实现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熊一权 《节能》2004,(9):13-18
本文阐述了谐波畸变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及对电力系统的危害。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种治理方法及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9.
励磁涌流引起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的可靠鉴别是实现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制约着变压器差动保护正确动作率。介绍了一起励磁涌流引起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行为。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配置、故障录波数据和保护动作行为进行了分析,结合二次谐波制动原理和间断角制动原理对故障录波数据中变压器励磁涌流的谐波数据和波形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对励磁涌流相关整定值进行改进的防范对策。分析方法及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向颖黎  潘文霞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11):201-203,224
针对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和功率点多变导致谐波含有率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问题,分析了+K168换流站特征谐波电流含有率,介绍了直流输电工程中常见的运行方式,利用PSCAD软件建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仿真分析了触发角和功率变化对换流站网侧电流谐波含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换流器整流侧触发角增大时,交流网侧谐波含有率会逐渐上升;输送功率越大时,谐波含有率总体越小;输送功率越小时,谐波含有率总体越大。  相似文献   

11.
电网谐波对电动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文 《节能技术》2005,23(1):47-49
电网谐波的存在,使电动机转矩产生脉动;使电动机的起动和运行性能变坏;使电动机的损耗增加,效率降低;使电动机的温升增加,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还会产生振动、噪声甚至啸叫。  相似文献   

12.
电容补偿与谐波对电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用户配电系统采用电容补偿装置以提高功率因数优点以及用户母线谐波电流的产生、谐波对电容器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使用电容器补偿装置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高电力电子化与电力线路通信的快速发展,超高次谐波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本文开展了超高次谐波对不同类型设备以及配电网的运行影响研究,主要是对计量装置、继电保护装置、通信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超高次谐波对配电网影响的趋势预测,能够为超高次谐波的限值设定与防治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Multi-infeed HVDC中两种结构的H-HVDC系统对LCC-HVDC系统的影响,引入换相失败免疫因子(CFII)指标定量评估了两种结构的H-HVDC系统对LCC-HVDC系统抵御换相失败能力的影响,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了两种混合多馈入子系统,研究了两种混合系统在单相、三相接地故障状态下H-HVDC系统对LCC-HVDC系统暂态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SC-LCC HVDC系统提高了LCC-HVDC系统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VSC-LCC HVDC系统有效地降低了LCC-HVDC系统的暂态过电压,对故障恢复时间也有一定的改善,提高了LCC-HVDC系统的暂态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15.
16.
传统采用退火—逐步优化算法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器,进行多形态高载荷负荷协调时,未综合考虑谐波影响下电容器的负荷状态,无法对总谐波畸变进行有效控制,降损效果差;因此提出新的谐波影响下电力电容器的协调无功降损方法,通过谐振影响下的电力电容器优化配置数学模型,综合考虑谐波影响下电力电容器电能消耗总金额和配置电容器所需的费用,获取谐波影响下电容器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通过微粒群优化算法,确保各节点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控制在规定限值以内,对电容器进行优化配置,实现电容器的无功降损控制。实验结果说明,采用所提方法优化配置后的电容器可有效抑制谐振发生,可降低约37%的电网损耗,具有节能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直流偏磁会引起变压器励磁电流畸变,导致变压器振动加剧,影响变压器的稳定运行。为了研究偏磁电流对变压器的励磁及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变压器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直流偏磁对变压器励磁电流和振动的影响,并通过搭建的试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无偏磁时励磁电流中不含偶次谐波,偏磁时出现了偶次谐波分量且铁芯磁密正负半周失去了对称分布特性,振动亦随之加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对谐波电压测量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首先针对三单相PT组一次侧中性点的不同接地方式,从理论上分析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的差异与单个PT励磁特性的非线性对谐波电压测量影响的机理。设计相应的物理试验方案,对一次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与经消谐器接地两种情况下分别进行试验。结果验证了在中性点经消谐器接地方式下PT的谐波测量误差比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大,此时PT测量的谐波电压不能够真实反映一次侧的谐波电压状况。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相关电力电子设备的结构特性、谐波产生原因与叠加机理,探讨了电力电子设备在配电网中谐波注入并引起配电网用户电压骤升的原因,构建了谐波对配电网电压影响的仿真模型;在配电网现场测量了多台电力电子设备的实际谐波含量,并以这些测量数据和实际农村低压配电网、IEEE 33节点中压配电网算例为基础,通过多个运行场景进行仿真对比...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的新型振荡问题。针对稳定性问题的分析需求,首先,建立了系统的时域稳态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的谐波状态空间法(HSS)法建立了考虑谐波耦合特性的系统直流侧频域阻抗模型,详细分析了MMC电气参数、内部环流抑制、内环电流控制、外环不同控制方式、长链路延时等因素对直流侧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合理的设计系统参数,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通过与电磁暂态模型扫频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出的阻抗模型以及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