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藏高原土壤冻融对地表辐射特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黄河源区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06年10月1日~2007年4月30日的辐射和5cm土壤温度和湿度资料研究了土壤冻融对地表辐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冻结降低了土壤中的液态水含量,致使冻结阶段地表反照率大于冻结前的值,也大于土壤融化后的值;受总辐射和地表反照率共同作用,整个冻融过程中反射辐射可区分为两个比较明显的阶段;土壤冻结减缓了地表温度降低的速率,相应地减缓了地表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降低的速率;整个冻融过程中净辐射变化与总辐射的变化比较相近,在冻结阶段,地表反照率大于冻结前的值,也大于融化后的值,因此冻结阶段的净辐射值也更小一些。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7~2018年冻融期实测大田土壤蒸发数据和日气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蒸发量进行预测。即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冻融期土壤蒸发的7个主要因子,将其作为GRNN模型的输入变量,土壤蒸发量作为输出变量;再利用10折交叉验证法选取的最佳光滑因子建立GRNN土壤蒸发预测模型。结果表明,GRNN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程度较高,R~2为0.982、均方根误差为0.014mm/d、平均相对误差为5.281%、平均绝对误差为0.010mm/d,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可用于冻融期土壤蒸发预测。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省晋中盆地大田土壤蒸发实测数据和气象站监测资料为例,采用2017~2018年冻融期土壤蒸发实测数据作为因变量、影响冻融期土壤蒸发的9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冻融期土壤蒸发预报模型,并对冻融期三个阶段影响土壤蒸发的因素进行了重要度评价.结果 表明,冻融期土壤蒸发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  相似文献   

4.
以用于渠道衬砌的混凝土为例,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渠道衬砌用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选取粉煤灰、矿渣、粗骨料体积率、水灰比4个因素,以渠道衬砌用混凝土硫酸盐冻融300次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建立回归模型,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及对所建立模型的优化得到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混凝土抗硫酸盐冻融最优参数为粉煤灰掺量110kg/m^3,矿渣掺量70kg/m^3,粗骨料体积率为0.335,水灰比0.4,在该最优条件下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为90%,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所得混凝土配合比具有良好的抗冻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现有研究表明,光伏电场会对地表温度产生影响,但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却尚未评价。该文基于多景Landsat数据,反演了电场建设前、后的地表温度,通过对比光伏电场建设前后地表温度的变化,探究光伏电场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MODIS的地表温度产品,评价研究区地表温度的昼夜和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伏电场不仅改变了其占地范围内地表温度的自然变化规律,而且还影响到了周围100 m的缓冲区。与对照区相比,光伏电场在白天是明显的"冷岛",全年白天地表温度平均降幅为0.65℃;夜晚是明显的"热岛",全年夜晚地表温度平均升幅0.54℃。但夜晚的"热岛"和白天的"冷岛"效应在不同季节差异很大,夏天夜晚"热岛"效应最为明显,冬天白天"冷岛"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昆明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昆明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采用昆明市主城区5个气象站点1986、1995、2000、2007、2014年的逐日降雨及其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通过率定后的SCS模型模拟昆明市主城区地表径流。结果表明,率定后的SCS模型适合昆明市主城区,模拟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5%;1986~2014年水田、草地、灌木林和疏林地面积大幅减少,主要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和有林地,渗透比例由82%减至57%,提高了昆明市主城区雨水产流能力;地表径流量随渗透比例减少呈增加趋势,尤其表现在昆明市主城区东部和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利用10MN多功能三轴仪和TR-TSDRSL冻融仪,对历经不同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进行一定幅值的加载历史后,按照不同加载速率单调加载直至破坏,开展了冻融劣化混凝土单调荷载历史后的单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劣化混凝土预加载历史与峰值应变和残余变形皆呈一次线性关系,同干燥状态下混凝土预加载历史和峰值应变的关系相同;随应变速率和预加载历史的提高,冻融劣化混凝土弹性模量单调增大,预加载历史的增强作用更明显,两类变化均存在明显的阈值;分析了混凝土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理,冻融劣化混凝土加载过程存在一个"压密"过程,应力应变全曲线在峰值应力处存在"应力平台",冻融次数越大,"应力平台"持续应变越长。  相似文献   

8.
预估模式SCREEN3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预测模式,通过选择估算模式中2种不同的地表类型选项,针对同一组污染源数据进行浓度计算,分析了地表类型对预测结果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源强,地表类型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各异,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正确地选择地表类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反照率参数化改进对裸土地表能量和热过程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陆面过程模式BATS中引入考虑太阳天顶角变化的裸土反照率参数化以改善沙漠、戈壁地表的辐射和热状况模拟,并与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方案不同程度地改善了BATS反照率模拟过高和缺乏日变化等偏差,其中Wang等改进的BRDF和B方案分别使BATS在戈壁地表由-67.75 W·m-2的负偏差缩减到-0.59和0.22W·m-2,感热通量的负偏差缩小了一半,地表温度较大的负偏差控制在1K之内。研究结果肯定了太阳天顶角对裸土反照率计算的重要作用,认为上述方案适用于裸土地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在管棚内顶进箱涵工程变得愈加重要,而目前的施工工艺不可避免对土体产生扰动,从而产生沉降,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管棚内顶箱涵顶进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潘葳 《能源与节能》2021,(3):91-92,149
选取代表性输变电项目为对象,分析了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特征.结果表明,站区和塔基区平均水土流失量占比分别达46%和22%以上,是造成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主要项目分区.土壤侵蚀模数最大的分区为站区和塔基区,侵蚀级别为强烈,且显著高于其他分区,其随着站区和塔基区占地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分析可为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吸附态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对水土保持治理典型区域绥德韭园沟流域水保措施实施各阶段的污染物流失量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磷及有机质有较好的拦截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非点源污染并改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初始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模拟精度的影响,以淮河流域内的七邻子流域2010~2015年期间6次洪水事件为例,采用基于方差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利用MISDc-2L小时尺度洪水过程模型分析了初始表层与根区层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模拟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MISDc-2L模型对洪水过程模拟的效果较好,同时初始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模拟的敏感度远高于其他参数;初始表层与根区层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模拟效果特别敏感;初始根区层土壤湿度敏感度明显高于初始表层土壤湿度敏感度(约4倍左右),即初始根区层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4.
张仲彬  徐志明  张兵强 《节能技术》2008,26(1):15-17,22
换热面结垢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结垢诱导期的长短对污垢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即使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不同材料换热面的结垢诱导期仍相差较大.因此本文通过对附着在换热面上的半球形污垢晶核进行受力分析,发现污垢晶核与换热面之间的附着力对其结垢诱导期长短起决定性作用,然后根据颗粒与平板间附着力模型,计算了污垢晶核与具有不同表面能的换热面间附着力,并与相应的结垢诱导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结垢诱导期的长短与换热面的表面能、污垢晶核与换热面间的附着力及表面粗糙度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安徽省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监测数据,采用小波分析、记忆能力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97~2005年不同地下水埋深下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显著,有两干两湿期;年际变化各层基本一致,有3~5年和1.5~2.5年的时间周期规律;土壤湿度变化除受上边界条件影响外,受下边界条件潜水埋深影响也显著,深层土壤湿度与潜水埋深一直保持显著的非线性幂函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水库蓄水初期淹没土壤污染物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水库蓄水初期氮磷污染物的释放规律,以待建的桐梓水库为例,选择库区土壤分别进行振荡和静置水体的土壤污染物浸泡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水体振荡条件能明显加快浸泡土壤污染物的释放速率;水土比越大,氮污染物浸出总量越多;土壤中的污染物在蓄水初期释放较多,因此水库蓄水初期的水质是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猪沼果开发治理模式对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及发展果业、养殖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的影响因素中的高敏感性指标,以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垦区的生态效应评价指标敏感性分析为例,根据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类型及水土保持措施特点,选取该地区包括林草覆盖率在内的7个代表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按照敏感性大小对各指标排序。结果表明,指标敏感性由大到小排序为林草覆盖率、盐碱化百分比、土壤风蚀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百分比、沙化土地百分比、耕地面积百分比、风蚀模数、沙尘暴日。研究成果可为水土保持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淮北平原典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包气带土壤垂向属性特征,进而研究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采用离心机法测定了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典型土壤10个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同时测定相应深度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容重,分析其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垂向分布差异很大,在包气带水分最活跃的0~50cm差异最大。由于土壤垂向的巨大变化,淮北平原包气带水分运动模拟宜分层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