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PKPM BIM施工综合管理平台是BIM技术在施工领域应用的成果。平台基于目前最为流行的BIM技术,结合Project、PKPT等主流的进度计划软件,可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整合工程项目全过程信息,将施工场地及设备、设施的BIM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连接,实现施工场地布置可视化和各种施工设备、设施的动态管理,有助于实现施工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化、集成化、可视化和智能化。同时,平台实现了工程量计算与计价的双向数据衔接,当模型改动时能够实时反映工程造价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实际工程为案例进行建模(土建、机电、场布),同时基于BIM模型进行了碰撞监测、管线优化、虚拟施工、场地布置及进度计划,探析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安全及进度的提升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东丽区詹庄村民还迁安置住宅基坑工程中,结合环境特点采取顺逆结合方式,以局部逆作方式加强支撑作用缓解用地紧张问题。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可模拟的特点及自动算量优势,进行场地布置、土方算量、施工模拟、开挖方案优化等工作,实现了进度、质量和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民生银行泉州分行民生大厦工程为例,探讨施工方在施工阶段如何通过BIM技术进行建模、场地布置优化、碰撞检测、设计深化、可视化施工、进度管理、BIM+VR结合、BIM5D平台管理等应用来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质量安全状况以及资源的统筹利用,从而为项目创造优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际施工管理难点,介绍基于GIS及BIM技术,完成真实地形建模、土方调配、三维场地漫游、施工模拟、进度对比分析等工作。并对从宏观到微观,从GIS到BIM的工作流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GIS+BIM的综合运用,解决了施工场地布置难、土方平衡调配难、进度工期管控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某学校新建项目中,通过利用BIM5D(iTWO软件)技术,将工程BIM三维模型关联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成本,结果显示,项目团队利用同一模型进行工程算量和计价工作,将导入的模型自动算量,不仅提高了编制概算、预算的准确性,而且编制概算、预算的时间缩短了30%,节约了工期。利用BIM5D打通模型、成本和进度信息,帮助优化施工组织,加强对施工进程的管控。  相似文献   

7.
目前建筑行业一大发展趋势是向着信息化发展,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造价,结合BIM5D(3D+进度+成本)的新模式.通过对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BIM场地布置的应用,解决了场地布置合理性、安全性以及施工进度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如今,施工场地普遍较小,弧形结构、圆形结构等不规则的结构工程越来越多,传统依靠CAD二维图对现场的大临、道路、塔吊等布置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且由于受到场地大小及现场结构主体异形等特点,往往造成场地布置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施工的需要。因此文章结合BIM技术,运用Revit建模软件及Navisworks漫游软件对现场的道路、临建、塔吊等构件进行了合理的布置,通过漫游模拟提前将现场布置的问题反应出来并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了现场场地优化布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在Revit中快速建立线性工程模型问题,通过采用Revit的二次开发可视化编程工具Dynamo,编制了标准化的程序模块,实现了在Revit中快速建立线性工程BIM模型。首先,通过提取线路数据,在Dynamo中建立三维空间曲线模型;然后,建立线性工程标准构件族和非标准构件族,在Excel表格中列入构件的具体装配桩号和尺寸等信息;最后,在Dynamo中,获取线路模型各构件所在桩号的坐标系信息,通过移动和旋转实现构件准确定位,并将模型合并和展示在Revit中。采用该线性工程装配方法进行了实际工程建模,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该建模方法可以应用到道路、桥梁、隧道、管廊等各种线性工程建模中;通过编写标准化数据模板和Dynamo程序模块,提高了自动化建模效率;可通过调整基础数据,快速实现批量更改各类参数,能较好地适应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反复调整方案的需求;建立的模型精确度高,可用于进行碰撞检查、施工模拟、施工算量、工程漫游、指导施工等。  相似文献   

10.
BIM全称"建筑信息模型",是1种结合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通过对实际施工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三维模型对工程的具体施工进行事前控制以及动态管理,进而优化设计方案、材料统计、成本控制分析、进度管控等。论文介绍了BIM技术(多款软件的结合)在项目施工阶段中的管控作用,阐述了BIM技术在项目施工前期准备、进度控制、材料管理和质量监督这4个阶段中的应用。BIM技术通过不同的软件将各专业模型搭建融合,制定施工方案,调整现场格局,安排施工计划和工期,提取施工材料,合理安排工厂式预加工件,各专业穿插作业和融合,检查施工节点质量,为项目顺利竣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上海七宝镇53~#地块新建商业项目深基坑工程实际,对狭小场地超大面积深基坑的栈桥布置、自适应支撑系统的应用进行介绍。通过合理规划布置栈桥,解决了在狭小场地超大面积深基坑工程的交通组织难题;特别是自适应支撑补偿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深基坑紧邻地铁站结构施工苛刻的变形要求。  相似文献   

12.
提出并应用了一种基于BIM模型进行工程量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符合工程量计算要求的Revit建模规范,然后通过开发专业软件插件(Revit模型导入GCL算量软件插件),将基于上述建模规范建立的Revit模型导入广联达GCL算量软件,进行工程计量、计价计算。通过该方法,可避免工程量计算过程中的二次建模,使传统的算量建模工作变为模型检查、模型完善(如钢筋模型)等工作。经天津高银117大厦项目应用实践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显著提高招投标阶段中工程量计算的效率和精度,并为后续的钢筋翻样、施工指导及施工过程管理提供准确的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砖瓦》2021,(9)
为解决深基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保证深基坑施工质量与安全,本文结合某项目深基坑工程实际情况,从最初的BIM建模入手,对该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内容包括场地布置、方案模拟、进度管理及创新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使BIM技术在深基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发挥出理想作用和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传统的工程计量计价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复杂环境下高效、精准的需求,从BIM技术建模计量计价的角度出发,定制开发了针对地下空间工程的BIM全流程智能计量计价系统。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建模标准,明确模型的扣减规则和建模颗粒度,为精准计量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通过基于云服务的族库构件模板系统,为BIM建模人员提供便捷、海量、安全加密的族库模型,进一步提升建模效率。最后基于BIM软件平台,二次开发了一键算量、一键计价系统与造价云平台,实现了快速、准确、高效的工程计量计目标。经诸多案例实践比对,BIM量与传统量偏差控制在2%以内,满足精度要求,可为地下空间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及管理需求,研究隧道工程的BIM建模方法和应用,阐述了在高精度方法下建立BIM模型构件库以及隧道BIM模型的具体内容。综合应用BIM及三维数字技术,将工程资料包括设计图纸、规范文件、进度计划、工程量、质量、安全信息等与高精度BIM模型相关联,建立全面系统的施工信息集成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展进度管理、工程量统计、质量安全管理等一系列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实现隧道工程施工的数字化、可视化和集成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建筑具有工程体量较大、空间布置灵活、机电管线密集等特点,施工有一定难度。BIM技术的使用能为图书馆建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个更好的技术支撑。以某城市市区新建图书馆项目为例,通过选取多维建模、场地利用计划、数字装配、成本估算、基于多维模型的控制和计划等方面作为应用点,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说明利用BIM技术能够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有效地提高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对现有阶段的平面布置施工方案进行系统化的内容补充,对施工作业模拟、项目碰撞检查、进度计划参数信息化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优化进度计划管理效率。为解决施工场地过于狭小、货物运送困难、未优化消防通道等问题,提出施工场地动态布置的解决思路,实现施工设施的优化布置。对推进现代化建筑施工平面布置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某地下车站位为例,开展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的管理。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的实时进度信息查看、已完工程量统计以及进度控制与调整的作用,具体的应用成果有以下几点:①基于施工进度计划,完成主体结构模型节段划分与编码,与进度计划相匹配,实现工程模型与进度信息的统一;②基于BIM系统管理平台,完成施工进度信息的采集和已完工程量统计;③开展进度计划的比较,分析进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进度路线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利用BIM技术及系列软件,对某办公大厦装修改造项目进行了三维可视化模型搭建,编制了该项目BIM应用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并基于BIM模型进行了设计问题发现解决,机电管线空间、机电算量、场地布置及安全质量、进度管理等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通过BIM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设计阶段存在的错漏碰缺问题,机电管线三维空间管理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拆改,BIM机电算量对项目成本核算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上述BIM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项目在质量、安全及进度上的管理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有轨电车施工阶段,通过制定统一的BIM建模标准、工作规范,同时采用构件三维数据模型,再通过统一的软件平台进行各专业模型的整合;基于统一的模型平台开展碰撞检查、设计优化、施工协调、进度模拟、三维算量和预制加工等各专业的应用。最后进一步探索了BIM和信息技术在有轨电车项目中对于进度、图档、质量、安全和合约等的四维、五维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