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开发性价比高的防护服隔热层材料,采用水刺工艺制备不同耐高温纤维质量配比的非织造隔热层材料,分析芳砜纶、芳纶1313、芳纶1414不同混纺比隔热层的力学、透气、热稳定、阻燃及热防护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芳砜纶含量的增加,隔热层的阻燃、热稳定性能提高,但力学性能下降;隔热层中芳砜纶/芳纶1313/芳纶1414的质量配比为40/40/20时,性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高性能保温纺织品材料,以芳纶机织物为底网支撑材料,芳纶针刺纤维网为辅网,将废旧聚酯短纤维铺网后与芳纶辅网、底网,经预针刺、主针刺加固,得到废旧聚酯短纤/芳纶针刺纤维毡.分析不同针刺工艺参数对废旧聚酯短纤/芳纶纤维针刺毡质量和厚度的影响,并测试纤维毡的保温性能和力学性能,分析纤维毡的孔隙率和厚度对保温性能的影响.结...  相似文献   

3.
探讨消防员防护服外层面料所用芳纶色纤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和技术要点。分析了消防员防护服外层面料的技术指标,纱线原料选用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对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进行预处理;优化清梳工序;采用预混和混并相结合的并条工艺;粗细纱工序合理配置隔距、压力和纱线捻系数,在现有棉型设备上成功纺制出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有机导电纤维98/2 18.5tex×2纱,纱线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织造的要求。认为:通过合理配置各工序关键参数,选用设备器材专件,严格操作管理和温湿度控制,提高成纱质量,可以满足后续织造以及面料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型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由阻燃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和舒适层组成。介绍了新型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复合面料的构成和性能指标要求,同时提出了新型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工艺设计思路,最后探讨了款式设计和制作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对新型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进行复合面料优化组合可以实现阻燃隔热、防水透气、穿着舒适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一种新型的玻璃纤维增强涤纶纤维,可适用于与芳纶纤维等其他耐高温材料混纺针刺加工成非织造过滤材料。文章通过与PPS纤维对比,测试了该纤维的耐温氧化性能,并制备了相同规格的织物与PPS针刺织物进行耐化学腐蚀性能测试与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增强纤维从200℃开始强度损失较明显,纤维手感发硬,收缩较明显;织物经60%H_2SO_4处理后的断裂强力保持率在91.98%,经40%NaOH处理后的强力保持率在91.86%,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有所下降,耐化学腐蚀性良好。但基于纤维强度非常高,CV值小,纤维品质较均匀,可尝试少量与芳纶纤维、PPS纤维进行混纺增加强力,再通过后期坯布和成品的热收缩率测试评定。  相似文献   

6.
介绍标准4层结构的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及其性能要求,提出3层结构的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关试验和测试。  相似文献   

7.
热防护系数是评价消防服热防护性能的关键指标。通过试验研究洗涤前后芳纶1313针刺毡、芳纶1414针刺毡、芳纶1414缝编复合毡及相关组合织物的热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在面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芳纶1414针刺毡的热防护性能优于芳纶1313针刺毡;同一样品洗涤后试样的热防护系数均大于洗涤前;芳纶1414缝编复合毡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热防护性能优良,是理想的消防服隔热层面料。  相似文献   

8.
在高温火场环境中,热辐射是造成消防员烧伤的主要原因,消防面料的反热辐射性能及隔热性能对保护消防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介绍了消防面料热传递的机理,分析了消防服反热辐射隔热面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强热辐射环境下面料的开发思路。认为防火面料外层可采用耐高温性能好的无机纤维作为基布,采用有高红外反射和吸收性能的材料对面料进行反热辐射处理;可采用纳米多孔隔热复合材料作隔热层。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消防服面料整体的热防护性能,设计织造了2种智能改变厚度的隔热层(A1和A2试样),测试其增厚率,以及光辐射和热辐射状态下的热防护性能,并与常规消防服隔热层用芳纶非织造材料(B试样)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250~260℃的环境下烘5 min后,A1和A2试样的增厚率分别为4.67%和9.41%,B试样则无明显增厚;A1和A2试样在近红外波段的光辐射状态下,热防护性能优于B试样;低热辐射状态下,A1和A2试样的热防护性能优于B试样。  相似文献   

10.
总结一款消防服面料的设计生产要点。介绍了消防服的结构要求,设计了消防服面料的织物组织和规格;根据芳纶1313的性能特点,纺前对其进行预处理;合理设置各工序关键工艺参数,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最终保证了产品的顺利生产。测试结果表明:织物的各项指标均高于GA10—2002《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标准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认为:采用平纹格子组织、合适的经纬密和单位面积质量,能保证织物具有良好的防撕裂性和阻燃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性剂PECH—amine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然后用活性荧光黄FL和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LIQ对棉织物进行一浴无盐染色和抗紫外线整理。探讨了改性剂和氢氧化钠用量、改性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改性后染色和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改性整理织物的K/S值、UPF指数、紫外线透过率、耐洗性能和染色牢度。结果表明:采用1%(omf)的活性荧光黄FL和3%(omf)的LIQ,棉织物改性一浴无盐荧光染色和抗紫外线整理的优化工艺为改性剂PECH—amine 10g/L,氢氧化钠10g/L,改性温度90℃,保温时间60min。改性后棉织物染色和抗紫外一浴无盐整理的UPF指数可达到55左右,经过30次标准水洗之后,其UPF指数仍保持在50以上,耐洗和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羊毛角蛋白的成膜性能,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改性剂,将其与羊毛角蛋白进行共混制备改性羊毛角蛋白膜。借助激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热性能分析仪等对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CMCNa改性的羊毛角蛋白膜,其结构更加致密,热稳定性和疏水性增强,伸长率由未改性前的1.8%增加至6.4%;改性羊毛角蛋白膜在水中的降解性由原来的20.4%增加至78.6%,但其强度由原来的35 MPa降低至16.3 MPa;CMCNa与羊毛角蛋白在共混过程中由于氢键的相互作用,降低了角蛋白的分子内氢键作用力,同时CMCNa的加入使羊毛角蛋白膜的结晶结构由原来的α-螺旋结晶结构转变为α-螺旋和 β-折叠共存的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棉纱中的异性纤维含量,探讨了异纤检测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织布法将棉纱织成针织坯布,目光检测单位质量布样上的异纤个数。对比经漂白处理后的布样,分析两种方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及对检测结果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采用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均可反映棉纱中异性纤维的含量,但漂白处理更有利于普梳棉纱中异性纤维的检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适用于浆纱机的智能调浆系统,该系统由4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检测系统、控制系统、配料系统和调制系统。其中,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浆纱机浆槽的实时液位、浆液含固率以及调浆桶内浆液温度与液位;控制系统采用下位机PLC与上位机工业PC串行控制,主要由检测单元、主控单元、配料单元和调制单元构成,形成检测-控制-执行-检测的闭环控制系统,以实现智能调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配料系统由放料单元和接料单元构成,放料单元采用螺旋给料机构,接料单元采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调制系统主要由调浆桶、电控球阀、输浆泵等构成,保证浆液的温度、粘度、含固率等达到工艺值指标。整个调浆系统以工业PC和PLC为控制中枢,进行闭环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柔性导电纺织材料,采用紫外(UV)光固化技术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印制于棉织物表面。探究了RGO、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光引发剂1173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质量分数及UV光固化时间对棉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整理织物的导电性和导电耐久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对整理织物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GO质量分数增加,织物的导电性增强,但导电耐久性降低,随着PUA、光引发剂1173和TMPTA质量分数增加及固化时间延长,织物的导电性降低但导电耐久性提高;RGO质量分数增加,织物表面沉积的RGO越多,RGO导电层的连续性提高。当RGO、PUA、TMPTA和光引发剂1173的质量比为10:4:69:17,固化时间15 s时印制出来的棉织物的导电性、导电耐久性最佳。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角蛋白、纤维素及其共混溶液的性质,分析了温度、剪切速率、共混比例等对角蛋白/纤维素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角蛋白、纤维素及其共混溶液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均属假塑性流体。角蛋白与纤维素的共混体系中,角蛋白分子阻碍了纤维素分子链段之间的纠缠,使其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结构粘度、粘流活化能及稠度系数均随共混比例的增加而减小.非牛顿指数随共混比例的增加而增大.且粘度指数均小于1。  相似文献   

17.
田全慧  顾萍  朱明 《纺织学报》2019,40(4):140-144
为提高数码喷墨印花技术颜色复制质量,研究了数码喷墨印花机的光谱特性化模型,提出基于光谱反射率的波段分区的数码喷墨印花机特性化模型。该模型针对31 维光谱反射率数据与喷墨印花设备驱动值间的非线性关系,按照反射率波段进行分区,在不同波段分区中使用高次多项式拟合喷墨印花设备输出驱动值与颜色光谱数据的转换,通过转换矩阵实现数码喷墨印花设备的光谱特性化,将该光谱特性化模型应用于蚕丝织物输出实验。结果表明:90%的蚕丝织物喷墨印花色样的测量结果与光谱特性化估算结果的均方根误差都小于 0.001 2,其中最大误差为0.001 9,平均误差值为0.000 8;90%的喷墨印花色样与估算结果的色差小于1.0 NBS,最大色差为 5.709 9 NBS,平均色差为0.570 0 NBS。  相似文献   

18.
周捷  李健  马秋瑞  黄晓杰 《纺织学报》2019,40(5):124-130
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的缺陷,提出结合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改进层次分析方法,应用到特体样板识别中。首先,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各级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系数。然后,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将特体样板聚为臀部、胸部和腹部等3类典型样板。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包括6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3个四级指标的特体样板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随机选取3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以因子分析中提取的5个主成分为聚类指标,以K-means方法进行聚类,采用特体样板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识别被测样本与臀部、胸部、腹部样板的隶属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表征特体样板的变异程度并识别所属的样板类别。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变压缩负荷和压缩时间对一定质量的普通细绒棉和有机细绒棉的纤维集合体进行了压缩,并对压缩前后棉纤维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般的压缩条件下纤维的纵向形貌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压缩时间为200h、压缩负荷为30kg的试验条件下普通细绒棉纵向出现了劈裂现象;随着压缩时间的延长和压缩负荷的加大,棉纤维长度和断裂伸长率呈增长趋势,线密度、短纤维指数和断裂强度呈降低趋势;纤维长度和线密度的变化受压缩时间的影响更大.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受压缩负荷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5个不同产地红枣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稷山板枣总黄酮含量最高(3.08mg GAE/gDW)且DPPH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4.88mg Trolox/gDW,8.16mg Trolox/gDW);河北沧州红枣的OH清除能力最高(19.41mg Trolox/gDW);新疆若羌灰枣的蛋白质(6.27%)、总酚(16.34mgrutin/gDW)与铁离子还原能力(3.62mgrutin/100gDW)等多种指标均为最高。河南新郑大枣、山东金丝小枣各项指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