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常压条件下,采用盐酸浸出法对钒钛铁精矿进行选择性浸出试验,研究了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盐酸浓度对铁和二氧化钛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渣结构、形貌、粒度及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浸出过程破坏了钒钛铁精矿中的磁铁矿物相,浸出渣表面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粉化现象,铁元素进入浸出液;而钛铁矿未被破坏,仍以钛铁矿的形式存在酸浸渣中。最优浸出条件为:液固比为9∶1,浸出时间为60 min,盐酸浓度为18.6%,浸出温度为85℃。最优条件下铁的浸出率为85.41%,二氧化钛的浸出率为7.22%;酸浸渣的产率为27%,Ti O2品位约为34%。 相似文献
2.
3.
5.
6.
7.
8.
丁良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8,(1)
<正> 随着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国内外镓的需要量增长很快。攀枝花资源镓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进展。 攀枝花地区的镓主要赋存在钛磁铁矿中,品位为0.0037%,分布率占64.85%。其次为脉石矿物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锌铁尖晶石(ZnFe2O4)是炼钢灰渣的主要成分。Sárka Langová,等研究了从这种物料中湿法提取锌。ZnFe2O4和炼钢渣的盐酸浸出在常压、加压和微波加热条件下进行。在250℃下,用盐酸可提取90%以上的锌,铁留在浸出渣中。合成的锌铁尖晶石中含有91%的赤铁矿和9%的铁酸锌。 相似文献
14.
15.
低硅烧结由于液相量减少而使烧结矿强度下降,低温还原粉化恶化,产量、质量指标变差。钒钛磁铁矿低硅烧结试验表明,当烧结矿品位由49.10%上升到51.70%,w(SiO2)由5.07%下降到3.84%时,转鼓指数由78.10%下降到66.70%,固体燃耗由58.4 kg/t上升到64.83 kg/t,利用系数先由1.239t/(m2.h)上升到1.363 t/(m2.h)而后又下降到1.317 t/(m2.h)。烧结矿铁酸盐含量减少,硅酸盐含量同时减少,显微结构变得极不均匀,裂纹发展,还原性得到改善,但低温还原粉化率也上升。而烧结矿软化温度、熔化温度均上升,软熔温区和熔滴区间变薄,这有利于高炉冶炼。w(SiO2)降低后采用提高碱度、添加硼化物、使用活性灰、提高料层厚度等强化措施,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基准期。 相似文献
16.
17.
0.8m~3解剖高炉中最初出现渣铁粒的部位是炉腹。铁中主要元素(如硅、钛、钒等)的含量,在风口平面达最大值。炉腹至风口平面是渣中TiCN形成最激烈的区域。渣、铁在风口区被严重氧化,硅、钛的氧化在炉缸继续进行。脱硫反应和碱金属的挥发与普通高炉类似。 相似文献
18.
由于脱硫渣中的FeO、S,P、Al2O3、MgO等含量高,其在烧结过程中氧化放热,对其固-液反应作用明显,对烧结经济指标影响显著.为了对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研究采取脱硫渣代替部分高品位粉矿,掌握炼钢脱硫渣在钒钛磁铁矿中烧结的性能,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降低烧结吨矿成本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白马钒钛磁铁矿选矿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攀钢(集团)公司西昌分公司等6单位组成的选矿试验组对白马钒钛磁铁矿进行磨矿,磁选的工业试验情况,试验结果可为白马钒钛矿选厂建设提供设计依据,对今后白马矿选的生产也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还原温度、不同还原时间、不同配碳比对钒钛磁铁矿含碳团块直接还原过程的影响,并通过XRD分析方法对还原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直接还原团块金属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还原温度超过1 200 ℃后,金属化率增幅逐渐减少,这是由于还原温度高于1 200 ℃后,金属化团块内铁氧化物的还原逐渐趋于平缓,而铁钛化合物的还原较为缓慢;团块金属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和配碳比的升高均呈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反应时间过长使得金属化团块发生了再氧化及煤粉配入量过大导致带入灰分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还原反应的顺利进行,从而导致金属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