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临近基坑的地铁轨道会因为基坑的开挖而产生位移和变形,这将影响到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以长沙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划分不同的施工阶段,用PLAXIS软件模拟分析了在该项目的基坑开挖过程中,邻近地铁区间的土体位移和管片变形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开挖的进行,地层最大竖向位移发生在基坑底部,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基坑顶部,地铁隧道处的地层位移变化较小;地铁管片离基坑越近,变形越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
基于杭州市某房建地下室深基坑工程采用隔离桩保护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工程案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三维模型对不同隔离桩间距下隧道的位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最终引起隧道下沉约3.1mm,隧道向靠近基坑方向水平位移约1.7mm,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的相关规律吻合;隔离桩间距越小,基坑开挖引起邻近既有地铁隧道位移越小。  相似文献   

3.
既有运营地铁隧道因邻近基坑施工发生变形,对地铁隧道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营带来不利影响。根据基坑施工期间邻近运营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对隧道变形从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开始至开挖结束进行了全过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TRD施工对邻近隧道存在挤土作用,隧道呈现"水平收缩,竖向拉伸"变形模式;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引起隧道向基坑方向位移;地下连续墙施工对邻近隧道相当于侧向卸荷作用,隧道呈现"水平拉伸,竖向收缩"变形模式。围护结构与基坑开挖施工间隙产生的道床沉降量占总道床沉降量比例最大,达到了70.24%;隧道水平位移在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增加量最为突出,占总水平位移量43.81%;隧道收敛在基坑开挖阶段增加量最大,占总隧道收敛量的55.26%。建议类似工程根据隧道变形发展规律,制定不同施工阶段变形控制措施,使邻近隧道各项变形处于安全、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4.
丰志广 《福建建筑》2022,(12):80-83
为获得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既有运行轨道结构的变形影响,以福州某紧邻地铁轨道的深基坑开挖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有限元对不同基坑的开挖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最终获得本次基坑开挖方案能满足轨道运行变形要求的结论。此外,地铁车站及轨道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将产生隆起变形,且上行轨道比下行轨道的最大隆起变形多63%;轨道竖向位移变化呈“凸”字型,水平位移则呈“一”字型。研究结果表明,最后一层土方施工时,应加强对基坑及车站结构的监控量测。  相似文献   

5.
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盾构隧道结构对变形更为敏感,开挖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变形影响问题值得重点关注。选取杭州地区17个既有地铁盾构隧道的基坑工程实例,研究开挖施工对隧道结构的变形影响,分析基坑与隧道的水平净距、相对高差、开挖深度等空间参数对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的卸荷作用会引起邻近隧道结构的附加变形,且水平位移通常大于竖向位移;隧道的变形影响随着与基坑的水平净距增大而呈非线性递减;隧道的竖向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线性增大,且不同开挖深度的敏感性不同。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区的地铁隧道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膨胀土是一种分布广泛且工程危害严重的特殊土,邻近地铁的膨胀土深基坑工程施工必然会对已有地铁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目前相应研究均未明确该类工程施工对临近地铁变形的影响。文章以"绿地中心·蜀峰468超高层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例,在施工期间对基坑及周边地铁设施进行动态监测和数值模型分析,研究膨胀土深基坑分层开挖过程对已建地铁设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支护桩桩身水平位移、邻基坑最近侧地铁设施的沉降以及地铁轨道的沉降均小于规范规定的变形控制预警值,排桩+三层内支撑的复杂支护体系效果较好;基坑开挖对与其平行一侧的地铁及其附属设施影响较为明显,影响范围呈现临近开挖面较大,往远处较小的特征,较大位移位于临空面中部及中下部,呈发散放射状。本研究成果旨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监测结果,通过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水平位移,桩项冠梁位移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实测结果对比,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基坑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影响数值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厦深基坑开挖工程,考虑隧道衬砌与土的相互作用,采用ABAQUS数值模拟研究了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盾构区间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沉降与位移值均在规范要求范围之内;地表沉降、隧道衬砌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加深逐渐变大,在内支撑间距离较大时,沉降与位移增加速率较大;考虑衬砌与土的相互作用,隧道的水平位移值明显低于支护桩,基坑开挖对大直径管道影响计算分析中,应考虑管-土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某地铁深基坑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及施工监测进行研究,分析深基坑开挖过程对支撑体系及围护桩的影响。用有限元软件GTS NX对地铁深基坑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监测内容分析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钻孔灌注桩+刚支撑"这一围护形式在地铁深基坑中的应用表明:桩身变形量与基坑开挖的深度紧密关联,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U"形变形特征;桩顶水平位移初始开挖时较小,在第一次开挖结束后增大,第二次开挖结束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减小,且趋于稳定;支撑架设不及时或支撑强度不够,都会引起周围土体向基坑内侧发生位移。  相似文献   

10.
基坑工程的施工经常出现在已建盾构隧道的附近,从而必然使已建隧道产生附加变形。为了研究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建盾构隧道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PLAXIS针对某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土体本构模型采用PLAXIS小应变土体硬化模型。分析表明:基坑开挖将对邻近隧道产生很大的影响,盾构隧道不仅在水平方向会发生较大的位移,而且在竖直方向也会发生一定的沉降且沉降量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邻近既有轨道交通的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以武汉市临近轨道交通2号线的某地下室深基坑项目为依托,探讨了采用"三排桩+被动区留土"支护方法的深基坑开挖对紧邻的既有交通轨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在采用"三排桩+被动区留土"支护方法的深基坑开挖的影响下产生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均低于控制值10mm,结构内力最大变化量也在结构承载力允许范围内,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12.
根据武汉市某深基坑支护工程,利用Midas/GTS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不同的施工工况下基坑周围土体变形规律及对临近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迈达斯在基坑桩撑支护数值分析方面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数据表明:基坑开挖的深度与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存在正相关的函数关系。基坑开挖会对临近地隧道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平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郑州地区粉土地层基坑开挖施对地铁的影响,以邻近地铁深基坑开挖工程为背景,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设计,并用MADIS/GTS有限元软件对深基坑邻近地铁开挖施工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面、管片位移变化规律特征;总结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管片附加应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对于运营地铁隧道邻近基坑施工必将导致地铁结构位移,对地铁隧道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产生影响.以上海地铁一号线邻近深基坑施工为工程背景,阐述了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的工程风险控制措施,结合施工工况,对地铁结构变形及病害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隧道变形控制的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发展,既有地铁车站及隧道结构不可避免地会与邻近新建工程相互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北京某邻近地铁6号线车站及区间隧道的超近距离基坑工程实测资料为基础,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基坑施工进行了全过程动态模拟。通过数值分析和实测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既有交叠地铁车站及隧道对超近距离基坑施工的影响及响应。结果表明:由于既有结构刚度大于土体刚度,会影响基坑开挖产生的土体位移场,使既有结构侧土体隆起明显小于无结构侧、隆起减小速度明显大于无结构侧;既有结构的存在同样会影响围护桩的变形,使既有结构侧的桩侧移量小于无结构侧;随着平面内与基坑距离和平面外与基坑竖向距离的变化,既有结构的位移响应会有所不同;平面内与基坑距离和截面刚度变化,既有道床和轨道也会有不同的响应。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超近距离施工及交叠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隧道对周边环境变化敏感,在邻近地铁隧道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尤其要关注深基坑施工的基坑变形,并应尽量缩短支撑形成时间及基坑暴露时间。以邻近上海轨交4号线区间隧道修复段的L形建筑深基坑施工为例,通过有效的设计优化及施工控制措施,成功地完成了基坑开挖和底板施工,并很好地控制了基坑变形,大大降低了深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某软土深基坑临近城际铁路盾构隧道,基坑施工对城际铁路影响较大,建立了包含了基坑及既有城际铁路结构的三维计算模型,分析了盾构隧道和轨道结构的竖向和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得出盾构隧道的最大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分别为2.102、5.706mm,轨道结构最大沉降和差异沉降分别为1.469、0.337mm,均小于控制允许值,城际铁路隧道结构和轨道结构位移余量足够;最大位移发生在城际右线盾构隧道与基坑中心对齐处,需在现场监测中重点关注加密测点;基坑开挖阶段对城际铁路影响最为明显,是地铁结构安全保护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8.
以南宁地铁2号线车站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既有建筑物沉降、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及桩身水平位移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深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利用FLAC~(3D)对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将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周围土体最大影响点距基坑边缘约为0.7H(H为基坑最大开挖深度);灌注桩的变形规律呈"弓"字形,顶部位移较小,最大位移出现在底板与第3道钢支撑之间。  相似文献   

19.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车站结构变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软土地区某邻近既有地铁线路的深基坑工程,研究了深基坑开挖对其邻近既有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影响。利用MIDAS GTS建立深基坑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基坑开挖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及其周边地层、地铁车站结构、盾构隧道结构的变形分布情况,明确了深基坑施工影响下其邻近既有地铁线路的变形规律,为后续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杭州某深基坑开挖工程邻近地铁隧道,通过分析隧道位移实测数据变化规律,同时建立考虑基坑和隧道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深基坑施工对邻近营运的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和规律,模拟不同工况下隧道的变形程度,为改善施工组织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