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与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同杆架设的ADSS光缆在金具出口处容易发生电腐蚀,国内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在ADSS光缆金具出口处加装防晕环来抑制电腐蚀。由于国内没有防晕环的设计标准或行业规范,因此难以验证防晕环抑制电腐蚀的实际效果。为此,通过三维软件建立杆塔及光缆金具模型,利用DJ软件仿真计算ADSS光缆金具出口处加装防晕环前后的电场强度,并建立模拟ADSS光缆实际运行工况的实验室,通过盐雾试验进一步验证在ADSS光缆金具出口处安装防晕环对电腐蚀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ADSS光缆金具出口处加装防晕环可以改善光缆表面的电场分布,对ADSS光缆电腐蚀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力电缆是城市输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运行状态关系着城市供电的可靠性。近年来,因施工、偷盗、改造引起的电缆外力破坏问题长期威胁电缆运行安全,但由于电缆分布广、运行环境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方法,传统的在线监测系统因其改造成本和维护难度较大,且难以在城市电缆系统中实现主动预警。本文首先基于压电传感器研制了无线分布式的电缆外力扰动智能传感器,并对其数据处理、低功耗电源管理、取能单元以及物联网通讯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典型外力激励下电缆振动试验,获得了电缆振动信号的时域特征和时频域特征,并提取了可用于外力扰动识别的特征参量,为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电缆防外破智能预警系统鉴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由S7-300PLC,SRM6100无线电台和西门子调速器组成的龙口缆机电控系统,该系统在实时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方面满足了龙口缆机的工艺要求。重点阐述了该缆机的工艺要求,硬件配置及电控系统的功能。同时,介绍了该系统调试及投入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该文详细介绍了开关操作回路的构成原理、电气与机械防跳之间的关系、开关电气防跳回路接线。对调试与运行过程中,防跳回路发生的异常进行了分析判断,确定了现场试验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验证。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方案,保证了开关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钻井和修井过程中钻具需要在钻机井架工作区间范围内频繁地上提和下放,安全可靠的防碰系统是钻机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依据悬重和大钩高度设计了可自动控制变频器给定的石油电动钻机智能防碰系统,实现了游车自动限速、减速、停车、抱闸之功能。同时,在游车行程中,系统具有自动校正大钩高度、Anti-Two Block保护和盘刹的测试功能。应用此系统完全改变了司钻作业时仅靠经验和目测来控制游车到天车距离的不足,使大钩能够在设定的区域内安全运行,从而避免了游车大钩上碰天车、下砸钻台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弘  黄力  李凤云 《电气传动》2001,31(2):54-57
文章通过对汽车碰撞试验过程的系统,提出了以模糊PID为控制策略,并在由2套SIEMENS 6RA24直流调速装置构成的汽车碰撞试验牵引控制系统加以实现,实际运行表明可以满足汽车碰撞试验标准对牵引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风力发电机叶片覆冰严重影响着寒冷地区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采用电加热防冰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覆冰事故的发生。该文对风力发电机叶片防冰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风力发电机叶片防冰的数值计算模型:利用k-w SST湍流模型求解叶片周围的空气流场,通过Eulerian方法获得过冷却水滴的运动轨迹及碰撞情况,基于Messinger控制体思想建立叶片表面的质量守恒和热平衡方程。此外,为了验证该数值模型的有效性,该文还在自然覆冰试验站进行风机发电机叶片防冰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风力发电机叶片防冰数值计算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叶片防冰过程,仿真得到的防冰区域表面温度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反之,在给定的覆冰气象参数和叶片目标温度条件下,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所需的防冰功率大小,为风机发电机叶片防冰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OPGW光缆在施工架设和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几起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提出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反事故措施,对于贯彻、落实DL/T 5344-2006《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文健 《电世界》2021,62(11):40-41
1 存在的问题 天车防碰装置是油田钻井作业的安全装置,在钻井和修井作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大庆装备公司配套生产的第一套电动钻机因当时技术尚不成熟,上防碰只能由滚筒过卷阀控制刹车,转盘面的下防碰功能无法实现.2016年2月,该电动钻机首次服务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Sonatrach公司).因该电动钻机的天车防碰装置无法满足该公司对设备的要求,故从国内采购了1台KN-ZF3型天车电子防碰装置.在安装后发现,这套装置与该钻机50DB控制系统在配合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陆地电缆为研究对象,利用Φ-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建立陆缆防开挖数据模型,并应用于实际现场试验,验证了建模的正确性以及定位的准确性。在Φ-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上建立陆缆防破坏综合系统。本文研究内容可以为陆地电缆防开挖提供技术支持,减少陆缆被人为破坏的可能性,保护用电线路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刻画大坝浇筑立体交叉作业空间竞争程度,分解混凝土运输、平仓、振捣等工序,分析空间竞争致灾过程,从微观粒度上识别存在空间竞争的交叉作业工序;依据危害能量流动路径与承灾体工序施工特征,同时结合人、机械、设备等承灾体的几何属性,分别界定危险源工序影响空间与承灾体工序工作空间;计算危害能量覆盖空间重叠区域的概率与承灾体出现在空间重叠区域的概率,采用联合概率表征大坝浇筑立体交叉作业空间竞争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缆机垂直运输时立体交叉作业空间竞争程度达到峰值;缆机与浇筑仓面垂直距离越小,危险源工序影响空间面积越小,浇筑仓面上立体交叉作业空间竞争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12.
大风易导致混凝土垂直运输机械振荡,增大缆机运输作业对仓面作业的影响范围,提高大坝浇筑空间冲突频率,造成安全事故。为刻画风力作用下的大坝浇筑空间冲突频率,本文分析风力对吊罐运行影响,构建吊罐事故工况下坠落运动方程,界定吊罐坠落的影响空间;根据浇筑仓面尺寸,剖析仓面机械物理工作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交叉作业时间重叠的循环网络仿真方法,确定吊罐影响空间和仓面机械工作空间的重叠时间;结合不同风速出现的频率,采用联合概率表征风力作用下的大坝浇筑空间冲突频率。实证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有效预测和量化风力作用下的大坝浇筑空间冲突频率;相较于未考虑风力的情景,风力作用下的大坝浇筑空间冲突频率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3.
海量实时监测数据为缆机实际运行效率分析和工程现场调度优化提供了直接和可靠的研究基础。如何从庞杂的海量数据中准确快速地识别缆机的工作状态和吊运任务,从而提取吊运工作循环,是分析缆机吊运混凝土工作效率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缆机吊重时序特征的吊运混凝土模式识别方法,以吊重的时序变化特征和状态区间平均吊重值定义缆机起吊、重载运行等工作状态,以工作状态的时序变化特征定义吊运混凝土模式;提取吊重参数的统计规律,定义模式识别标准模板,提出了“状态相似判别加状态罚函数”的吊运混凝土模式识别模型。针对两种特殊情况,即受大风或加速度影响造成缆索摆动时的吊重监测数据“假波动”,和缆机提升或卸料过程中意外停顿造成吊重的“假稳定”,本文构建了一种“孤点判别+多次迭代”的方法,修正状态识别结果。模型应用及工程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缆机工作模式、判别缆机吊运混凝土各工作状态的起止点、状态值和平均吊重,为缆机实际运行效率分析和调度优化等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孙勇  赵爱林  李永江 《电线电缆》2011,(1):16-17,20
港口机械吊装频繁,配套的电缆经常需要做高速移动,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弯曲,而传统的软电缆通常使用半年左右即发生各种破损故障,影响使用.根据港口机械用拖曳软电缆的使用条件及其相关的国内外资料,对其主要技术要求、产品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进行了分析,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港口机械用拖曳软电缆,经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产品符合...  相似文献   

15.
鲁勤武  白明鑫  赵淑昱 《电力建设》2012,33(12):107-110
借鉴国外核电站反应堆厂房实施筏基钢筋笼模块化施工的成功经验,对CPR1000型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筏基钢筋笼模块化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4种筏基钢筋笼模块化设计方案的比对和综合评估,提出推荐方案。研究开发了适用于筏基钢筋笼模块化施工的特殊吊具。针对某拟采用筏基钢筋笼模块化施工的示范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筏基钢筋笼模块化施工方案的研究,包括起吊模块吊车选型及其站位、模块化施工对施工场地的要求等。该研究成果为国内核电工程全面推行筏基钢筋笼模块化施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缆破坏事故频频发生,外力破坏的隐患一直威胁着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严重危及电网和人民财产的安全。分析导致电缆外力破坏的原因,介绍国网日照供电公司电力电缆管理体制,提出防外力破坏的措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杨凯  钱勇  段玉兵  延野  舒博 《电气自动化》2017,(5):78-80, 108
局部放电是造成XLPE电缆绝缘劣化的主要原因。检测局部放电信号能判断电缆绝缘状态,减少电力绝缘击穿事故发生。研制了一套新型便携式电缆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系统,阐述了工作原理与硬件设计。系统基于高频电流法、特高频法和超声法,对电缆的绝缘状态进行评估,通过结合三种检测方法的数据分析,大幅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毛骏 《广东电力》2009,22(3):57-60
在电缆线路中,由于没有掌握准确的地下电缆定位数据,致使市政建筑施工中容易发生损坏电缆的事故。为此,提出采用示踪频率电磁法对地下电缆进行定位探测,并利用信息技术对电缆数据进行计算机可视化管理。从磁性分布的角度分析了示踪频率电磁法的探测原理,通过分析电性分布说明了此方法有较高的探测精度,并介绍了具体的探测操作方法和实现电缆数据信息化管理的流程。该方法在深圳供电局110kV民超线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冷建伟  李涛 《电气传动》2011,41(7):48-50
为了解决罩式退火炉生产工艺中桥式起重机定位系统所存在的定位精度差、定位效率低、运行不平稳的问题,在保留原桥式起重机结构和控制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采用激光测距器和条码定位仪作为测距测速传感器,结合工控机与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精确的绝对认址及闭环控制的新型的桥式起重机定位系统.实际运行表明,本定位系统使桥式起重机达到平稳加、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型吊车在高压输电线路下施工易发生碰线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双目测距的方法来对风险进行管控。所提方法首先使用YOLOv4算法对输电线进行检测,然后考虑到双目相机处于不同拍摄角度会导致图像存在亮度差异的情况,提出了基于AD-Census代价的SGBM(Semi-Global Block Matching)双目测距算法对输电线进行测距。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输电线时平均置信度能够达到81.67%,在5~8米以内测量误差能够控制在0.4米以内,平均检测测距用时50ms。相比原始双目测距算法,改进算法的测量精度有一定提升。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吊臂与输电线间的距离,对防止吊车碰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