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识教育思想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与专业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出矛盾冲突与互动发展的特征,二者一直是西方大学研究的主题。本文通过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内涵的界定、发展历程的分析,探讨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在我国特有国情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意义,并提出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霞 《中国电力教育》2007,(Z1):427-428
通过阐述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指出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的落后状况,进而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高等教育应该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途径来促进专业教学的观点,进一步指出加强通识教育的具体思路和设想,旨在提高我国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结合通识教育课设置的目的、目标和任务,对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进行讨论分析.在高校中设置环境类通识教育课非常必要,对培养高等院校学生的环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环境类通识教育课设置与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类课程的有机覆盖、合理布置,并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提升新时期环境类通识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大量的复合型环境专业技术人才,改善和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和现状的前提下,提出将生命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中,以进一步明晰通识教育理念并以生命教育的整体思维理念统摄通识课程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弥补我国通识教育理论研究的不足,而且可以使通识教育的实践(课程设置)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从而寻求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整合统一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指出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的落后状况,进而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高等教育应该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途径来促进专业教学的观点,进一步指出加强通识教育的具体思路和设想,旨在提高我国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结合通识教育课设置的目的、目标和任务,对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进行讨论分析。在高校中设置环境类通识教育课非常必要,对培养高等院校学生的环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环境类通识教育课设置与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类课程的有机覆盖、合理布置,并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提升新时期环境类通识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大量的复合型环境专业技术人才,改善和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身上的民族文化失根现象、缺乏社会责任感、过分的功利性等特点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目前我国教育界大都赞同在大学本科实施通识教育,使用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两个概念.本文从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出发,结合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难点,着重探讨了如何开展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模式逐步由专业技术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对于非理工科类学生而言,开设文科大学物理课程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虽然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被教育学界普遍认同,但在具体实施层面上却又乏善可陈,罕有成功的案例。究其原因主要是通识教育源于美国,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成功实施,就必须解决其本土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理论认识和实践方法问题。本文首先阐明通识教育的时代内涵,回顾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而探讨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最后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环境,在实施层面上提出确立正确通识教育理念、加强通识教育相应制度和机构建设、积极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已越来越被中外高校所接纳和运用.从分析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出发,阐述了通识教育的内涵,从通识教育的理念,内容、教学方式三个层面论述了通识教育是特别适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认识,同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克服传统教育的六个弊端,从而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创新教育的客观必然性,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创新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使创新教育的思想得到更快更好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12.
德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育人手段,天然地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德育必须适应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向素质德育转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基础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素质的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既有强烈的现实性需求,又有广泛的世界性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开展,探讨怎样通过艺术教育来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了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维护教育公平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紧密相连。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两次高等教育改革深受西方高等教育影响。其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转向学习美式高等教育的改革,为现代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特色是如何形成的,对我们非英语国家改革高等教育有何启迪?本文将作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时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构建 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我国在 1995年开始制定了有关进行素质教育的计划,有组织地在高校中开展了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近几年来,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对促进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开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是师范院校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我们就师范院校学生中间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并…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职教育现状,提出人文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高职语文在内容和教学上有着独特的人文教育的优势.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高职语文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将"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和"数学教育"结合起来,是教师教学的难点.本文探讨的是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建模教育,有利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是普通高校的两翼,只要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二者则会相得益彰.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较之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在师资、设备、学科、图书、办学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人教育的发展也为普通高校增添了活力:一是成人教育的开放性有利于加强学院与社会的联系,使学校多功能地服务于社会,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二是通过各类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为学校老专业的改造、新专业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等提供了依据,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Western Electric Corporate Education Center is a tangible manifestation of the company's long-term commitment to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its technical-professional, supervisory, and upper management employees.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have evolved over a period of years now provide post-graduate schooling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mployees, to maintain and expand the expertise of experienced employees, and to help supervisory employees cope with enlarged areas of responsibility. The three principal areas of study involved are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with roughly equal emphasis in each of the three areas. Teaching load is shared about equally between experienced company employees, and local-area college faculty and specialized consultants. Some 5800 employees annually attend courses in modern, campuslike facilities which accommodate up to 300 resident students at a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