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低度浓香型白酒浑浊沉淀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白酒浑浊沉淀有白色片状沉淀、白色絮状沉淀、棕黄色沉淀和油状物。白色沉淀主要由香精香料添加剂、金属容器及管道、水质、过滤设备和新酒瓶等因素引起;白色絮状沉淀主要由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即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杂醇油的溶解条件变化而引起;棕黄色沉淀主要是由铁离子形成的棕色沉淀物质;油状物主要由白酒中的呈香物质产生。针对各浑浊沉淀物质的特点和形成机理,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可有效去除浑浊沉淀物,提高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赵光维  何长庚 《酿酒》1994,(5):24-27
白酒冬季产生絮状沉淀的分析研究赵光维,何长庚,邓启宝(陕西西凤酒厂)一引言白酒在冬季因受气温下降和酒中的油脂成分清解度下降的影响,而产生白色絮状悬浮物,它们在瓶中悬浮后,又会慢慢下沉,在瓶子底部形成白色沉淀;随着受冷时间的延长沉淀物增大;振摇或在气温...  相似文献   

3.
绿茶提取液沉淀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绿茶为试验材料,从茶汤体系的物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两方面探讨了茶汤沉淀形成的机理。通过对沉淀形成过程中沉淀颗粒形态变化、电解质和氢键裂解剂的作用、红外光谱变化等内容的研究,来判断茶汤形成沉淀前后的性质改变,初步判定经低温贮存后的茶汤体系介于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茶汤颗粒间的氢键、静电作用是影响茶汤沉淀形成的因素,共价键不是沉淀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计算茶汤中各主要成分进入上清相和沉淀相的分配系数,来判断该成分进入上清相和沉淀相的趋势,结果表明:茶多酚是构成茶汤沉淀物的主体物质,其次是果胶、咖啡碱,而在沉淀相中分配系数较大的成分依次是叶绿素、没食子酸、果胶、蛋白质、花青素、咖啡碱、可可碱。  相似文献   

4.
钟方达  向祖祥 《酿酒》2002,29(4):35-36
白酒中常见的沉淀有:(1)白色针状沉淀物,往往由加浆水、基酒中的钙离子、镁离子与酒液中有机或无机阴离子反应生成有机盐或无机盐沉淀;(2)白色絮状沉淀物,主要由高级脂肪酸酯引起,其次,玻璃瓶内的可溶性硅酸盐、处理沉淀时植酸添加量低于其螯合点也会引起沉淀;(3)白色块状、灰状沉淀,主要由酒瓶内塞质量较差引起;(4)黑色、灰色块状沉淀,主要由铁离子引起;(5)油状漂浮物,主要由酯类物质产生。预防措施:(1)加浆水进行软化处理;(2)用植酸降固时,必须先做小试,确定最佳用量;(3)使用优质活性炭和恰当的除浊工艺;(4)使用优质包装物和香料;(5)保证贮酒容器和管线质量;(6)成品酒包装前进行过滤处理;(7)保证酒瓶质量。  相似文献   

5.
低度优质白酒研究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低度白酒生产过程中,白酒加水降度时,会产生白色絮状沉淀,沉淀物主要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这3种成分是区别于其他蒸馏酒的特征之一,可能主要来自于粮食原料中所含的脂肪酸,经发酵由酵母合成乙酯.低度白酒的絮状沉淀可采用冷冻过滤法、吸附法及再蒸馏法除去.  相似文献   

6.
1洗瓶机水垢的形成 洗瓶机用水要加热,还要和洗涤剂及啤酒瓶表面赃物产生反应,易形成碳酸钙等盐类的沉淀物,由于碳酸钙溶水困难,碳酸氢钙在温度升高时也易沉淀,洗瓶过程中,水被反复加热长期使用,难免有难溶的钙盐析出和沉积,从而给设备带来危害,最终影响洗瓶效果。如烧碱(NaOH)与沉淀物和铝箔标(AL)的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成品酒中白色针状沉淀物的测定、试验和去除沉淀前后酒样分析,确定白色沉淀物为硫酸钙,产生原因主要因为加浆未软化处理和储藏温度较低。依据白酒国家标准要求,该种沉淀造成酒样感官和固形物超标,对其他理化指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浸提时间对绿茶茶汤沉淀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浸提时间(5~60min)对绿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及可逆与不可逆沉淀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绿茶茶汤固形物浓度、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可逆沉淀量及不可逆沉淀量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浸提5~40min,茶汤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茶汤沉淀都显著增加;浸提时间超过40min后,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浸出达到动态平衡,茶汤固形物浓度和茶汤沉淀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选择绿茶茶汤浸提时间40min,可以获得有效成分的最大浸出量。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浸提茶叶质量浓度对绿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含量及可逆与不可逆沉淀形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浸提茶叶质量浓度的升高,绿茶茶汤固形物浓度,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可逆沉淀量及不可逆沉淀量都显著增加;随着浸提茶叶质量浓度的升高,茶叶中可溶性物质浸出率下降,但是随着茶汤中固形物含量上升,相同单位浓度下产生的沉淀量增加。较低的茶叶质量浓度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得率和较少的沉淀。0.1 g/m L茶叶质量浓度可能是个临界点,更高的茶叶质量浓度不利于茶叶有效物质浸出,且容易产生沉淀。  相似文献   

10.
白酒产生混浊沉淀是一普遍问题,常见的有絮状沉淀,主要由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引起,可于低温贮存过滤;白色片状沉淀,由贮酒容器引起,铝罐贮酒,会产生氧化铝溶入沉淀,最好不用铝罐贮酒;酒海贮酒会溶入涂料,造成沉淀,酒海贮酒不宜过久;由劣质添加剂引起,最好使用CP级或AR级添加剂;水质引起,对水处理应严加管理;包装材料引起,新瓶应用酸性水洗,且须控干水后再灌酒。(晓)  相似文献   

11.
以绿茶、黄茶、白茶为原料,采用过滤法测定茶汤化学成分变化,探讨茶汤沉淀组成成分,结果显示:(1)随着静置时间延长,沉淀物逐渐增加,其比例不断发生变化;(2)从比例上看不同茶类其比例不一样,绿茶沉淀构成比例从多到少依次是茶多酚、可溶性糖、氨基酸、咖啡碱;白茶与黄茶茶汤沉淀构成比例从多到少依次是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为茶汤沉淀形成机制和茶饮料的开发提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冲泡条件对茯砖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冲泡条件对茯砖茶茶汤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茯砖茶为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饮用方法对茯砖茶感官品质以及茶汤中冠突散囊菌、水浸出率、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影响茶汤感官品质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是:茶水比>温度>时间;影响茶汤中冠突散囊菌含量的各因素主次顺序是:温度>茶水比>时间,影响茶汤中水浸出物的各因素主次顺序是:温度≈茶水比>时间,影响茶汤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的主要因素是茶水比。 在冲泡温度为85 ℃,冲泡时长为15 min,茶水比为1:30时,茶汤中茶多酚、氨基酸及水浸出物的总量均较高,茶汤的汤色、香气、滋味最理想,是茯砖茶的最佳冲泡条件。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最佳冲泡条件能够充分展示茯砖茶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3.
果酒(包括葡萄酒)及各种配制酒在存放二个月左右后,容器底部就会产生红色絮状沉淀物(气温升高时,更易产生)。这种沉淀现象,在国内还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现将我们关于果酒、配制酒在短期内不产生沉淀的研究结果简要介绍如下(工艺略):1.果酒的沉淀现象果酒在加澄清剂进行处理时,澄清剂中的果胶分解酶使果汁中的果胶发生酯化作用而生成果胶酸,果胶酸遇到钙离子便会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这是果酒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食品级Tween 80微乳对红茶茶汤沉淀的控制作用,采用加水滴定法制备了以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柠檬烯为油相,1,2-丙二醇、聚乙二醇400、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的微乳体系,根据拟三元相图微乳有效区域面积、微乳增溶水相能力和微乳温度稳定性等指标确定了空白微乳的处方,并研究了微乳对红茶茶汤特性以及茶汤内沉淀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微乳处方为: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Km值5∶5,油相与表面活性剂质量比(简称油剂比)2∶8和1∶9;微乳液抑制红茶茶汤沉淀的最佳工艺为:油剂比1∶9、含水量60%、添加量3~5mL;微乳液处理后的红茶茶汤澄清透明无沉淀,茶汤中可溶性蛋白质、茶多酚、咖啡碱和儿茶素的保留率分别为98.8%、98.9%、98.1%和97.4%。  相似文献   

15.
烟草Rubisco可以通过控制离子强度与pH形成六角形、十二面体结晶。晶体的形成受Rubisco沉淀过程中的pH值的影响。对Rubisco等电点pH的研究发现,pH5.0、pH5.1、pH5.2、pH5.3、pH5.4对Rubisco结晶的影响有明显的规律性;pH低,Rubisco沉淀速率与沉淀率高,沉淀物不规则,沉淀物复溶率低,结晶速率与结晶率低,对结晶时pH与离子强度选择范围窄,不利于晶体制备;pH高,Rubisco缓慢沉淀并形成晶体,沉淀速率与沉淀率虽低,但沉淀物复溶率高,结晶速率与结晶率高,对结晶时pH与离子强度的选择范围宽,有利于晶体制备。沉淀过程中,pH5.4是Rubisco结晶制备的最佳pH值  相似文献   

16.
低度茅台酒产生沉淀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度茅台酒生产中产生的主要沉淀为:可逆性的白色絮状沉淀、黑色细颗粒沉淀和灰白色絮状沉淀。生产过程加入少量电解质、两种带相反电荷胶体溶液混合及加热等是加速白酒胶体聚沉、破坏白酒稳定性,产生沉淀的原因。生产过程中控制低度茅台酒产生沉淀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主要有合理设置和控制过滤工序的工艺参数、加强水处理工序的控制和水源的管理。(孙悟)  相似文献   

17.
李兰生 《酿酒》1999,(6):47-49
啤酒包装后产生了沉淀物 ,通过水解蛋白质 ,测定水解后氨基酸含量来研究沉淀成因。对沉淀物及与其相关的物料进行了酸性水解 ,并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产生沉淀的其他可能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比较不同浸提温度(40℃~80℃)对人参茶汤沉淀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在(40~50)℃时沉淀量显著增加,是人参茶汤沉淀形成的关键区域;人参茶汤中主要元素为K、Mg、Ca、Na,主要游离氨基酸为Glu、Phe、Lys、Arg;人参茶汤沉淀中主要元素为K、Mg、Ca,主要游离氨基酸为Glu、Phe、Lys、Arg、Pro;各化学成分沉淀率依次为:游离氨基酸总黄酮总皂苷粗蛋白元素;影响人参茶汤沉淀形成的关键因素是K、Mg、Ca元素和Glu、Ser、Arg、Pro游离氨基酸。  相似文献   

19.
黑茶主要由微生物发酵形成,六堡茶是典型的黑茶之一,发酵对茶汤胶体性质与茶乳酪的成分组成是否有影响,尚未明确。本文通过动态光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比较了六堡茶毛茶以及发酵后的成品茶茶汤的胶体颗粒性质。结果表明,六堡茶毛茶和成品茶的茶汤均存在丁达尔现象,即存在胶体体系。两种茶汤在冷却过程的浊度变化率逐渐减少,接近常温时,成品茶茶汤浊度增加率小于毛茶;两种茶汤中均存在球形或椭球形的胶体颗粒,且胶粒粒径与Zeta电位具有温度响应。室温下成品茶茶汤的胶体颗粒平均粒径(2131 nm)显著低于毛茶(3045.8 nm),成品茶Zeta电位绝对值(-24.8 mV)高于毛茶(-19.2 mV)。两种茶汤成分差异导致二者沉淀差异,成品茶固形物相对沉淀率(2.22%)少于毛茶(2.79%),成品茶沉淀主要成分为茶红素、茶褐素和多糖,占沉淀94.11%,毛茶则为多酚、蛋白质和多糖,占沉淀75.76%,两种茶汤沉淀中酯型儿茶素总量均高于非酯型儿茶素总量,其酯型儿茶素、蛋白质、多糖和黄酮较易参与沉淀形成。因此,发酵使成品六堡茶的茶汤的胶体颗粒的稳定性增加,使其形成的茶乳酪与发酵前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为黑茶饮料等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起瓶装矿泉水霉菌性沉淀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起瓶装矿泉水霉菌性沉淀的调查分析马群飞,王明,杨毓环福建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350001)福建省某矿泉水厂,1992年4月以来,屡次因成品瓶装矿泉水发生絮状沉淀物,造成经济损失。发生沉淀的样品经理化和细菌学检验未见异常。厂方采取对生产灌装车间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