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丙醇铝水解法制取高纯超细α—Al2O3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高峰  毕诗文 《轻金属》1999,(3):14-15,38
主要针对民丙醇铝水解法制取高纯超细α-Al2O水解体系对水解产物Al(OH)3的形态,粒度及团聚的影响以及勃母石煅烧过程相转变至α-Al2O3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碳分母液中回收化工用碳酸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旭华 《轻金属》1996,(4):8-12
山东铝厂烧结法生产氧化铝,返回配料的碳分母液携带Al2O3量高达7万吨/年,实际作用仅限于替代铝矿石配制生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追踪技术发展动态,开发出碳分母液生产化工用含CO2的氢氧化铝(国外称碳酸铝)。该品平均含Al2O358.9%、CO22.94%、Na2O3.11%、SiO20.64%,所含CO2遇酸逸出,将Al(OH)3颗粒崩裂细化,使酸溶性为工业氢氧化铝的3-5倍。鉴于SiO2不溶于酸  相似文献   

3.
魏旭华 《轻金属》1996,(5):20-25
我厂烧结法生产氧化铝,返回配料的碳分母液携带Al2O3量高达7万吨/年,实际作用仅限于替代铝矿石配制生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追踪技术发展动态,开发出碳分母液生产化工用含CO2的氢氧化铝(国外称碳酸铝)。该品平均含Al2O358.9%、CO22.94%、Na2O3.11%、SiO20.64%,所含CO2遇酸逸出,将Al(OH)3颗粒崩裂细化,使酸溶性为工业氢氧化铝的3-5倍。鉴于SiO2不溶于酸,故  相似文献   

4.
罗玉长 《轻金属》1994,(5):15-19
Na2O含量是非冶金级Al2O3的重要技术指标。应用D/max-3BX-射线衍射仪,IR-440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赋存于氧化铝水合物中的Na2O在燃烧过程中的行为。β-Na2O.Al2O3随温度升高而分解,最终是α-Al2O3与Na2O.11Al2O3共存。氧化铝水合物中的Na2O含量增加,燃烧产物的a-Al2O3含量减少,比表面积降低。研究结果对生产及应用Al2O3的行业均有益。  相似文献   

5.
生产高级耐火材料,不定型耐火材料浇注料所用的氧化铝微粉和生产精细陶瓷所用的α-Al2O3微粉,都要求其中Na2O含量极少。采用1.洗涤Al(OH)3微粉;2.加化学添加剂烧结;3.热处理破坏其原有晶格再洗涤等三种方法降钠,试验结果证明后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高纯超微粉Al2O3实验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科研、生产和应用诸方面介绍高纯超微粉Al2O3是一种新的功能材料,它的开发应用,具有深远意义,高纯超微粉α-Al2O3研制成功,并在人造地卫星上得到成功地应用。  相似文献   

7.
苛化溶出铝酸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仇振琢 《轻金属》1999,(4):18-21
我公司现行氧化铝生产,用脱硅铝酸钙及提镓铝酸钙合计20万t配料入窑,恶化了氧化铝生产技术经济指标。通过剖析Na2CO3溶液溶出铝酸钙的化学反应:3CaO·Al2O3·6H2O+3Na2CO32NaAl(OH)4+4NaOH+3CaCO3↓提出62#(镓生产代号———编者注)彻底碳分母液作溶出用溶液,以其NaHCO3中和溶出反应产生的NaOH。同传统溶出相比,本方案溶出时间由2小时减至15分钟,溶出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8.
60kA侧插自焙铝电解槽采用了烟气干法净化技术,净化后的氧化铝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氧化铝内含氟为0.83-1.43%,游离碳2%左右。焦油0.9%左右,SiO2和P2O3分别增加2倍,Fe2O3和V2O5均增加了4倍,灼减提高2%左右;中间型氧化铝的粒度破损严重,-320目细粉增加45.6%,比表面积大幅度下降,αAl2O3含量显著增加。载氟氧化铝在电解质中溶解速度降低,结壳特性变差。氧  相似文献   

9.
以高纯铝屑和氯氧化锆为主要原料,用化学共沉淀--凝胶工艺分别制备出平均径约10nm的纯ZnO2、Al2O3-50ZrO2、Al2O3-20ZrO2三内米超微粉,其中ZrO2基本以t相结构存在。在不同温度煅烧后,纯ZrO2粉粒迅速长大而转变为单相,Al2O3-ZrO2复合粉粒长大困难,并使ZrO2仍主要以卤方相存在,Al2O3以非晶态存在。表明ZrO2纳米粉粒以四方相以室温下稳定存在的原因是尺寸2效  相似文献   

10.
固—液反应自生Al2O3/Al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涛兴  吉元 《铸造》1997,(12):11-13
通过氧化物(MeO)与液态铝在1000~1200℃的固-液氧化还原反应,制造出Al2O3和Al两相都是连续的新型自生复合材料。采用石英玻璃粉与液态铝反应,在反应动力学上是有利的,借助于无定形SiO2与液态铝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使石英玻璃粉预制件直接转变成Al2O3/Al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铝电解大型预焙槽采用氧化铝吸附法净化含氟烟气,经多年生产运行,干法净化载氟Al2O3排放量为3.65-6.16kg/t(Al),与国外相比高出1-11倍,排放量主要取决于气固分离的过滤效率,吸附料固气比和Al2O3循环次数,分析了过高损耗的原因,提出应控制在0.7-1.4kg/t(Al),从而充分发挥干法净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李继光  赵志江 《金属学报》1999,35(10):1099-1102
研究了碳酸铝铵的合成,并对碳酸铝铵加热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和α-Al2O3籽晶对θ-Al2O3→α-Al2O3的相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硫酸铝铵溶液以小于20mL/min的速度滴入碳酸氢铵溶液,可以合成颗粒尺寸小于5nm的碳酸铝铵浓沉淀。不含籽晶的碳酸铝铵煅烧时θ-Al2O3→α-Al2O3相变温度为1100℃,获得的α-Al2O3粒径约为70nm;质量分数的5%的α-Al2O3籽晶可将该相  相似文献   

13.
氧化铝生产中“硅渣”的组成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红梅  曾文明  陈念贻 《金属学报》1996,32(12):1248-1251
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氧化铝生产脱Si反应生成物--水合铝硅酸钠渣的组成和结构,证明其为有硅原子缺位的羟基方钠石,SiO2与Al2O3摩尔比小于2.0主要系方钠石晶格骨架上硅原子缺位所致。  相似文献   

14.
罗玉长  叶柳池 《轻金属》1994,(12):11-16
阐述研磨过程中β-Al(OH)3的物相转变及研磨对α-Al2O3某些性质的影响,研磨技术对颗粒的粒度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纯铜Al2O3表面弥散强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渗铝-内氧化技术进行了纯铜Al2O3表面弥散硬化。研究了渗剂铝含量对渗层铝浓度分布的影响和纯铜渗铝内氧化后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渗层表面铝浓度与渗剂中铝含量相当,用内氧化技术可在渗铝的表层生成弥散细小的Al2O3,而且其数量可控。  相似文献   

16.
王双喜  李俊寿 《铸造》1998,(7):27-29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铝热离心法在球墨铸铁管内表面涂覆Al2O3陶瓷层获成功。陶瓷层由Al2O3、FeO·Al2O3、3Al2O3·2SiO2等组成,硬度达HV1326~1558。中间过渡层与球铁基体冶金熔合,与陶瓷层机械结合牢固。复合管综合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精细化工等工业的发展,促使相应制备超细粉体工业的发展,从而一项重要的单元操作分级也随之得到到研究和发展。粉末粒度的控制,是Al2O3和Al(OH)3生产中科研中经常测控的项目之一,其粒度度大小和粒度组成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用途。本实验利用设计研制的干式气流分级机对Al2O3和Al(OH)3细粒进行了分级研究。  相似文献   

18.
60kA侧插自焙铝电解槽采用了烟气干法净化技术,净化后的氧化铝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氧化铝内含氟为0.83~1.43%,游离碳2%左右,焦油0.9%左右,SiO2和P2O5分别增加2倍,Fe2O3和V2O5均增加了4倍,灼减提高2%左右;中间型氧化铝的粒度破损严重,-320目细粉增加45.6%,比表面积大幅度下降,αAl2O3含量显著增加。载氟氧化铝在电解质中溶解速度降低.结壳特性变差。氧化铝的这些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均对铝电解生产工艺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阎鼎欧 《轻金属》1994,(3):12-15
从拜耳法溶液分解出一水软铝石生产氧化铝──氧化铝生产可供选择的途径之一[希腊]DimitriosFilippouIoannisPaspaliaris阎鼎欧摘译郑宏校以往对氢氧化铝和一水氧化铝热分解成氧化铝的研究说明焙烧一水软铝石(y一AIOOH)生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950℃空气中,表面涂Na_2SO_4盐膜的条件下,NiAl,NiAl-20%Fe及渗铝后的高温热腐蚀行为。在热腐蚀过程中,NiAl合金表面能形成Al_2O_3膜,显示出一定的耐蚀性能。但Al_2O_3膜易开裂,Al_2O_3膜的溶解及开裂会引发合金发生快速热腐蚀;20%Fe的加入则使NiAl合金的耐蚀性能显著变差,合金表面不能形成单一的Al_2O_3膜;渗铝处理可以明显提高NiAl-20%Fe合金的耐蚀性能,且渗铝涂层的耐蚀性能优于NiAl合金,这与铝化物涂层中的Al含量较高,Al_2O_3膜的开裂倾向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