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介绍可石墨化焦的微观结构,特别是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之间的关系和特征。讨论热处理对焦炭结构变化地影响,微观结构命名分类方法以及焦炭结构中的层错现象。  相似文献   

2.
焦炭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本文介绍一种球形焦(系独山子炼油厂由石油制备的细粒状球形焦)的微观结构和性质。这种焦炭焦化温度为450~460℃,压力为1.5kgf/cm~2,周期为48h,它由许多小球形颗粒组成,这些球形颗粒的直径大约为0.5~2mm。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种焦炭的结构显示了类似于片层状洋葱结构,在片层上具有许多细镶嵌块。这种结构决定了焦炭的性质是宏观各向同性的。文中还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焦炭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焦类产品的显微结构特性,采用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开发出一种快速定量计算焦类产品微观结构的算法.通过试验证明,焦类产品纤维及片状结构含量与焦类产品关键特性指标热膨胀系数和石墨化度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判断焦类产品优劣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4.
石墨是制备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的主要和关键原材料。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用核级石墨粉包括天然石墨粉和人造石墨粉。微观结构深刻影响粉体的物化性能,物化性能则进一步影响基体石墨粉和球形燃料元件的加工工艺,本文详细介绍了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用核级天然石墨粉和人造石墨粉的特性、微观结构及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扫描电镜(SEM)技术在石墨层间化合物(GICs)研究中的一些探索性应用结果,通过实验与操作,发现用SEM可有效地观察微观插层情况,能获得原子结合的有关信息并可以检验GICs的合成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自30年代起电镜技术最初对于炭黑外表形貌,及后来在热解炭、丝状炭、石油焦和炭黑晶态结构方面的应用。概述了70年代兴起的扫描电镜术研究针状焦和炭纤维织构的主要结果。最后着重介绍了高分辩电镜的新技术一相差晶边成像术-在研究炭黑微观结构和几种典型难石墨化炭结构方面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钱树安 《炭素》1995,(4):1-8
本文综述了自30年代起电镜技术最初对于炭黑外表形貌,及后来在热解炭、丝状炭、石油焦和炭黑晶态结构方面的应用,概述了70年代兴起的扫描电镜术研究针状焦和炭纤维织构的主要结果,最后着重介绍了高分辩电镜的新技术-相差晶边成像术-在研究炭黑微观结构和几种典型难石墨化炭结构方面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以中温沥青为原料,采用空气氧化法对中温沥青进行改质。将改质沥青粉碎、筛分,加工成球形颗粒,再经预氧化,在1000℃下进行炭化处理。光学显微结构分析表明,球形焦的碳结构完全由光学各向同性碳组成,球形焦内部存在较多气孔。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沥青焦中的碳具有比较规则的层状结构。沥青球的粒径大小对所得球形焦的显微强度有较大影响,当球形焦粒径为1m左右时,显微强度达到77.41%。  相似文献   

9.
通过添加石墨化催化剂制备出高石墨化度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对材料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对石墨样品进行恒温氧化失重率测定,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氧化前后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Pr_6O_(11)添加剂可促进石墨氧化;H_3BO_3添加剂可抑制石墨氧化;Ni_2O_3添加量较少时可提高石墨抗氧化性,而当添加量较高时则促进石墨氧化。  相似文献   

10.
焦炭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就细镶嵌状结构焦炭来说,其热膨胀系数随消光轮廓间距增大而降低,而石墨化度则随消光轮廓间距增大而增大,其最重要的原因是焦炭的结构单元的尺寸随消光轮廓间距增大而增大,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证实了这一点。文中对两种焦炭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对热处理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石油渣油中间相沥青(FCC-MP)和萘系中间相沥青(AR-MP)为原料,采用乳液法制备出两种粒径分布窄、球形圆整的中间相沥青微球(MPMB-1和MPMB-2,粒径约25μm),再经预氧化、碳化、石墨化处理后得到中间相石墨微球(MGMB-1和MGMB-2);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了乳液法微球的微观结构,结果显示MPMB-1和MPMB-2的内部稠环芳烃大分子片层排列复杂无规则;经2800℃石墨化处理后,MGMB-1和MGMB-2的石墨片层间距d002大于热缩聚法石墨微球(MGMB-3)的d002。对MGMB-1、MGMB-2和MGMB-3进行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性能测试,发现乳液法石墨微球循环性能和库伦效率优于热缩聚法制备的石墨微球,MGMB-1和MGMB-2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305mAh/g和302mAh/g。  相似文献   

12.
柔性石墨的性能与H2SO4、KMnO4、FeCl3的质量相关,当石墨与浓H2SO4的质量比为1.0:3.0时,制得的柔性石墨的性能最好,从柔性石墨的扫描电镜的微观结构可知,不同工艺条件制备的柔性石墨的微观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利用神木不粘性块煤炼制炭质还原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金明 《煤化工》1996,(3):10-13,9
本文介绍利用神木不粘结性块煤炼制优质铁合金专用焦,通过对块焦的筛分组成分析、工业分析和灰分分析,焦炭的反应性能、比电阻、强度、石墨化程度研究,证明该煤炼制的块焦具有比电阻高,灰分、硫、磷、铝和高温下石墨化程度低的优点。该焦可代替冶金焦冶炼铁合金。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伊始,山西大同新能源产业城氢都驰拓新能源产业基地再次增加两套由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石墨球形化成套设备,以满足增产石墨粉的需求。浙江丰利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余绍火介绍,石墨球形化成套设备是针对锂离子电池用球形石墨负极材料的专用生产设备,能同时完成球形石墨超微粉体的粉碎、整形;将每道工序通过先进的工艺有机结合,采用独特的整形及分级技术,能使产品粒度分布集中,加工后的产品球化程度高、振实密度高、粒度分布窄、质量稳定;成套设备采用全自动控制,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是目前海内外石墨球形化领域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对17种煅后焦的性质和对应的石墨化挤压棒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煅后焦的热膨胀系数是评价焦炭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还发现煅后焦的热膨胀系数与石墨化棒的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之间均存在着相关性。然而,煅后焦的强度和石墨化棒强度之间、煅后焦的密度和孔度与石墨化棒几个性质之间,却都不存在相关性。通过焙烧棒和石墨化棒的性质比较,我们看到,在这两种棒的体积密度、抗弯强度及杨氏模量之间存在着正的相关性。这些事实表明,在焙烧阶段我们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确定石墨化产品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高温热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高温热处理技术方面介绍了碳纤维在石墨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和宏观力学性能的改变。综述了高温、热牵伸、催化、压力、渗碳、外加磁场等条件在碳纤维石墨化过程中的研究与进展,并对高性能石墨纤维的制造技术和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优化石墨化条件、创新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石墨纤维的性能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电煅烧式石墨化炉制备高纯石墨化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及技术的进步,新型炭素材料特别是高纯石墨化焦的需求和使用日益增大,而高纯石墨化焦的来源和工业化生产国内目前尚未落实,且国际市场的产能也非常有限,价格很高。基于此,我们对高纯石墨化焦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进行了长期的开发研究,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高纯石墨化焦主要性能见表1。1高纯石墨化焦试制的方案比选高纯石墨化焦的获得是通过对原料(煅后石油焦或者低挥发分石油焦)进行高温(2300℃以上)处理而成。能够实现如此高处理温度且工业化大产能的炭素设备目前国内只有艾奇逊石墨化炉,经过耐高温改造的电煅烧式石…  相似文献   

18.
石墨类材料的性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填料焦炭的性质。本文介绍国内几种典型石油焦和试验性焦炭的结构和性质,证明焦炭的热膨胀、可石墨化度取决于其消光轮廓的形状和大小,并决定着石墨的特性。文中还讨论了热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使用高温石墨化炉对实验室自制的高强中模碳纤维进行连续石墨化处理,制备得到了强度4.86 GPa、模量541 GPa的高强高模碳纤维,并详细研究了石墨化处理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对碳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探讨掌握了高温石墨化(2 500℃)处理前后碳纤维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张政和  杨卫民  谭晶  李好义 《化工进展》2019,38(3):1434-1442
碳纤维石墨化可以使其结构趋向于理想石墨结构,拉伸模量大幅提升,因此石墨化碳纤维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本文对比分析了碳纤维石墨化设备优缺点,详细介绍了激光超高温加热等新式石墨化方法及促进石墨化进程的相关工艺,进一步从微观结构层面分析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为高模量碳纤维制备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指出目前主流的石墨体间接加热技术由于温度限制阻滞了碳纤维模量的进一步提升,克服高温限制且高效高质量、节能环保的石墨化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应从组成碳纤维的分子层面去分析把握碳纤维的结构演变,进而优化控制石墨化工艺及设计相关石墨化设备,不断改善碳纤维石墨化结构,逐步趋向于力学性能的理论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