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朝鲜族传统民居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实地调研和分析,以及对其蕴涵的民间生态意识的理解,从传统民居的选址、建筑形态、材料选择、采暖方式等方面阐述朝鲜族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内涵.建议在当今社会的高科技、现代化不断加速的进程中和人类迫切要求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下,强调使传统民居的生态建筑经验结合现代的科技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实现人类住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陕西地域建筑风貌出发,在陕西韩城传统民居中吸取精华,力求实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实地考查、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归纳分析等方法,从建筑风貌文化继承的角度,对韩城新旧街区建筑风貌特点、形成过程、设计手法进行一些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民居是一类特殊的建筑类型,其空间格局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民居的空间格局在不断演变.以陕西关中半山半塬地区的韩城市芝阳村的民居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筑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知识,在现场实测和访谈的基础上,研究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下这一地区民居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为建筑师了解此类建筑的特点和介入此类建筑的整治和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论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艺术的审美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艺术则是其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外部造型与内部空间营建,以及对山地自然环境的充分适应与巧妙利用,不仅体现了实用与审美、建筑与场所的完美结合,而且反映了土家人对于生活与美的理解。从鄂西土家民居的审美视角出发,通过对吊角楼建筑形态美学特征的研究和分析,试图揭示土家民居建筑中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品质,吸取其设计精髓,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以湘南地区传统民居为例,基于湘南地区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从土地资源约束的视角结合传统民居尺度的统计分析,研究了湘南传统民居的形制与空间的特征及其响应关系,其目的在于解读传统民居时,不但要看到其物质形态与空间的一面,同时还要对其所依存的土地资源条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对依托土地资源的湘南传统民居营造策略进行总结与归纳.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民居形式特征,从凝聚在民居建筑中的礼制与地方民俗文化入手,说明其对民居形式生成、延续的影响和作用,并进一步论述礼俗复合对传统民居形式的统一性和地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和韩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的分析比较为基础,阐述了两国居住建筑的差异是由社会、地理、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差异造成的.着重截取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徽派建筑与韩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及形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系统分析与比较.透过这两个地域的分析比较来理解现在的居住建筑文化,了解居住建筑的形态发展,以及双方居住建筑结构、空间、形态等多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对其了解与理解后,总结出中国与韩国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的特质.最终通过对各自特质的总结分析,获得两者最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关中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亦是合院建筑的发源地,关中合院建筑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绿色更新有益于“一带一路”沿线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文献研究与关中地区18个传统村落现场调查,归纳了合院形制、单体建筑、营造技艺等典型特征,并提出院落宽度、东西厢房挑檐宽度、东西厢房檐口高度、东西厢房屋脊高度、以及倒座檐口高度等“窄庭”形态节能设计因素及其数值范围;采用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典型关中合院建筑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对合院式民居的形态与围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关中建筑空间形态节能的最佳组合为,院落宽度13 m,东西厢房挑檐宽度0.3 m、东西厢房屋脊高度5 m,倒座檐口高度3 m.因此“窄院”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地气候.此外模拟结果表明,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于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全年建筑能耗40.61%.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陕西关中地区的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院落平面布局、建筑墙体材料、建筑储藏空间和建筑雕刻进行了调查和归纳总结。在关中平原特殊地理气候环境中,当地民居发展出了小开间大进深、夯土与黄土砖墙和储藏空间丰富的小四合院住宅模式。最后以韩城党家村和关中民俗博物馆为例进行实例验证。通过本文对关中地区民居的粗浅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民居的认识,为将来进一步发展本土建筑创作带来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傣族传统民居更新,应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提炼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创造适应现代生活的傣族新民居。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傣族传统民居和已建成的傣族新民居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传统傣族民居更新及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