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找到了一种具有较高致冷系数和较大致冷量的设计方法。在保证上述条件下,本文分析了最佳工作电流和半导体致冷器的工作温度,半导体材料的优值系数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报导了采用电冲击方法,试验比较了镍锡金属化层和普通锑铋合金金属化层用于半导体致冷器制造时产生的性能上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镍锡金属化层提高了致冷器的电性能和耐电、热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3.
NPN型半导体致冷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导体致冷结构,并对其致冷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由于与晶体管结构相同,且工作在放大状态下,因此这种半导体致冷具有控制功率小,灵敏度高等优点,同时其制造工艺还可与集成电路相兼容。  相似文献   

4.
扭转冷作硬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伸冷作硬化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工程应用。由于拉伸过程中存在颈缩现象,不能充分发挥所有材料的应变强化的能力,使其强化效果受限制。本文对中强度的40Cr钢和LY12-CZ铝合金试件所进行的扭转冷作硬化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流斜坡法测试了4种不同金属化样品,其n值分别为:2.29(Al-Si合金膜),1.25(Al-Si-Cu合金膜),1.28(Al-Si/Ti双层金属化),1.23(Al/TiWTi/Al多层金属化).结果表明,n值与材料有关,电迁徙阻力越高n值越小,与BLACK方程相符。同时,考察了不同温度和不同电流上升斜率对n值测量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和测试时间内获得的n值一致性很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流斜波法测试了4种不同金属化样品,其n值分别为2.29(Al-Si合金膜),1.25(Al-Si-Cu合金膜),1.28(Al-Si/Ti双层金属化),1.23(Al/TiWTi/Al多层金属化)结果表明,n值与材料有关,电迁徒阻力越高n值越小,与BLACK方程相符,同时,考察了不同温度和不同电流上升斜率对n值测量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相当宽度的温度范围和测试时间内获得n值一致性很好。  相似文献   

7.
金属化铣保护材料──室温固化可剥漆室温固体可剥漆是我所最新研制的材料,该材料代替了已用20余年的黑色氯丁橡胶可剥漆,推动化铣工艺前进。化铣可剥漆是金属化铣工序中关键材料,目前,我国化铣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可剥漆是以54-1型的氯丁橡胶为基的黑色可剥漆,由...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光膜     
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MPP/SPP型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采用进口超高纯度电工级均聚聚丙烯树脂,经平膜法双向拉伸而成。这种光膜具有厚薄均匀性好,耐压强度高。机械强度高等特点,用其卷制的电容器介质损耗小,绝缘电阻高,主要用于金属化膜电容器和膜、纸复合介质电容器。  相似文献   

9.
刚性有机粒子增韧改性PVC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刚性有机粒子AS增韧性性的PVC/CPE及PVC/EVA-G-VC共混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填加少量的刚性聚合物不仅可使PVC韧性体的冲击强度有较大提高,而且可使材料拉伸弹性模量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复元冲击位伸技术,对双相20Cr钢实施一维冲击拉伸和冲击拉伸加卸载试验,测试该材料在几种应变速率下的一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对曲线的解析,获得了计及应变率效应和热效应且不含温度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论述了长型热电偶(大于750mm)和短型热电偶(小于或等于750mm)在周期检定过程的不同之处。如果两都用常规的接线方法进行检定,结果会发现短型热电偶比长型热电偶的修正值偏大,从而导致短型热电偶合格率降低。为了在计量测试中保证检测质量,提高检定准确度,采用ZRJ-03型智能热工仪表装置对短型和长型热电偶进行了反复测试、对比试验,发现短型热电偶在检测和工业计量测试中必须加接相应的补偿导线,这样才能保证检测和测试数据真实可靠。补偿导线用于短型热电偶的检定和测试工作已经在于原油田很多单位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热污染和能源浪费,提出一种利用回收尾气发电制冷的汽车主动式热电空调,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利用热电技术(热电发电、热电制冷)对汽车高温尾气废热进行回收,用回收热能对汽车内环境进行供冷。通过建立该主动式热电空调的热力学模型,对不同废气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车内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动式热电空调性能受尾气温度、室外温度和车内温度影响较大,且其中尾气温度对制冷量和发电效率影响最大; 增加发电片数目能够有效提高制冷量和系统效率; 当发电片数目n=6时,该模型可达到最大制冷量以及最大系统效率,分别为109.92 W和0.46。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一维稳态热传导理论提出环形热电发电器(ATEG)的数学物理模型,考虑P型和N型热电偶臂的构型尺寸、材料热电性质不对称性以及界面接触阻力对其输出性能的影响. 针对理想的环形热电发电器,基于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原则建立P型和N型热电偶臂构型尺寸与材料性质间的最优定量关系. 考虑界面接触热阻和界面接触电阻效应的影响,给出相对于精确解更方便实用的电流线性简化解,确定环形热电发电器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对应的P型、N型热电偶臂圆周角度比. 发现界面接触对小尺寸器件的热电偶臂圆周角度比影响显著,但随着器件构型尺寸的增大,比值逐渐趋近于理想器件的结果.当器件尺寸参数sr>2时,可以基于理想模型指导环形热电发电器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4.
聚光光伏热电耦合系统(CPV-TE) 通过聚光增大光照强度, 提升热电模块两侧的温差进而提高热电效率, 但聚光同时也带来光伏电池温度过高等问题。提高冷端换热能力是降低光伏温度, 提升热电冷热端温差的有效手段。研究了不同光强下, 冷端冷却温度、冷却水流速以及不同冷却介质对CPV-TE 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冷却水温度 和提高介质流速, 不仅降低光伏电池温度、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而且增大热电模块两侧的温差提高热电效率。采用MWCNT- 水纳米流体作为换热介质, 可以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进而提高系统整体输出。  相似文献   

15.
聚光光伏热电耦合系统(CPV-TE)通过聚光增大光照强度,提升热电模块两侧的温差进而提高热电效率,但聚光同时也带来光伏电池温度过高等问题.提高冷端换热能力是降低光伏温度,提升热电冷热端温差的有效手段.研究了不同光强下,冷端冷却温度、冷却水流速以及不同冷却介质对CPV-TE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冷却水温度和提高介质流速,不...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以往研究中热电单偶一维传热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两级热电单偶,对传统热电单偶和两级热电单偶分别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确定模型的温度,对流换热和电势边界面,设定合理的边界条件,在ANSYS Workbench环境中进行仿真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输入变量对两种热电单偶各自输出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负载值大小影响输出电压和电流,当负载值小于某个临界值时,两级热电单偶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优于传统热电单偶,而最大输出功率始终大于传统热电单偶.  相似文献   

17.
建立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考虑冷却系统的功耗,分析聚焦倍率以及冷却水流量对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的净输出功率与净发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冷却水流量及最优的聚焦倍率,使得系统发电性能最大,最大净输出功率与净发电效率分别为15.86 W和5.61%;对温差发电器热端进行必要的保温,能够提高系统的发电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对电力机车冷却系统散热器中的废热进行回收,并将散热器中所含的低品位能源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通过对电力机车冷却系统余热的回收和转换及温差发电性能的分析,建立了温差发电系统模型;并针对温差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不稳定问题,设计了稳压电路;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为此后的蓄电池组储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选择合适的温差电组件和外部换热器,根据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和牛顿冷却定律,对温差电组件采用串并联连接方式的温差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导出了系统输出功率的热阻解析模型,探讨了温差电组件总数量、并联组件数量、热电模块及其热端和冷端的热阻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电阻与负载电阻、热电模块热阻与其热端和冷端的热阻之间存在匹配关系,能使系统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随着并联组件数量的增加,最大输出功率和回路电流得到了提高,但系统的输出电压却降低了.研究结果为温差发电系统的合理装配及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密闭空间中发热元件对热电制冷器瞬态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工作在含发热元件制冷空间中的热电制冷器计算模型.采用热阻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工况下关键参数对热电制冷器瞬态特性的影响,得到制冷空间温度、制冷系数、制冷量等性能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改变发热元件功率、工作电流、冷却水流速和填充系数,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最低制冷温度和制冷系数变化,得到热电制冷器工作参数的瞬态特性.搭建水冷式热电制冷器的测试平台,开展密闭空间热电制冷器的瞬态特性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发热元件功率分别为0.95、4.85和13.3 W时,仿真计算温降分别为8.96、8.33和6.94 K,实验测得温降分别为6.75、5.63和4.00 K,温度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