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综述国内外原料气和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在吸附脱硫材料和吸附脱硫工艺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进展。介绍分子筛类、金属氧化物类、活性炭类等脱硫吸附剂。分别评述物理吸附、活化吸附、选择性吸附等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的机理和工艺.  相似文献   

2.
毕凤云  仉涛  魏丹丹  吴全贵 《广东化工》2014,41(19):114-115
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吸附脱硫工艺,详细介绍了LADS、IRVAD、S-Zorb、TReND四种吸附脱硫工艺的特点。对分子筛基吸附剂、金属氧化物基吸附剂及其它吸附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高硫容、稳定运行、易再生、脱硫选择性高的吸附剂的开发是吸附脱硫工业化的关键和吸附脱硫工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原料气和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在吸附脱硫材料和吸附脱硫工艺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进展。介绍了分子筛类、金属氧化物类、活性炭类等脱硫吸附剂。分别评述了物理吸附、活化吸附、选择性吸附等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的机理和工艺。  相似文献   

4.
汽油吸附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加氢脱硫技术相比,吸附脱硫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归纳和介绍了世界范围车用汽油硫含量标准,综述物理吸附、选择性吸附和反应吸附的脱硫机理、吸附剂和工艺研究进展,分析各吸附脱硫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清洁汽油生产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相比,吸附脱硫技术在超低硫燃料油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综述了吸附法脱除燃料油中有机硫化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反应吸附脱硫和选择性吸附脱硫两种类型的吸附脱硫方法以及分子筛基吸附剂、金属氧化物基吸附剂、活性炭基吸附剂和粘土基吸附剂在吸附脱硫方面的应用。指出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是近期最有希望实现零硫目标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6.
吸附法可以脱除加氢汽油、柴油中的芳香含硫化合物,是超低硫油品的一种具有工业前景的脱硫方法.详细介绍了分子筛吸附剂、氧化物吸附剂、络合吸附剂、分子印迹吸附剂和化学吸附吸附剂等的设计、再生的最新研究进展.吸附脱硫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对硫化物的吸附选择性低和再生与重复使用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7.
唐晓东  姜涛  李晶晶  温晓红  谯勤 《化工进展》2013,32(6):1253-1260
吸附脱硫的优势是投资成本低、操作条件温和,其技术关键在于研发吸附硫容量大、选择性高和再生性能好的固体吸附剂。本文综述了车用燃料油固体脱硫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规的分子筛、活性炭、金属氧化物吸附剂以及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脱硫吸附剂。从吸附机理、制备方法、脱硫效果等方面分析了上述吸附剂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提出今后的固体脱硫吸附剂可从吸附机理出发在分子尺度上设计和组装新材料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王帅  高继慧  吴燕燕  吴少华 《化工学报》2010,61(12):3251-3257
采用新型一体化脱硫工艺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的脱硫灰为吸附剂,使用固定床反应器,在模拟烟气的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半干法脱硫灰对汞的吸附及催化氧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吸附于脱硫灰表面的汞主要以Hg2+的形态存在,多数情况下,更高的汞氧化率伴随有更高的汞吸附率,HCl、Cl2、NO2在脱硫灰的催化作用下能有效氧化Hg0,且不同组分对Hg0的氧化作用可以累积,而NO和SO2抑制了脱硫灰对汞的吸附。脱硫灰中未燃尽碳和Fe2O3对脱硫灰吸附和催化氧化气态汞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汞吸附率和氧化率在使用两种脱硫灰作为吸附剂时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这是传质过程和反应速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吸附法柴油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谟鑫  李忠  夏启斌  肖静 《广东化工》2005,32(12):42-45
本文从吸附剂改性、吸附脱硫机理和吸附剂再生等方面综述了以活性炭、金属氧化物、分子筛等为吸附材料吸附脱除柴油中硫化物的最新进展。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无机硫和有机硫,其中有机硫占80%以上。在活性炭表面,金属氧化物或分子筛上负载过渡金属都可提高其对硫的吸附能力,π键配位吸附脱硫技术是脱除噻吩类硫化物的有效方法。吸附脱硫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脱硫技术,然而,要加速这一技术的工业化进程,开发对稠环噻吩类硫化物具有高选择性、高吸附量、易再生的吸附剂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0.
吸附脱硫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投资成本低,在油品脱硫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已经工业化的吸附脱硫技术,并介绍了分别以分子筛、活性炭、黏土、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认为吸附脱硫虽具广阔前景,但仍需解决硫容量低、选择性差和再生等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吸附剂的制备上。  相似文献   

11.
吸附工艺脱除噻吩类有机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李明 《江苏化工》2006,34(20):16-19
概述了吸附法脱除噻吩类有机硫工艺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分子筛、金属氧化物、活性炭及其他吸附剂。探讨了吸附脱硫在油品精制和焦化苯处理中的应用和发展。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将定位于吸附工艺的设计优化和高效吸附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2.
苗广  董磊  任晓玲  杨翠婷  李忠  肖静 《化工进展》2020,39(6):2251-2261
在清洁燃油生产技术中,吸附脱硫由于运行成本低和操作条件温和,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非加氢脱硫技术之一。吸附脱硫技术在温和的条件下将燃油中的有机硫选择性吸附脱除,而其核心是高效的固体多孔吸附剂材料。本文综述了目前吸附脱硫的吸附机理和吸附剂研究进展,主要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反应-吸附耦合三种吸附机制出发,重点介绍了不同吸附机制的脱硫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从脱硫选择性、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选择性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吸附脱硫体系。最后对基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反应-吸附耦合机制的三种脱硫技术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在真实油品中吸附脱硫仍面临的竞争吸附等问题以及未来亟待进一步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新型纳米吸附剂静态吸附脱除燃料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的作用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金属骨架材料(MOFs)、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石墨烯基材料、活性炭基材料(AC)、介孔微孔材料等不同吸附剂的研究现状,从脱硫机理角度探讨不同改性方法对吸附脱硫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这些吸附脱硫材料的优缺点,展望未来吸附脱硫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开发更优良的吸附剂用于吸附脱除DBT提供一些研究思路。文章指出吸附脱除燃料油中的DBT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吸附剂的重复利用、与燃料油接触容易产生污染和吸附剂与燃料油分离过程中造成的损耗,这些短板也是吸附脱硫法大规模工业应用的主要障碍,因此吸附材料的选择、改性方法以及机理研究是吸附脱除DBT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杨波  李建新  刘雪霆  陈琪  崔鹏 《陕西化工》2009,(12):1720-172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碳纤维(ACFS)负载CuCl的深度脱硫吸附剂Cu-ACFS。在常温常压下,研究了吸附剂对汽油模型溶液中噻吩硫的静态吸附脱硫性能,并优化了吸附剂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吸附剂的CuCl负载量随浸渍时间的延长刚开始增加很快,到24h以后趋于平衡,吸附剂的脱硫率随着吸附剂中CuCl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到89.29%,Cu(I)在ACFS上的最优负载量为49.5962mg/g,对应吸附剂的硫吸附量为11.7074mg/g,处理后模型溶液的硫含量由179×10^-6降低到30×10^-6以下,且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杨波  李建新  刘雪霆  陈琪  崔鹏 《应用化工》2009,38(12):1720-172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碳纤维(ACFS)负载CuC l的深度脱硫吸附剂Cu-ACFS。在常温常压下,研究了吸附剂对汽油模型溶液中噻吩硫的静态吸附脱硫性能,并优化了吸附剂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吸附剂的CuC l负载量随浸渍时间的延长刚开始增加很快,到24 h以后趋于平衡,吸附剂的脱硫率随着吸附剂中CuC l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到89.29%,CuⅠ()在ACFS上的最优负载量为49.596 2 mg/g,对应吸附剂的硫吸附量为11.707 4 mg/g,处理后模型溶液的硫含量由179×10-6降低到30×10-6以下,且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刘畅  闫志义  李巧灵  林靖  黄阳 《化工进展》2019,38(11):5114-5126
燃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在高温燃烧时生成的硫氧化物是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本文介绍了目前所发展的燃油脱硫的常用方法,重点阐述了吸附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对吸附脱硫剂的开发现状进行了介绍,对目前发展的多种吸附脱硫剂包括活性炭、金属有机物框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无机吸附剂的吸附脱硫量、选择吸附性、吸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不同吸附剂的脱硫机理,并对不同吸附剂的再生方法、再生后的吸附效果进行了概述和评价。随后对比总结了这几类吸附剂的优缺点。最后介绍了目前吸附脱硫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开发在非硫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对含硫有机物具有高选择性、再生性能好的吸附脱硫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刘璇  崔颖娜  尹静梅  李长平 《化工进展》2020,39(8):3163-3176
燃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燃烧产生的SOx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油品的超深度脱硫已成为当务之急。吸附脱硫(ADS)因具有低能耗、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和反应高效等优点,被认为是实现深度脱硫的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目前,作为多孔材料族的新成员,金属有机骨架(MOFs)已显示出良好的吸附脱硫性能。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MOFs在吸附脱硫中的最新研究成果。首先,简述了MOFs的不同分类,包括IRMOFs、ZIFs、MILs、PCNs、HKUST-1、UiOs、CPOs等类型,详细介绍了每一类MOFs中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及其复合物在吸附脱硫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对每种材料的吸附脱硫效果及回收再生、循环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总结了不同MOFs的吸附脱硫机理,概述了MOFs吸附剂的稳定性;最后,指出了MOFs在今后应用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并对MOFs在吸附脱硫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吸附脱硫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节能、不改变燃油品质和成本低等特点而备受关注。针对噻吩类难脱除硫化物的深度脱除和转化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多孔吸附材料选择性吸附超深度脱除燃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作用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分子筛、金属有机骨架、多孔炭材料、复合材料等不同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各种吸附材料的吸附机理、改性方式和优缺点。本文指出分子筛因优异的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均一的孔道结构、低成本和易于工业化等特点,是目前最具优势的吸附剂材料。未来研究应着重阐明吸附机理、提高合成便捷性、脱硫性能以及再生能力,更全面系统的研究将为开发具有理想选择性和再生能力的高效吸附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阴晓临  伍艳辉 《化工时刊》2006,20(12):57-60
综述了吸附脱硫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吸附机理,如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中的π配合吸附、直接M—S键吸附和电荷转移配合吸附,介绍了相应的吸附剂开发进展。对物理吸附和不同化学吸附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