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3S集成技术在"数字水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数字水利”,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3S集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在其基础上,综述目前我国3S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是新形势下测绘体系发展的新趋势。多波束技术、GIS技术及水文遥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水下地形测绘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作中人力、时间成本投入。这几项技术的集成应用与发展,正在努力构建水下地形信息化测绘体系。笔者以内陆水域的水下地形测绘工作为例,介绍水下地形测绘在信息化测绘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无人机航测和卫星遥感的基本特点,对新技术与传统监测方法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无人机航测在长江河道监测中的作业流程和卫星遥感在河道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实例,论证了新技术在长江河道测绘、河势分析和抢险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该技术方法为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全面实现“十四五”水利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测绘技术和测绘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从水文常规大断面测量、地形测绘到非常规水文抢险救灾都可以看到测绘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水文测绘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对当前测绘新技术、新设备在水文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利》2005,(5):69-69
系统全面综合应用3S技术,具有土壤侵蚀快速调查、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信息发布和项目管理及治理效益分析等功能,解决了遥感信息解译、3S技术应用集成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在3S技术集成、系统集成、提高遥感信息解译自动化水平和精度、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于小流域水沙预报、信息技术应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等方面有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3S技术在长江水利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詹小国  文余源 《人民长江》2001,32(12):27-29
结合水利行业的分工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即“3S”技术在长江防洪救灾、水利规划、水资源管理及决策、湖泊和河道变迁分析模拟及预测、水环境污染监测、水工程勘察设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水利经济、移民规划和在血吸虫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国内在这方面已做过的工作,展望了“3S”技术在长江水利事业中的应用前景-数字长江。说明了目前在长江水利中“3S”技术将渗透到长江水利事业的生一个角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从而促进长江信息水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短期水文预报业务中尚未推广应用的事实,论证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在短期水文预报中的可行性.以第二类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为例,分析了水文过程的模拟原理、方法和基本步骤,提出了其在短期水文预报中应用所需的降水预报技术、降水数据的空间展布技术、“3S”技术、流域坡面离散技术、对人工侧支水循环的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并指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于短期水文预报时存在输入资料不足、模型自身缺陷、计算精度和效率的权衡等局限性和不足,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加强与气象模型的耦合研究及对“3S”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合称3S)在我国各行业的应用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都江堰灾后应急指挥系统将考虑电力、通讯、交通出现异常时的调度手段,结合3S技术和综合调度软件实现应急调度指挥。简要分析了“3S技术”应用现状,并着重从“3S技术”集成的角度,探讨在未来都江堰应急指挥调度中的应用模式及实施方案,以增强对水事灾害的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9.
3S技术在河道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河道测量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介绍了河道测量、冲淤变化传统的分析方法和3S技术及其在河道测量、冲淤分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阐述了3S技术的优势,并勾画了3S技术在河道测量中的应用前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3S技术在黄河小花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3S技术在黄河小浪底-花园口区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随着3S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必将推动3S技术在整个黄河水文工作中的应用,从而大大提升黄河水文的测报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推进黄河水文由传统水文迈向现代水文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