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腊八粥     
在农历腊月里,全国各地都有吃“腊八粥”这一习惯,几乎可以说是全民的风俗。到现在在北京,一逢进了逐历腊月,各粮食店就开始供应各种豆米混合在一起的称为:“粥米”。  相似文献   

2.
喝碗稀粥     
某日,我们几个“山大王”侃倒了大山,摸黑来到街边一家粥品店各要了一碗皮蛋粥.粥里加了肉松海鲜粉,碗面漂浮着点点紫绿的皮蛋。几个人趁热稀里呼噜喝出一屋子快意的响声。周君抹着渗汗的额头说:“还是粥好喝。”周君小有一官半职,又在单位负责接待这一摊,时常沉浸在酒池肉林,早忘了粥的味道。李君来自乡间,在城里借宿,也不住地感慨“吃多了饭,喝喝粥真不赖。”  相似文献   

3.
《中国食品工业》2006,(6):57-57
粥,又称“糜”,中华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乃是我国独有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中的特定产物。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开始以粥充饥,《周书》载:“黄帝始烹谷为粥。”可见,自古人开化时起。粥就已经有了自己最初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4.
从日本的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年)起,日本的民间就流行喝七草粥的习俗。在正月初七那天,很多日本人把七草(即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熬成汁,再加入大米煮成粥喝。日本有句谚语说,“喝七草粥可祛病防灾”。他们相信,如果在正月初七这一天喝了“七草粥”,就一年都不生病。其实,这是因为当时的日本经济相当落后,人民生活还没有达到温饱的水平,过年过节难免暴饮暴食,极容易造成肠胃胀满,这个时候喝“七草粥”,能消食、他积,这是符合医学道理的。同时,节日期间人们的活动比较少,运动也相对不足,容易造成体内机能失调,这就需要补…  相似文献   

5.
济南甜沫     
外地朋友去济南。看到小吃店招牌上面写着的“甜沫”二字后,喜不自禁,进去端起一碗便品尝,不料味道却是咸的。于是心生疑窦:这甜沫为什么不甜却咸呢?要解开这“甜沫”味咸之疑.就还得从明朝末年说起。明朝末年,战乱不断,天灾频出,大量的难民涌入了济南城。一位田姓粥摊的摊主舍粥赈灾。  相似文献   

6.
粥味似更长     
迟早 《饮食科学》2001,(8):42-42
妈妈是山东人,她的习惯是顿顿饭得有粥,若不以一碗粥为每餐作结,妈妈就像没吃饱似的,她总说喝粥的感觉就像溜缝,胃踏实又舒服。我也习惯了妈的习惯,每顿饭得喝粥。只是,家里粥的品种很单调也不讲究。大米粥,且多数是用剩饭煮的:玉米面粥,妈叫“糊涂”。现在,不少到我家吃饭的人,看见我们喝糊涂,常会露出不解之色,问你们还吃这个?  相似文献   

7.
信时 《美食》2009,(10):54-54
粥能养胃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泡饭伤胃也经常听说,但不少人觉得泡饭和粥有多大区别呢,以致会伤胃?其实,若说粥的定义,那就一定要说到清代大才子兼美食家的袁枚。他深谙烹粥之道,描述得极其到位:“见水而不见米,非粥也;见米而不见水,亦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为寒食节。相传这一节日的由来,与西周司 氏修木锋禁火有关。但大多史料认为,这一习俗源于介子推绵山焚骸。因此,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于寒食日断火吃“冷食”(即只有在寒食前将食物煮熟,然后冷吃)。 寒食节食俗两千多年来不断发生变化。从文献记载来看,其演变过程大致是这样:从先秦至汉三国,寒食节这天平民百姓皆吃粳米煮粥,粥煮得较稠,并放冷后吃,故名“冷粥”(又名“干粥”),但有钱人家吃的则是醴酪加杏仁煮的粥。大约从南北朝至唐宋这一时期,寒食节人们开始吃“麦粥”,主要是以…  相似文献   

9.
提到粥,就一定要说到清代美食家袁枚。他深谙烹粥之道,描述得极其精准到位:“见水而不见米,非粥也;见米而不见水,亦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相似文献   

10.
陈忠明 《中国食品》2010,(21):52-53
喝粥与吃粥一字美,区别吗?区别不大,但有区别。区别就在“喝”的粥稀薄.“吃”的粥稠厚。喝粥如喝水.在口腔中无障碍.顺溜很快入肚子里了.撒了一泡尿.就没了,饥饿感又来了.是短缺经济年代穷苦人骗骗胃肚的把戏。艰苦岁月天天喝粥.顿顿喝粥,没有感受到粥的好处.相反喝烦了,喝厌了。现代京剧《红灯记》里的粥棚是专门给穷人喝粥的.简陋得如当下的路边小摊食店。  相似文献   

11.
食粥致神仙     
粥,俗称稀饭,古代又叫馇、糜、(饣胡)、酏等。食粥,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一种独特的传统饮食方法。 北宋的张本在《粥记》中说:“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为饮食之妙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也赞同这一说法:“谓食粥可延年,余窃爱之”,他还专门写了一首《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用适当的中药和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与适量的米同煮为粥,叫做“药粥”。药粥乃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一部分,它是以药治症,以粥扶正的一种食养食疗的方法,从汉代名医张仲景开始便有了药粥  相似文献   

12.
苦夏糜粥香     
今夏天公不作美,热得让人难耐,困勿好觉,吃勿落饭的何止我周围的几个阿哥老姐?望着他们一副萎靡不振、面容憔悴的模样,不禁动情地说:“看看我神清气爽,快步如风,胃口大开,晚餐喝粥应拔一功。”我的这种说法并非信口开河,倒也有据可查。清代医药家王士雄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说:“饭粥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因煮饭煨粥的米,有补中养气,益血生津,填髓充饥之功,所以他着重地说:“粥为生人至宝。”难怪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把亲手煮的山药粥、芋艿粥比作美味的“琼糜”、“玉糁”;把荠菜粥的甘美说成超越“雉羹”和“乳酥”,粥之魅力也就不言而…  相似文献   

13.
粥与枣庄粥     
王新权 《四川烹饪》2000,(12):27-28
粥,全国各地的人均爱食用,枣庄人也不例外。中国古代有粥谱,现代有粥书,中央电视台还曾把粥作为饮食文化专题去拍摄,片中播放了南方某地800多种不同的粥,可谓洋洋大观,不胜枚举。但不知何故,在众多的品种之内,却唯独不见枣庄人做的、喝的粥。粥是何物﹖《辞海》把粥解释为“稀饭”;《现代汉语词典》称粥为:“用粮食或粮食加其它东西煮成的半流质状食物。”后者对粥的解释比《辞海》更加明确具体。《新华词典》对粥的论述,则综合了上述两种解释,称粥为:“用米、面煮成的比较稠的半流质食品。”权威性专业辞书《中国烹饪辞典》…  相似文献   

14.
吴正格 《中国烹饪》2012,(4):114-115
“粟”与“禾” 我曾旅寓河北涿鹿县的矾山镇,这儿离三堡村外的黄帝城不远。我想象这儿也许是第一缕炊烟飘起的地方。那天夜里,我枕而未眠,恍惚之中,那位蜀国的名士谯周,峨冠博带,飘然而至。他捧着《古史考》向我诵日:“黄帝蒸谷为饭,烹谷为粥。”诵毕遁去。我的床边忽长出齐腰谷穗,眼前迷迷顿顿,现出炊烟漫漶。第二天一早,我即去了黄帝城。  相似文献   

15.
岳力 《美食》2003,(3):55-55
粥是一种化。白糖莲心粥则是荷香一片。法国大豪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里的人物在吃“小玛德点心”时,腭部的感觉打开了他一些印象和情感的封闭领域。而我第一次吃白糖莲心粥时,感觉到第一次读到《乐府诗选》中“莲叶荷田田”时的颤栗:田田的荷叶上面就是清翠的莲蓬,莲蓬里就能剥出干净如婴孩的莲子。  相似文献   

16.
杨梅 《饮食科学》2005,(8):62-63
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做做些什么呢?创造!对,为自己在这烦闷的夏日里创造一点生活情调,为没有胃口的胃创造一份美味大餐,为虚弱的身体创造一份健康……于是与每个夏日最亲密的汤、羹、粥这三个主角,就是这个夏日里最好的情趣使者,闲暇时分,喜爱创新的你快来制作滋补美颜汤羹粥吧,定能使人心旷神怡,食欲大开,让这个夏天过得清凉惬意,有“汁”有味。  相似文献   

17.
邹伯芬 《烹调知识》2009,(11):58-59
“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苏东坡。 据《事物起源》一书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在周天子时,粥已是中国民间极为普遍的食品,  相似文献   

18.
何谓枕头?《说文》上讲:“枕,卧所荐首也。”就是说,枕头是睡觉时垫在头下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夏天,气候炎热,人们出汗较多,会损耗大量体液和多种营养物质,所以,易出现乏力、口干现象。天热还会影响脾胃功能,使食欲减退,消化力下降,容易引起气血不足。中医认为这是气虚和阴虚,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夏天食粥则是进补的最佳选择。粥,又称稀饭,曾是中华民族的主食。据《周书》称:“皇帝使烹谷为粥”,这大约是关于粥的最早记载,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民间食粥盛行,粥品也特别多。据《武林旧事》记载,南宋临安市上就有“七宝素粥”、“绿豆粥”、“五味粥”、“糖粥”、“糕粥”等。到明清时代,粥的花样更多了,明高濂的《饮馔…  相似文献   

20.
王学进 《美食》2009,(1):28-28
温州华盖广场的红日亭本来只在当地小有名气.自一网友的帖子被2008年11月27日的《新快报》报道且被各大网站转载后,它在全国出名了。帖子称:在温州华盖山的山脚下,一个施粥摊正在给穷人施粥。还配发了几张照片.于是,媒体就用这样醒目的标题《网友热议温州“施粥摊”盼全国推广渡难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