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水资源量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判别城市发展与自然水系统的可持续性。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了水生态足迹与水生态承载力模型,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对2004-2013年的水资源可持续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1)南宁市历年水资源用量处于盈余状态;(2)淡水资源生态足迹所占比例较大,且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3)万元GDP生态曲线的不断降低表明南宁市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市水资源符合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韩梅  尚春林 《治淮》2015,(3):13-14
水生态监测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提供系统水文水环境资料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科学管理和保护的基础。通过对河流进行水生态监测,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水体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规划、水污染防治、生态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一、水生态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水生态的全称是水生态系统,可以理解为河流、湖泊、海洋中的生物群落及其以水为主的有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与水相关的生物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同水体为主的  相似文献   

3.
海河流域不断恶化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开展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是当前流域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据国务院近期批复实施的《海河流域综合规划》,全面分析了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现状,梳理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思路和布局,提出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方案,明确了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述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三个阶段:人类完全屈服于自然的阶段;主动利用和征服自然的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阶段。认为现在正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缓慢过渡的阶段。提出:①水资源的保护要以保护(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出发点;②应确立适度开发的基本原则;③提高效率和效益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环节;④禁止对水生态系统的污染和破坏;⑤尊重自然规律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最后指出,近期水资源保护工作应以建立全面、系统地保护水功能区水质、水量和水生态保护法规和技术体系为保障,以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目标,以保障供水安全为重点,完善以流域为单元、流域与区域结合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北京市一直贯彻落实"安全、洁净、生态、优美、为民"水务发展目标,治水思路从以往的考虑防洪、水资源调度等为主的水利工程逐步转向遵循水的自然循环规律和社会循环规律进行水生态修复.在充分考虑北京市河湖水系生态现状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根据生物生长节律、栖息地需求,提出河道季节性水文动态节律与生物生长节律相适应的生态补水技术体系及水域-水陆交错带-岸坡缓冲带为一体的河湖水系栖息地构建技术,促进其水生态状况健康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6.
水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涉及许多学科。近年我国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其经验,并在分析我国水生态系统状况的基础上,认为应加强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宣传,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复杂系统理论指导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水资源使用量和浪费不断增多,水污染不断加重,水生态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淮安水资源利用与水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的五点建议:一要确立水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二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要全面加强河湖水域管理,四要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五要加强水生态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太子河流域不同生态分区的水生态承载力年内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太子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分区、分期保护,并达到太子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采用系统动力学和隶属度相结合的方法,从分析流域的人口、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考虑到各分区之间的水流、水质交替关系,建立了基于水生态分区的太子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大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和量化模型。对其8个水生态分区的水生态承载力指标的年内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并量化各分区12个月的水生态承载力值,最终确定各水生态分区的水生态承载力最小值出现的月份,为更好的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简述了水生态文明道路的选择过程,讨论了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分析了水生态文明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建议:从思想观念上树立水生态文明理念,以水资源节约为重点建设水生态文明,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加强水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促进滦河流域水生态健康发展对于保障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滦河流域内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人口聚集度高,经济活动比较大,加之自然资源禀赋承载能力有限,流域水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以水生态、水资源和水环境“三水”统筹的理念为指导,开展了滦河流域承德段水生态状况问题识别,在此基础上,划定滦河流域水生态修复管控分区,针对“三水”特点,提出注重“一水”兼顾“两水”的差异化水生态保护修复对策,综合形成流域水生态管理与修复方案,为滦河流域及京津冀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保护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生态足迹对于衡量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生态占用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水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及水生态盈亏指数,评估中国及各省级区域尺度水生态足迹和承载能力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水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大,但总体上随时间变化较小,全国水生态足迹构成中,农业>工业>生活>生态;(2)中国水生态承载力空间差距大,西南以及东南地区水生态承载力大,与区域水资源总量成正相关关系;(3)我国水生态超载和生态盈余地区面积所占比例大致相等;(4)总体上看,中国水生态承载力较大,但区域差异大,新疆、江苏处于水生态严重亏损状态,而西藏、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和江西等地水生态承载力大,水生态盈余达2亿hm2。为促进我国水生态平衡,改善水生态环境,水生态亏损地区应加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公民节水意识。  相似文献   

12.
滦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滦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生态保障地区,亟需开展水生态承载力评估,识别承载力限制因素,以指导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滦河流域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问题,采用WaREES框架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4个维度构建承载力评估和指标贡献量化方法,对滦河流域进行水生态承载力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滦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指数(HECCI)介于43. 8~53. 8之间,总体呈临界超载状态;水环境呈安全承载状态(均分为61. 3),水安全和水生态均为临界超载状态,而水资源呈超载状态(均分为22. 9);水资源禀赋弱和开发强度大是限制流域承载力的关键短板,水资源禀赋和水资源利用指数对流域HECCI的贡献率分别为6. 4%和5. 5%;水生生境质量、生物完整性和水文调节功能是水生态和水安全临界承载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估技术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对流域/区域水生态环境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论述德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在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议及开展创建工作对水利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调查分析了浙南山区水库典型藻类暴发事件,指出水生态失衡是部分水库藻类暴发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水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开展水生态监测,优化水生食物链,保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减轻水库藻类暴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山西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丽 《中国水利》2013,(12):4-7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煤长水短,十年九旱,地下水严重超采,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系统分析了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资源变化的状况,指出了山西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措施和主要手段,表明经过不懈努力能够再现"美丽山西"。这些措施和手段为:大力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水生态文明,维持水生态系统健康等。  相似文献   

16.
查干湖是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单位,试点工作以水利科技创新为决策和工作的基础,利用大型水利工程对查干湖进行生态补水;结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减少入湖的农业面源污染水总量,从源头减少入湖的农业面源污染物,对排水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抚育排水干渠两侧湿地,沿程削减入湖污染物;科学调控水位、水量,扩大芦苇湿地面积。提高削减污染物能力;研发应用新型生态水岸技术,使查干湖水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获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珠江流域河湖特点,选取了6个主要河段单元和1个高原湖泊.从生态需水保障、水资源保护、河湖生境形态维护、水生生物保护、水域景观及重要水源地保护等5个方面的水生态保护需求出发,建立了13个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河段单元及湖泊水生态要素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珠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所面临的问题和胁迫因素,为今后制定珠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对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明确区域水生态特征与水生态服务功能类型是水生态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分析淮河流域水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流域内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参考现有生态服务功能的概念、内涵、分类等研究,提出淮河流域二级水生态服务功能体系。针对3类一级水生态服务功能和7种二级功能,分别给出其具体释义与简要特征描述。对淮河流域水生态特征的辨识与水生态服务功能的划分,可为流域生态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围绕SDGs水资源相关目标,构建了本土化水资源综合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广东省及其21个地级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广东省水资源可持续性的现状及历史演变。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可持续性缓慢提升,可持续性时空差异、目标差异均十分明显,珠三角核心区水资源综合可持续性较高,粤东及粤西地区较低;生态环境系统对可持续性支撑度最高,其次为水资源系统与效率系统,公平系统支撑度最低;供水、蓄水能力的改善及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水资源综合可持续性的提升,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空间失衡等因素是水资源综合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素;用水效率提升目标(SDGs6.4)可持续性最高,水质改善目标(SDGs6.3)、水生态恢复目标(SDGs6.6)及淡水生态系统保护目标(SDGs14.1)可持续性明显落后,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提升目标(SDGs6.5)及陆地生态环境修复目标(SDGs15.1)可持续性尚可,水资源综合可持续性呈现效率优势与“水质-污染-水生态”劣势并存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城区水生态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文明和品位。该文就如何修复城区水生态系统和打造滨水区景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