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高温对苦杏仁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温条件下苦杏仁品质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苦杏仁中的苦杏仁甙含量、脂肪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和羰基值发生明显变化,影响了苦杏仁品质,提示需要采用适宜的保藏方法,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苦杏仁含有苦杏仁甙,它在酸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产生氢氰酸和苯甲醛.氢氰酸是一种剧毒物质.本试验先对苦杏仁进行脱皮顶处理,然后用复合脱苦液对苦杏仁进行脱苦去毒,用正交试验 L_(27)(3~(13))优选出了复合脱苦液的最佳配伍,以及合理的加工处理工艺,使苦杏仁脱苦去毒周期由传统的5~7天,缩短到一天半.苦杏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很高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苦杏仁的脱苦去毒技术进行了研究,使苦杏仁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3.
对杏仁进行加速陈化试验,定期检测其主要品质指标及维生素E含量,观察高温环境下维生素E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杏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E的含量随着储存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在储存初期,维生素E尤其是δ-生育酚对杏仁的品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相溶剂浸出法同时提取欧李仁中的油脂和苦杏仁甙,通过两次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条件:己烷与物料比1∶5、醇相与物料比1∶7、碱浓度0 10%、醇浓度94%、温度60℃、浸出时间4 5h,总油脂和总苦杏仁甙的提取量分别为82%和91%.  相似文献   

5.
以产自平顶山市鲁山县的山杏仁为原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苦杏仁苷的得率为指标,研究超声波提取法中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超声功率对苦杏仁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苦杏仁苷的最佳单因素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5、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0 min、超声功率64 W。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四个因素对苦杏仁苷得率的影响都极其显著,而提取时间对苦杏仁苷得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Fisher 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各因素不同水平之间对苦杏仁苷得率影响的差异显著性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对桃仁进行36℃下的真空、敞口条件陈化处理,每隔15d对桃仁中的苦杏仁甙含量、油脂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水分变化进行测量.60d后发现,真空条件下储藏,苦杏仁甙含量、油脂酸值、羰基值、15d时过氧化值的变化,分别是敞口条件下储藏变化的56%、68%、47%、3%,说明真空条件下储藏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苦杏仁苷的脂溶性、稳定性、生物利用率以及缓释效果,利用逆向蒸发法制备苦杏仁苷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其物化性质、储藏稳定性和体外释放特性。得到苦杏仁苷脂质体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磷脂和胆固醇质量比为4∶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2∶1、磷酸盐缓冲液p H值为6.6、苦杏仁苷与磷脂质量比为5%,此条件下脂质体的包封率为(33.42±1.76)%。苦杏仁苷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89.7±1.3) nm,多相分散指数为0.16±0.02,zeta电位为(-31.20±2.41) m V。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苦杏仁苷脂质体囊泡呈规则的球体,分布均匀。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苦杏仁苷脂质体具有较好的储藏稳定性,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可以有效抑制苦杏仁苷渗漏、囊泡聚集、融合以及膜氧化。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脂质体包埋后可有效降低苦杏仁苷的释放速率,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8.
高温下维生素E对杏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杏仁进行加速陈化试验,定期检测其主要品质指标及维生素E含量,观察高温环境下维生素E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杏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E的含量随着储存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在储存初期,维生素E尤其是δ-生育酚对杏仁的品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羟基苦杏仁酸的合成与纯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了用苯酚与乙醛酸合成对羟基苦杏仁酸的反应条件,并在普通色谱柱上用HPLC法成功地测定了粗产物的纯度。  相似文献   

10.
双相溶剂浸出法提取欧李仁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双相溶剂浸出法同时提取欧李仁中的油脂和苦杏仁甙,通过两次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条件:已烷与物料比1:5、醇相与物料比1:7、碱浓度0.10%、醇浓度94%、温度60℃、浸出时间4.5h,总油脂和总苦杏仁甙的提取量分别为82%和91%。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熔点的棕榈油在常温储存条件下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脂肪酸组成及碘值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储存的100 d内,水分、挥发物含量、脂肪酸组成及碘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几乎没有发生变化;酸值和茴香胺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增长很小,酸值的增长率为0~10.9%,茴香胺值的增长率为13.5%~30.3%;而过氧化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增长很明显,增长率为98.8%~612.9%,过氧化值是表征棕榈油在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的一个最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新疆小白杏杏仁油理化常数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库车和轮台小白杏2个品种的杏仁为原料,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小白杏杏仁油理化性质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2种小白杏杏仁中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粗脂肪含量在50%以上,小白杏杏仁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库车和轮台小白杏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是91.65%和91.57%,其中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相似文献   

13.
选用库车和轮台小白杏2个品种的杏仁为原料,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小白杏杏仁油理化性质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2种小白杏杏仁中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粗脂肪含量在50%以上,小白杏杏仁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库车和轮台小白杏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是91.65%和91.57%,其中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羧基含量的氧化淀粉,并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羧基含量的氧化淀粉的表面施胶性能.结果表明,与高羧基含量的氧化淀粉相比,用羧基含量适中的氧化淀粉进行表面施胶不仅能提高纸张的抗张强度和环压强度,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表现出了更好的表面施胶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离心通风机在实际运行中的空气密度ρ的计算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不仅应考虑环境条件,同时还应考虑风机进、出口空气的温度。并提出了粮食加工厂通风机进、出口温度的计算方法和参考数值。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乙醇为反应介质,合成体系中水分含量对淀粉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对反应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水量的增加,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和粘度降低,透光率和PVI值增加,流变性趋向牛顿流体;同时水分是造成反应体系凝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得出了制取各种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反应体系中水分含量和相应反应温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以苦荞麦粉、面包粉、酵母、蔗糖和水为主要原料制作法式小面包,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苦荞粉、蔗糖、酵母和水4个因素对法式小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苦荞法式小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为:以100 g混合粉计,苦荞粉20 g,小麦粉80 g,酵母1 g,蔗糖16 g,水35 g.  相似文献   

18.
酶缺失稻谷新品种储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缺失的6个稻谷新品种样品及2个正常对照样品的陈化处理,分析研究了发芽势和发芽率、脂肪酸值、过氧化值、淀粉碘蓝值等在储藏期间的变化规律及与稻谷储藏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酶缺失的6个样品中,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酶缺失样品的下降速度明显低于对照样品;脂肪酸值、过氧化值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酶缺失样品的增加速度明显低于对照样品.8个样品的淀粉碘蓝值变化差别不大.由此表明,酶缺失稻谷新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缓稻谷陈化变质、有效延长安全储藏期的重要作用,也是利用稻谷种子寿命基因来提高储藏稳定性的新途径.但酶缺失稻谷新品种对稻谷中淀粉变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麦草浆次氯酸盐连续漂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研究了常规和高温次氯酸盐漂白麦草浆的最佳工艺,并对高温状态下的H和HP管道连续漂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高温HP漂白可浆麦草浆漂白至73.5%ISO,与传统的H段漂白相比具有漂白时间短(仅12min),白度相近,成纸物理强度相当等优势,但返黄值低(1.3),适合采用管道漂白,漂白浆满足抄制各类中低档文化,生活用纸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在微分中值定理中,着重研究了中间值的存在性,而对中间值的具体位置却讨论的比较略。本文给出并论证了微分中值定理中的满足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