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硫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程序升温硫化(TPS)技术,对未负载的Co?Mo氧化物和负载在不同载体上的Co和/或Mo系催化剂的硫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活性组分Co?Mo在催化剂硫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催化剂的硫化机理,同时还探讨了载体在催化剂硫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以CO作为探针分子研究了加氢脱硫CoMo/Al2O3-SiO2催化剂的活性吸附位的变化规律。原位硫化温度范围为300~550℃,获得了CoMo/Al2O3-SiO2催化剂的MoS(2110cm2-1)和CoMoS(2070cm-1)活性相在增加硫化温度过程中的转变规律。在CoMo/Al2O3-SiO2催化剂中,当载体中SiO2含量逐渐增加时,能够显著改变催化剂活性相的相对强度变化,表明载体中加入适量的SiO2能够显著改变加氢脱硫CoMo/Al2O3-SiO2催化剂的载体与活性金属(Co和Mo)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金属在加氢催化剂载体上的分散性能,产生更多活性吸附位。  相似文献   

3.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出γ-Al2O3、Si O2和Al2O3·Si O2负载的Ni-Co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性能测试,并用XRD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2O3·Si O2负载的Ni-Co催化剂在400~450℃时的氢气选择性最高,Al2O3负载的Ni-Co催化剂在500~600℃时的氢气选择性最高。XRD结合TPR可知:γ-Al2O3、Si O2和Al2O3·Si O2负载NiCo催化剂中都存在不同种类Ni O-Al2O3相和Co Ox-Al2O3相,金属-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活性金属组分Ni和Co的分散度,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TiO_2用于Mo系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叙述了TiO2 及TiO2 /γ -Al2 O3 载体和该型Mo系催化剂的制备技术 ,分析了MoO3 在载体上的分散状态。并对TiO2 自身的一些特性及以此作载体的Mo系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性能作了介绍。研究表明 ,用TiO2 调变γ -Al2 O3,能减弱MoO3 和γ -Al2 O3 之间的相互作用 ,改善MoO3 在载体表面的分散 ,促进MoO3 的还原 ,有利于催化剂的预硫化 ,提高催化剂的HDS活性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硫化剂种类、硫化温度以及硫化原料气中水含量等不同硫化条件对两类典型的钴钼系CO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Co-Mo—K/MgAl2O4+Al2O3型和Co—Mo/MgAl2O4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2S作硫化剂能提高催化剂低温和中温活性;尽可能在高温下进行硫化;硫化介质中水蒸气含量对沉积一沉淀型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相对小于对浸渍型催化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磷含量的MoNiP/γ- Al2O3加氢预处理催化剂.采用TPR、HRTEM和XP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噻吩和喹啉为模型化合物,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结果表明,磷与活性组分相互作用形成新Mo - Ni -O-P相,增加了低温还原峰面积,使还原峰峰顶温度升高.磷的引入提高了活性金属组分的硫化度,使催化剂的MoS2片晶层数更多,片层长度更长,有助于噻吩和喹啉克服空间位阻吸附在活性中心位上;但过量磷会使MoS2发生团聚,降低活性中心位数目,不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添加适量磷对催化剂表面和活性相进行有限度的改变,使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硫和脱氮活性.  相似文献   

7.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前言加氢催化剂大多采用Mo、Co、Ni、W等金属元素作组分,并以氧化态分散在多孔的载体上。大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形态的催化剂加氢活性低,活性稳定性差。若将催化剂经过预硫化处理,即在硫化剂和氢气存在下使氧化态金属转化为硫化态金属,则硫化态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高于氧化态催化剂。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是加氢催化剂开发应用的关键步骤之一。当今,随着催化剂制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对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最佳的预硫化技术能够使加氢催化剂保持最佳的加氢活性和活性稳定性,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以Ni和Mo为活性组分,Al2O3为载体,制备了氧化型Ni-Mo/Al2O3催化剂O-1,在此基础上,以自制的水溶性复合硫化物为硫化剂,制备了器外预硫化型Ni-Mo/Al2O3催化剂S-1,通过BET、XRD和HRTEM等手段对2种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做了表征,并对比考察了催化剂对劣质石脑油加氢脱硫脱氮的性能。结果表明:器外预硫化型催化剂对劣质石脑油加氢脱硫脱氮的性能与氧化型催化剂接近,其加氢石脑油产品的硫氮含量均低于0.5 μg/g,这说明采用水溶性复合硫化物为硫化剂可以对氧化型催化剂进行有效地器外预硫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o3O4氧化物,并以其为载体制备负载型Rh催化剂。考察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织构、氧化还原性能及其对C3H6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经600℃焙烧的载体制备的Rh/Co3O4催化剂中Rh与Co3O4的相互作用较强,促进对N—O键的削弱作用,提高对C3H6还原NO的还原能力。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当体系中C3H6为500×10-6、NO为500×10-6和O2体积分数为5%时,NO转化率50%,催化性能优于Rh/Al2O3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探针(CO,CO+NO)原位红外光谱方法对单组分Co,Mo及双组分Co-Mo系耐硫变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载体AI2O3上,活性组Co,Mo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而在载体AI2O3-MgO上,活性组分Co、Mo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适中,且活性组分Co、Mo之间存在协调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变换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工厂实用的加有CS2的半水煤气为硫化气源,采用TG、DTA、SEM、EDS、XRD等表征技术,对Co-Mo-K/Al2O3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各个组份及其组合试样进行了恒温硫化及程序升温硫化实验研究。全面考察了温度对硫化过程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活性组份的硫化行为,探讨了各组份在硫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work, NiMo catalyst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MoO_3 were prepared through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by a two-step method(NM-x A) and one-pot method(NM-xB). The catalysts were then characterized by XRD, XPS, NH_3-TPD, H_2-TPR, HR-TEM,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technologies.The performance of the NiMo/Al_2O_3 catalysts was investigated by hydrocracking low-temperature coal tar. When the MoO_3 content was 15 w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i species and Al_2O_3 on the NM-15 B catalyst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n the NM-15 A catalyst, resulting in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the former.When the MoO_3 content was 20 wt%, MoO_3 agglomer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NM-20 A catalyst, leading to decreased number of active sites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redu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oS_2 stack layers strengthen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i and Mo species of the NM-20 B catalyst and consequently improved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When the MoO_3 content reached 25 wt%, the active metals agglomer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NiMo catalysts, thereby directly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active sites. In conclusion, the two-step method is suitable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with large pore diameter and low MoO_3 content loading, and the one-pot method is more appropriate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with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high MoO_3 content. Moreover, the NMx A catalysts had larger average pore diameter than the NM-xB catalysts and exhibited improved desulfuriz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3.
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TPS表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永放  张新堂 《大氮肥》1999,22(4):279-282
使用程度升温硫化(TPS)实验手段研究了一系列Co、Mo和Co-Mo耐硫变换催化剂。结果表明:Co3O4和MoO3的硫化还原温度较高;而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Co、Mo的硫化还的温度大大降低,而且催化剂的硫化还原反应是多步进行的,受O-S交换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14.
MoO3/Al2O3催化剂上MoO3的脱附平衡和流失速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测定了在氮,水气氛下MoO3自MoO3/Al2O3催化剂上脱附的平衡数据。发现尽管MoO3和Al2O3存在着强的化学作用,但气固平衡关系仍然可用Freundlich方程式描述。讨论了钼升华流失速度方程式与Freundlich式的关系。发现在氮水混合气流中,钼的流失总速度可以用它们单独存在时流失速度线性加和来表示。给出了水分压对流失速度影响的级数值。这一综合速度方程式经简化后,可以用于工业过程中钼流失数据的估算。  相似文献   

15.
李凝 《精细化工》2011,28(4):355-358,369
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MxOy-V2O5/Al2O3催化剂,同时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方法对MoO3-V2O5/Al2O3催化剂的性能影响。用BET、H2-TPR、TPD平衡法等考察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氧化还原性能、表面氧脱附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变价助剂Mo、Fe和Cr氧化物会增加供氧数目,提高α-蒎烯转化率。MoO3-V2O5/Al2O3催化剂表面O 2-和O-物种较多,活性也较好,桃金娘烯醛收率较高。MoO3-V2O5/Al2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影响其催化性能,表面化学改性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具有较多O2-和O-物种,有利于催化剂的活性提高,α-蒎烯的转化率达88.9%,桃金娘烯醛的收率为79.1%。  相似文献   

16.
负载型MoO3催化剂结构与催化酯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iO2和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oO3质量分数为1%~30%的负载型MoO3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以乙酸乙酯的合成为模型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催化酯化性能。结果表明,MoO3/SiO2和MoO3/Al2O3催化剂对酯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对于MoO3/SiO2催化剂,适宜的MoO3负载量为5%。催化剂的多孔结构和弱酸中心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MoO3/TiO2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脱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MoO3/TiO2、K2O-MoO3/TiO2、V2O5-MoO3/TiO2、Al2O3-MoO3/TiO2、K2O-V2O5-MoO3/TiO2系列纳米催化剂。借助TEM、XRD、I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环己烷催化氧化脱氢成环己烯的反应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MoO3在载体TiO2呈单层和多层分布,单层分布时发生了Mo与O—Ti的键合作用,同时使TiO2表面水分子发生解离反应,活化时脱去—OH产生Mo6+和Mo—O-活性中心;多层分布时以Mo[FY=,1]O、Mo—O-活性物种为主。脱氢中心和供氧中心之间存在协同作用,K、Al、V均能影响其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四氢糠醇(THFA)与氨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合成吡啶的工艺路线,对催化剂进行了考察。以Al2O3为基底,分别制备负载Co3O4、Cr2O3、MoO3的单一组分催化剂,筛选出催化性能最好的催化剂MoO3作为主催化剂,混合不同量的Co3O4、Cr2O3,制备成各种复合催化剂。确定催化剂Cr2O3-MoO3/Al2O3催化效果最佳,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该催化剂催化四氢糠醇合成吡啶的工艺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最适宜反应条件下,即500 ℃,氨气流量700 mL/min,四氢糠醇进液量0.15 mL/min及常压条件进行时,四氢糠醇转化率达100%,吡啶收率达85.30%。  相似文献   

19.
氢氧化铝复合阻燃剂对热硫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并用、氢氧化铝/三氧化钼并用对热硫化(HTV)硅橡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图在力学性能与阻燃性能之间寻找平衡。结果表明:当100份硅橡胶中氢氧化铝的用量为80份时,硅橡胶的燃烧氧指数(OI值)可达30%,但力学性能却受到严重损害,发烟量为B级;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并用时,HTV硅橡胶的性能较理想;当(氢氧化铝 三氧化二锑)用量为50份时,硅橡胶的OI值为31%、拉伸强度为6.3MPa、扯断伸长率为660%、撕裂强度为23.7kN/m、邵尔A硬度为57度,但发烟量为C级;氢氧化铝/三氧化钼并用可使HTV硅橡胶燃烧时的发烟量达到A级,但不能显著提高其阻燃性能,当(氢氧化铝 三氧化钼)用量为96份时,HTV硅橡胶的OI值仅28%,且此时其力学性能受到较大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