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变革与挑战,探讨了“知识”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限的资源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充分利用的观点,认为知识已经成为产品创新和帮助客户创造价值的源泉,传统制造企业能否向知识型制造企业过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业务过程中是否能有效地获取和应用知识。在构建了知识型制造企业总体构架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管理的目标、构架特征和系统结构,研究了知识型企业的知识共享空间基础的建立。通过案例分析了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主要过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工作重点逐渐由生产向服务转变,服务业务流程将围绕客户需求进行重组,企业经营理念也开始变以“产品为中心”为“以客户为中心”。因此,面对日益深入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开展电力市场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成为电力企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     
《流程工业》2014,(14):9-11
安全生产是流程工业企业关注的重点,如何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成为生产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设备和产品损坏、以及交通运输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设备及产品的安全,从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4.
《现代包装》2007,(9):20-22
在全球化生产的背景之下,产品的大部分特点趋于同质化,全球供应链的完善和信息传播速度的爆炸式发展,使得通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而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时如果能满足终端客户对细节的要求和想象空间将提升产品的销售竞争力,同时对生产流程或物流的改进也将为生产企业创造新的价值。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因此如何创造新的作业流程、新业务、新商业模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科技产品呈现多样化的格局,质量也成为客户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顾客更青睐“以质量求生存”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众多企业用“经验和教训”证明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形成过程中,加工过程起着质量保证作用,是产品质量形成的重要环节。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应从源头抓起,重点应放在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阶段。  相似文献   

6.
左上 《上海包装》2012,(3):67-68
在中国近代毛巾生产历史上,以陈万运先生发起筹建的上海三友实业社(厂),为我国最早的毛巾生产企业。而该厂所使用的“三角”牌毛巾商标,也同时成为我国近代最早使用在毛巾产品上的知名商标。  相似文献   

7.
错综复杂的产品结构和制造结构迫使企业对其后勤保障结构进行经常性的优化,并因此实现面向目标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在这一点上,知识资源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信息与知识的相互交错中,传统的信息系统显示出其明显的缺陷。例如,这些缺陷可以通过基于知识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得以平衡。  相似文献   

8.
很多客户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和客户知识无法被快速有效地挖掘出来,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成对企业有用的信息并使其可以在企业间共享已经成为CRM系统的一个瓶颈问题。应用知识管理的思想,对客户知识挂历进行研究,可以提升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形象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共识,虽然现场管理只是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几大要素:生产与组织、产品与质量、职工与设备、效率与效益都要通过生产现场得以体现,所以,优化现场管理才能达到企业的总体优化,两者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现场管理搞好了,对提升企业形象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8S”活动已逐渐应用于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中,对生产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8S”活动是现场管理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要求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企业经营软件“投资崩溃”,从而带来无数亿马克损失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所供应的“恐龙”软件难以被客户所接受,另一方面是因其软件供应商本身拒绝配合市场变化的要求所致,近十年来,人们对众多可供选择的旧生产计划与控制(PPC)系统的功能设计几乎从未产生过怀疑,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过各种系统。通过纳维森软件公司所开发的一种新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作为范例,以此说明对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供应商所提出的要求,以及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公司知识管理系统建设,阐述了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和原则,分析了知识管理体系中包含的多维度组织理论及其体现的闭环管理需求,总结了知识管理体系对知识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俊 《中国计量》2003,(5):55-56
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投资兴建的最大的新型建材研发、生产、经营基地。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资产近45亿元的大型综合产业集团,成为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多年来,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计量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的“工作一流、产品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的目标,坚持加强计量管理工作不放松,提高计量意识不放松,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放松。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计量工作,我公司的计量工作为企业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抓计量基础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计量规…  相似文献   

13.
广义企业参考模型:企业重要的知识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正在成为企业的主要财富。而广义企业参考模型是企业重要的知识资源,包括广义产品参考模型和广义过程参考模型。本文对广义企业参考模型的类型、作用、建模方法、管理和使用等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使人们对广义企业参考模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促进广义企业参考模型的应用,使企业的知识资源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共享和重用。在广义企业参考模型的建立和使用中,成组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康启来 《广东包装》2007,(6):44-46,39
提高瓦楞纸箱产品生产的合格率,是当前纸箱企业质量控制、生产管理中值得重视和关注的话题,从有关工厂自检的数据和有关技术监督部门的抽检报告情况来看。目前,纸箱产品确实有一些指标存在不合格情况,影响了商品包装的使用效果,这是客户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提高纸箱生产的合格率.是工厂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工作任务。根据笔者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工作体会,提高瓦楞纸箱产品的质量.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技术控制,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纸箱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王立娥 《硅谷》2010,(7):196-19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客户知识管理作为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新产品的开发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此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客户知识管理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今天,医药产品生产企业的定位如何?未来这一领域将如何发展?这些问题成为“医药企业的今天!明天?”学术讨论会的重点。LSMW将医药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邀请到德国法兰克福机场附近的Sheraton酒店,共同探讨上述问题。会议期间对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应邀前来参加讨论会的企业共计70余家.参与者们通过讨论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的一道屏障。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是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和完善应急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并有效实施,能够极大地减少事故伤害和损失。本文对应急管理理和实践进行梳理,分别提出了相关重点工作内容。为企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炳国 《中国包装》2005,25(5):85-8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最重要因素,企业都深感质量成为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根本因素。为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目前纸箱生产企业根据ISO9000标准纷纷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促使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化、文件化、制度化,但也存在一些盲区。现就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关注点进行探讨。首先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ISO9000标准原先94版本有三个认证标准,绝大多数纸箱生产企业选用未涉及设计与开发ISO9002:1994认证标准,200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唯一认证标准。虽然纸箱产品…  相似文献   

19.
面对21世纪知识社会的来临,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热点和重点。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知识含量所占的比重也成为企业评价自身实力的主要标准。由于知识的发展及其消化吸收的速度日益加快,企业必须用他们掌握的最新知识来分析和策划他们的事业。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应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引进和实施知识管理战略,从管理层面上切实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一谈到质量管理,很多人都认为是品质部门的事情。这种观点不仅流行于基层员工中,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高层管理者的观点。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绝大部分产业工人来自农村,显然需要持续长久的培训来建立职业观念。而中国更缺乏的是职业经理人。尤其在薄膜行业。在中国.品质管理体系的引进也仅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共挤薄膜在中国的高速发展期也是这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此行业的各层职业经理人往往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品质管理概念。因此在许多膜厂,品质管理体系是孤独的运行的,往往是为了取得证书,应付客户稽核,从而成为一种企业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