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兵彬 《通信世界》2008,(46):I0018-I0019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环境,企业将不属于核心竞争业务的IT服务进行外包,可以降低IT系统的运营成本,提高系统运营效率。对此,中国电信基于ITIL最佳实践,结合网络维护经验,整合其内外部专业资源,为客户提供了“网络及IT外包服务”。  相似文献   

2.
呼叫中心     
雷宁 《电子科技》2000,(14):6-8
呼叫中心,又称客户服务中心,是一种基于CTI技术的新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它充分利用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的多项功能集成并与企业连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从而有效、高速地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现代呼叫中心应具备以下功能:应能提供每周7 天,每天24 小时的不间断服务,并允许顾客在与业务代表联络时选择语音、IP 电话、电子邮件、传真、IP 传真、文字交谈或视频信息等任何一种通信方式。应能事先了解有关顾客的各种信息,为不同用户安排不同业务代表与之交谈,并让业务代表能做到心中有数。呼叫中心不是“支出中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联通作为全业务运营商,积极探索并拓展新服务,推出电信级统一通信业务。联通统一通信业务基于开放的平台架构设计实现,定位于专业的电信级通信产品,是由运营商提供的一种方便快捷的综合信息服务,在企业信息化需求日渐旺盛的今天,面向各类客户提供固定、移动、宽带全面融合的智能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4.
《通信管理与技术》2006,(4):I0018-I0020
当前,面对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家加快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战略的形势,运营商按照原有的业务和服务模武将难以满足需求,从“提供单纯的通信服务”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型成为我国运营商的共同选择。然而,在拓展新市场的过程中,运营商不仅要提供不同种类的业务,与此相配套地,还要提供不同的业务组合模式、计费模式、服务模式。这些均离不开IT支撑系统的支持。伴随电信业的快速成长,IT支撑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建设、部署以及应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业务支撑中心是青岛网通的业务和IT服务支撑部门,负责公司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为企业提供数据分析、决策支撑服务。中心始终坚持"客户至上,订单第一"的理念,将市场营销部门当作客户,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主动为市场营销提供支撑服务,积极构筑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支撑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业务支撑在未来有线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线运营商纷纷进行数字化和双向网改造,两个改造促使有线运营商重新认识以业务支撑系统为中心的IT技术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它在为企业自身的业务运营提供支撑的同时也会在有线运营商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中带来利润。  相似文献   

7.
朱治国  吴连勇  孙毅 《电信科学》2012,28(12):119-124
IT系统业务质量的评价不是单纯的主观评价,它还有很多客观的评价指标.业务质量评价不但要考虑业务的整体效率性能,还要考虑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传统IT运行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集成IT系统在线运行评价系统.此系统通过对IT基础架构、业务流程和服务管理流程进行科学和有效的评价,使其业务战略能够和IT战略有效地整合,实现IT运作与服务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IT战略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保障企业IT资源高可用性、降低IT系统运行风险度、改善服务管理水平、优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IT总运营成本、提高企业IT对业务的贡献度和客户服务满意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朱国东 《通信世界》2005,(30):33-33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各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发展战略。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正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中国铁通作为固网业务的提供者,从成立之初就把为全社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作为主要业务开展,为客户提供便捷、丰富、个性化、高性能价格比的综合信息服务。中国铁通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注重  相似文献   

9.
李璐 《通信世界》2013,(4):44-45
按照中国电信云计算规划思路,其将构建对内承载各类IT支撑系统、业务平台的"内部承载云",对外提供各类公共基础云服务产品和行业客户云的"外部服务云"两大云体系,以及相对独立的IT资源池、业务平台资源池、云数据中心三大资源池。  相似文献   

10.
主编寄语     
<正>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在产业融合、产业边界日益模糊的趋势下,通信业、信息产业、互联网、传媒业相互融合,使传统意义上的IT(信息)服务与CT(通信)服务相互结合和交融成为ICT服务。客户需求一体化的趋势,促使电信运营商必须有效整合产业链,提供包括技术、网络、业务等在内的综合信息服务。ICT服务的发展会经历硬件集成、初步集成、应用集成、整体解决方案及IT咨询四个阶段,复杂程度依次提高。ICT服务有三个层次,第一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各大运营商都在战略转型,从基础的通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其中,ICT服务是最为重要的转型业务之一。中国电信的商务领航、中国网通的宽带商务及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行业移动信息化纷纷将服务和竞争的触角伸向了行业市场的通信与IT综合集成服务领域。但与面向个人市场提供普遍服务相比,为行业客户提供综合ICT服务显然要复杂得多,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自然也复杂得多,运营商要开拓行业信息化市场的拓展模式必然要发生根本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英国电信计划将在中国市场的业务重点从传统的网络连接转向IT增值服务。2010年底,英国电信位于北京的客户创新演示中心正式开幕,创新中心展示的不是英国电信的网络连接能力,而是IT类的增值服务,比如网络安全、呼叫中心、统一通信、网络优化等。  相似文献   

13.
在完成"双改"后,有线电视行业开始将关注点转向数字电视增值服务,但对于面向互联网的IT增值服务关注不够.事实是IT服务和IT服务外包在迅猛地发展,即使电信行业也开始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有线行业在经营好自己"花园围墙"的时候,应该考虑如何将自己传统的业务与新兴的IT服务结合起来,"兼容"互联网,依托开放的技术、丰富的内容、优质的服务谋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 HFC网络是“三网融合”的承载网 “三网融合”是指通过某运营商的承载网络,给用户提供“电视(视频)、数据和电话”三大类综合信息服务业务.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三网融合”的本质是多业务、个性化服务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罗茜文)中国电信紧扣"服务社会信息化、畅想信息新生活"的主题,通过企业形象、家庭客户、政企客户、个人客户四大展区,展示了商务领航、我的e家、天翼和信息田园等综合信息服务业务。  相似文献   

16.
《世界电信》2008,(12):27-27
根据家庭用户对综合信息服务的不同需求,可将基于家庭网络的业务分为以下五类。  相似文献   

17.
陈秀美 《现代通信》2006,(11):19-21
“商务领航”是中国电信面向所有企业客户推出的客户品牌,它依托中国电信品牌、产品、服务、网络、渠道和客户资源优势,运用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将众多IT软硬件产品与电信基础通信业务和增值业务融合,提供商企客户信息化需求的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商务领航”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为企业大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程无忧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二是提供针对不同行业和地域的多样化、差异化、专业化套餐及解决方案,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客户的基本通信需求;三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网站建设、办公自动化、在线杀毒、远程监控、代维代管等网络应…  相似文献   

18.
Call Center(呼叫中心)又称客户服务中心,它是一种基于CTI(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技术、充分利用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的多项功能集成,并与企业各环节连为一体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有效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初看起来呼叫中心好像是企业在最外层加上一个服务层,实际上它不仅仅为外部用户,也为整个企业内部的管理、服务、调度、增值起到非常重要的统一协调作用。Call Center的建设,坚持目标明确、设计合理、分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业务功能的基础上,为客戶提供全面的、高水平的服务,夯实公司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9.
《通信世界》2007,(39):7
中国电信根据转型的需要推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商务领航",这项业务已经成为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切入点,其最终目标则是变"拉电线"为"做服务",不仅仅为客户提供网络业务,通过加强和内容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使得中小企业自身不需要花费较大投入去构建IT服务体系,而是通过中国电信提供的可托管服务,在低成本下轻松享受高速互联网接入及网络代管、企业建站、供应链管理等多样化的应用和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一、业务网络对传输网络的需求 综合信息服务和多媒体服务在运营商业务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促使人们工作生活需求不断变化,电信网络的业务呈现多样化加速发的趋势,HeavyReading分析,电信网提供的多种业务主要包括部商业用户、移动用户和居民用户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