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 DCP511数字式可编程序调节器的特点、系统结构、性能和改进。该系统由微型计算机的CPU、ROM、RAM、定时器、内部开关、A/D、D/A、显示器和键盘等部分组成,可接收远方输入,具有模拟和数字输出、可编程序 PID 等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CTW-300(或称UNIDATA-Ⅱ型、BCM-S68K型)十六位微计算机系统采用MC 68000作为主CPU,时钟主频率为8MHz。机内采用IEEE-796总线(即多主总线)结构。在主机的机箱内设有9个插槽,均联接在796总线上。在这些插槽内除了主处理器板——以MC68000为MPU的单板计算机(包含了RS-423A串行I/O总线、存储器管理部件等)外,还可插入温式  相似文献   

3.
TRS-80微型计算机带有12K字节的ROM,这12KROM中存贮的程序是TRS-80系统软件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前1.8K(0000H~0707H)的主要内容包括TRS-80的I/O驱动程序和TRSDOS引导程序,后10.2K是BASIC语言的解释程序。本文以TRS-80-Ⅰ型机为背景,剖析了ROM中前1.8K的程序,给出了各程序的功能、入口地址、框图及其使用方法。但由于其中有的部分在其它文章中已有过介绍,故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软磁盘物理及逻辑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磁盘数据分割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磁盘数据的基于逻辑扇区的任意组合,可应用于固态盘系统的二进制初始固化文件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软磁盘物理及逻辑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磁盘数据分割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磁盘数据的基于逻辑扇区的任意组合,可应用于固态盘系统的二进制初始固化文件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一 前言建立一个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完成系统设计及性能论证以后,则可对硬件和软件的功能进行划分,以满足系统的性能/价格比要求,然后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微型计算机的软件设计与中小型机软件设计相比,主要特点是软件与硬件更加紧密结合,设计可同时进行,设计过程互相协调,并且可以互相取代;在成本分布方面,硬件所占的成本比例较低,而软件所占成本比例相对较高;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程序规模比较小,专用性较强,一般多由用户自行设计;对于专用系统,且常常把程序固化在 ROM 或 EPROM 中,或作为文件驻在软盘中,便于调用,增强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在CASIOPB-700微型计算机上的氢原子轨道的BASIC作图程序,根据计算的氢原子分布函数和应用这些绘图程序。绘制了径向分布函数r~2R_(nl)~2(r)(n=5,l=0,1,2,3,4),角分布函数图Y_(lm)(θ,Φ)(l=4)和氢原子轨道的等值线图,同样方法,可编制作出几率密度ψ_(nlm)~2(r,θ,Φ)和函数Y_(lm)~2(θ,Φ)的曲线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二大类型的程序设计语言特点的分析,探讨了解释性语言的程序复盖原理及方法,从而解决了在微型机小内存条件下运行大程序的问题。这对于扩大微型机的应用范围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根据第二次全国微计算机学术会议及CROMEMCO Z-80微机经验交流会议的资料,以及近年来国内有关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微机应用的论文,综述了国内微机应用的现状。分六个方面进行介绍,即微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微机系统软件分析及移植;微机外设配置通信及单片的应用;微机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微机在工业控制方面的应用;微机汉字信息处理等。本文还粗略地探讨了国内微机应用的前景,对正在从事微机应用研究的单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第五讲位移传感器根据位移的特征,可分为线位移和角位移。线位移是指机构沿着某一直线移动的距离,所以,线位移的测量又称长度测量。一、线位移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变换原理,常用的线位移传感器有电位计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感应同步器以及磁栅、光栅、激光位移传感器等。根据输出信号,位移传感器可以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相似文献   

12.
C6202 ROM引导装载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DMA方式访问程序存储区并实现程序的搬移,克服C6000指令系统的缺陷;并对C6000的C语言运行环境和仿真器变量初始化过程进行研究,采用自编程自初始化的方法,确保程序加载后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微型计算机与传感器技术讲座(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讲座以工业用传感器-接口-智能化仪器一微型计算机测量(或控制)系统为主线进行讲述,较详细地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以及设计原理。该讲座共分14讲。第一~六讲,主要讲述工业测量中常用的被测参数——温度、压力、流量、位移、荷重、速度、成分、物位等测量方法及微型计算机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第七~十三讲,主要讲述参数的检测与放大,微型计算机与传感器的接口技术、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显示技术、以及常用的标准总线;第十四讲,主要为微型计算机化设计原理,并通过实例讲述智能化仪器的设计方法。本讲座是1989年2月开播的中央电视台同名电视讲座的讲稿,由于版面有限,对原讲座进行了大量压缩,因而具有文字精练、内容浓缩等特点。本讲座既不同于一般的检测技术,也不同于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它是企图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综合性技术讲座。学完本讲座后,使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种参数的测量技术,而从事仪表测量工作的同志又可学到有关微型计算机接口及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各方人士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第八讲数/模转换器(D/A) 被测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位移、转速、成分等,经测量和放大以后,大都为模拟量,而计算机只能接收数字量。因此,在把被测参数送到计算机之前,必须先把模拟量变成数字量,即进行模/数转换(A/D)。待到计算机对参数进行处理后,再把数字量变成模拟量,以便进行显示或控制,即完成数/模转换(D/A)。由于A/D转换是在D/A转换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我们在这一讲里先讲D/A转换,下一讲再讲A/D转换。  相似文献   

15.
第十一讲非线性补偿及误差修正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参数是非线性的,如在温度测量中,热电阻及热电偶与温度的关系即为非线性关系。在流量测量中,流经孔板的压差信号与流量之间也是非线性关系。特别在高精度仪表及测量系统中,传感器的分散性、温度漂移、以及滞后等都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为此,必须对上述误差进行补偿和校正,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三讲标准总线标准总线是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化仪器中计算机与装置、装置与装置、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相互交换信息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近年来标准总线发展很快,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总线,它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标准总线根据其传送数据的方式来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并行总线,一种为串行总线。所谓并行总线就是所有的数据位同时一次传送完毕,这种总线的  相似文献   

17.
本章要点:本章着重讲解设计实时控制程序的要点,包括:子程序及其使用,宏及其应用,伪指令,中断及中断服务程序。以及实现模拟量实时控制所必需的 A/D、D/A,变换器和时钟。在此基础上讲解程序的基本结构。认为读者已了解 z—80的指令系统,因此对 CPU 的程序模型及指令系统均不再叙述。  相似文献   

18.
19.
一 微型计算机的数据输入与输出一个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输入输出(I/O)接口设备,要比存储系统复杂得多,从一个典型系统结构(图1)可以看出。I/O 接口是外部设备与微型计算机之间各种信息交换的出入通道,所以也有把接口称为界面。I/O 接口的功能和外部设备的工作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应用系统必须根据不同种类的外部设备,按不同工作方式的要求,选用合适的 I/O 接口及设计通道电路。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采用的外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直到目前为止,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普遍采用的仍是以 PID 控制算法为基础的调节器。其原因在于 PID 调节器结构简单、参数的整定比较方便,而且价格低廉。更由于长期使用,控制工程人员已熟练掌握。但在实际系统中经常遇到参数很难准确的用分析的方法得知,或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这时 PID 调节器或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其它常规的调节器(如带有前馈的调节器等)就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