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了天津软土地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垫层共同作用的特点,分析不同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位移场及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垫层模量、桩间土模量,以及桩间距等因素对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桩间土模量的变化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整体沉降量影响比较显著,复合地基的整体沉降量随桩间土体模量的增加而减小;桩间距是控制刚性桩复合地基整体沉降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地基沉降量随桩间距的减小而减小,但桩间距过小时,对减少刚性桩复合地基整体沉降量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考虑桩、土、垫层协同作用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提出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桩、土、垫层协同作用。通过假定桩土界面摩阻力与相对位移为理想弹塑性关系;同一水平面上的桩间土沉降相同;桩端土符合Winkler地基模型,结合桩、土、垫层工作机理分析,建立了协同作用基本微分方程,进而得到了大面积群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沉降解析解。对两个9桩复合地基的分析显示,该方法和现场实测及有限元分析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提出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桩、土、垫层协同作用。通过假定桩土界面摩阻力与相对位移为理想弹塑性关系;同一水平面上的桩间土沉降相同;桩端土符合Winkler地基模型,结合桩、土、垫层工作机理分析,建立了协同作用基本微分方程,进而得到了大面积群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沉降解析解。对两个9桩复合地基的分析显示,该方法和现场实测及有限元分析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同一场地上的碎石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CFG长桩和水泥土短桩组合桩复合地基和CFG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进行了现场载荷试验和变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桩径和桩间距相同条件下,两种组合桩的荷载沉降曲线接近线性关系,碎石桩复合地基荷载沉降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单一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略高于两种桩型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碎石桩、CFG桩、CFG长桩水泥土短桩组合桩和CFG芯水泥土桩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分别为210kPa、225kPa、197kPa和182kPa;CFG桩与桩间土之间的应力比,CFG芯水泥土桩组合桩复合地基最小、其次是CFG桩复合地基、CFG长桩水泥土短桩组合桩复合地基中最大。从应力分布的观点CFG芯水泥土组合桩复合地基应力分布较其他三种复合地基均匀;复合地基的深层变形受布桩形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旋喷桩加固运营期地铁隧道地基的力学效果,利用FLAC3D软件对某地铁明挖矩形隧道地基旋喷桩加固方案进行了数值计算,对有无旋喷桩加固时隧道地基沉降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旋喷桩时地基沉降量减小了80%左右.加固效果显著,为使用旋喷桩加固隧道地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常规的加固软地基建筑物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主要进行桩顶部浇筑,易受膨胀钢筋砼桩帽形变作用影响,导致加固软地基建筑物垂直沉降过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加固软地基建筑物基础的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清除基础面上的覆土,凿压安装锚杆静压桩,再根据软地基建筑物加固区域,进行锚杆静压桩桩基托换加固,从而实现了软地基建筑物锚杆静压桩加固施工。施工结果表明,使用该文设计的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施工后,不同封装钢筋连接点的纵向沉降位移均低于施工最大允许沉降位移,证明该文设计的加固软地基建筑物基础的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的施工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建筑物负载,提高施工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刚性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利用有限元程序,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下的轴力、沉降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着重讨论了桩身轴力、基础沉降等随垫层厚度、垫层模量、桩长、土体模量及桩间距等因素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的选取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土桩模型及荷载传递法,针对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推导了均质地基中以桩侧土塑性发展深度为变量的桩顶荷载-沉降曲线计算方法,且进一步利用递推方法将其推广到层状地基中并给出了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荷载传递模型参数的选取方法并分析了虚土桩计算长度的影响因素及取值方法。然后,利用该算法分析了桩及虚土桩压缩模量对荷载-沉降曲线的影响。最后,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对比了计算荷载-沉降曲线、实测曲线和由规范方法得到的荷载-沉降曲线,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荷载范围内,采用基于虚土桩模型的单桩沉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桩顶沉降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实际工程应用优于规范法。  相似文献   

9.
邱晨  张书铭  陈筱敏  张侦林  朱能  游玉明 《安装》2023,(S2):106-108
复合地基是指通过置换搅拌等方式在原地基中植入增强体,由原地基和增强体组成的人工复合体地基。本文简述了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的技术原理及特点,探讨了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复合地基相对于原土体,地基承载力显著提高,土体稳定性增强,大大减少了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0.
地震作用下土体发生液化侧向扩展对建筑物极具破坏性,特别是对建筑物的桩基、高架桥梁等,消除和减小土体液化扩展引起的对结构安全的危害具有极大的意义。刚性排水管桩由圆形空心刚性桩与排水体结合而成,其在具有排水功能的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承载力,但是目前针对刚性排水管桩群桩抗液化性能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基于振动台试验,开展了桩顶承台竖向荷载作用下刚性排水管桩群桩与普通桩群桩处理液化侧向扩展场地的振动响应对比研究,分析了地基土的超孔压比、加速度、平均沉降、承台位移、挡板位移以及桩身弯矩等。研究结果表明:刚性排水管桩地基与普通桩地基相比,超孔压、桩身弯矩、地基沉降、承台位移、岸壁位移明显减小,而加速度增大,充分表明刚性排水管桩的抗液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综合反映桩及桩间土的承载性状。在实际工程中,如何通过载荷试验曲线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存在着应用上的一定困难。通过分析各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提出以沉降变形控制,最好采用相对沉降法和回弹法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连集装箱中心站龙门吊走行轨地基处理为课题,通过对CFG桩地基处理方案优化,改用不同冲击能强夯处理并经过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地基沉降量满足工后沉降量要求,同时节约了工程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水泥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一种技术,对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有明显效果。本文探讨了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准备和施工工艺,提出了确保成桩的质量保证措施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李元昊 《硅谷》2012,(1):101-101,66
二灰桩复合路基是以生石灰和粉煤灰为主要材料,进行充分拌和后,进行填充夯实,形成一种复合地基,二灰桩复合地基主要用于被超载车辆破坏的路基,使处理后的地基变成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受力的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路基路面的沉降,提高道路整体强度和整体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施工场地狭小,普通压桩设备无法进场施工的条件下,利用已建成的建筑物自重,采用锚杆静压桩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基础设计按锚杆静压桩施工完成前后分两阶段考虑。锚杆静压桩压桩前,按天然地基设计;锚杆静压桩压桩完成后由桩单独或与地基土共同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按桩基础或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设计。在压桩施工时,上部已完成的结构自重必须满足最终压桩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经粉体搅拌桩处理后,桩体范围内土体沉降减少较多,路基土侧向位移量减少,能承受较快的加荷速率,对解决软土地基高填地基的稳定、沉降及加快施工进度等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浙江某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在淤泥质地基中采用沉降CFG桩,最终地基检测时发现普遍桩身有严重缺陷,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以期引起以后同类工程管理者的借鉴和注意。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经粉体搅拌桩处理后,桩体范围内土体沉降减少较多,路基土侧向位移量减少,能承受较快的加荷速率,对解决软土地基高填地基的稳定、沉降及加快施工进度等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软弱地基的承载力低,沉降大的特点,本文在碎石桩地基加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钢储罐地基加固对碎石桩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进行了优化,对工程实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刚性荷载和柔性荷载作用下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对CFG桩和PTC预应力管桩处理的路堤试验段进行了七种方法沉降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