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庄全超  武山  刘文元  陆兆达 《化学世界》2002,43(12):667-670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的化学和电化学。综述了近年来在新型电解质锂盐研究与探索方面的成果。新型电解质锂盐主要包括三类化合物 :(1 ) Li TFSI及其类似物 ;(2 )络合硼酸锂 ;(3 )络合磷酸锂。文章最后阐述今后电解质锂盐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解质作为锂电池离子传导的重要介质,对于提升锂电池循环稳定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锂盐作为其电解质(电解液)的关键组分,当锂盐浓度较低时,存在易燃性高、热稳定性差、电极反应动力学缓慢等缺点,而高浓度锂盐电解质具有热力学稳定性良好,Li+在电极上可进行可逆嵌入/脱出反应,离子载体密度较高,溶剂挥发性降低,提高SEI膜的热稳定性和抑制Al集流体腐蚀等优点,但也存在离子电导率低、润湿性差和材料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商业化应用.概述了新型锂盐、高浓度锂盐电解质研究历程、溶剂化结构对界面性质的影响及高浓度电解质在锂电池体系中的应用,为解决高浓度锂盐电解质的局限性和加快商业化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锂电池电解质锂盐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解质锂盐-氟烷基膦酸锂的合成方法,并对其具体工艺条件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电解质锂盐的合成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解质锂盐的合成方法,并对电化学氟化和普通的化学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该锂盐合成方法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电解质锂盐作为锂电池电解液中的关键部分,对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影响巨大。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与锂盐正极、石墨负极适应性好,且对环境友好,低温性能、安全性能高,是目前最有产业化前景的锂电池新型电解质锂盐。本文归纳整理了当前双氟磺酰亚胺锂合成工艺和提纯技术,并总结了其应用于新型锂电池中的性能,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新型锂盐双草酸硼酸锂(LiBOB)的基本性质,归纳了其合成、检测和提纯方法,重点阐述了LiBOB在石墨类负极上的成膜性能,综述了LiBOB的溶解性和电导率、热稳定性及在固体电解质中的应用,总结了LiBOB基电解质的不足,指明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y)以高能量密度、开路电压大、循环寿命长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通讯基站、航空航天、新能源交通工具等领域。电解质锂盐作为锂离子电池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但能在电解液中提供和传输锂离子,而且能够在电极材料表面形成保护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工作温度、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等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解质锂盐的理化性质和作用,重点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几种无机锂盐和有机锂盐的研究进展,对不同锂盐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对电解质锂盐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中,电解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功率和循环性能,还影响容量和安全性。寻找新型锂盐对于高性能的锂金属电池是非常有必要的。硼是一种独特的元素。硼酸锂盐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如出色的热稳定性,良好的离子电导率,成本效益,环境友好性和良好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形成性,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尝试了硼中心锂盐Li TFPFB搭配EC/DMC溶剂时,在高镍正极中的电化学性能。实验发现该硼中心锂盐电解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邓凌峰  陈洪 《广东化工》2009,36(9):167-168,170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豹新型锂盐一双乙二酸硼酸锂(LiBOB)研究的成果。介绍了双乙二酸硼酸锂的合成方法、组成与结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并重点综述了LiBOB电解液的导电性研究,对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的稳定性研究,与其他锂盐在锂离子电池中混合使用的性能研究等。总结了LiBOB的优缺点,指出了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电解液锂盐是锂离子电池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现有锂盐进行修饰和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新型锂盐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文章就目前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有机锂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总结这些锂盐开发研究工作共同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锂盐的发展方向及其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酸和氢氧化锂为原料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锂(PAALi),将其熔于低共熔盐(一定比例的LiNO3-LiOOCCH3混合物)中得到新型高分子固体电解质(SPE),用IR技术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影响合成PAALi工艺及新型固体电解质电导率的主要因素,在Li-NO3-LiOOCCH3质量比为1∶1时,将其按质量百分比80∶20与聚丙烯酸锂混合均匀并熔融,得到的电解质其室温离子电导率可达2×10-5S.cm-1.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不同种类的电解液锂盐,并归纳了混合锂盐的新应用。锂盐的混合使用将成为未来电解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六氟磷酸锂(LiPF_6)是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最主要电解质锂盐,主要用于锂离子储能电池及其它日用电池,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氟化氢溶剂法和有机溶剂法等。从合成工艺、装置设备等方面概述了我国LiPF6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化工设计通讯》2020,(1):140-141
双氟磺酰亚胺锂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新型电解质锂盐,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及电化学性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对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因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可加工性,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固态电解质。但在循环过程中,具有高反应活性的锂金属会与电解质材料和锂盐发生持续反应,生成不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这不仅导致了活性材料的损失,还可能因锂枝晶的生长而产生安全隐患。为了促进固态电解质的进一步发展,亟需解决电解质与电极之间较差的界面稳定性和兼容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常见的几种聚合物固态电池界面的优化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对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技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四氟硼酸锂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环境水分不太敏感而成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四氟硼酸锂电解质材料的性质,综述了气-固反应法、水溶液法、非水溶剂法及氟化氢溶液反应法等四氟硼酸锂的制备方法。同时阐述了红外光谱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离子色谱分析法、热分析法及电化学性能分析法等四氟硼酸锂的表征技术,并提出了四氟硼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研究与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六氟磷酸锂(LiPF_6)是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最主要电解质锂盐,其制备方法主要有气-固反应法、氟化氢溶剂法、有机溶剂法和离子交换法等。概述了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现状,从生产工艺、提纯方法和设备装置3个方面分析了六氟磷酸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六氟磷酸锂(LiPF_6)基电解液中,掺杂不同比例的四氟硼酸锂(LiBF_4),得到了一种性能优化的混合锂盐电解液配方。利用LiBF_4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新配方保持了六氟磷酸锂基电解液物理性状和电池的倍率性能,并且有效改善了电池的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从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的导电锂盐的分类、组成、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存在的差异,阐述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各种不同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盐电解质,对不同的锂盐电解质,尤其是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进行了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电化学性能等以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使用情况等的分析和对比,并介绍了其电解质锂盐的制备方法;最后对其今后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