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低温肉制品的微生物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指出了低温肉制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属有害微生物所致,分析了温度、pH值、水分活度、存储气体和抑菌剂对其存活状态的影响,并根据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储粮预测微生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粮食的安全储藏,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依据预测微生物学,构建储粮中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可以快速对储粮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判断,对储粮中病原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的控制有重要的意义。对实现"生态储粮",确保储粮安全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以文献综述形式,简要概述了储粮微生物,根据不同的数学模型,综述了初级、二级和三级模型中常见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简述了储粮中主要有害霉菌模拟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预调理肉制品因具有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等优点而被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国内外对于预调理肉制品可采用的保鲜技术较多,但还没有较为完善的保鲜方案,且预调理肉制品在销售过程中还存在货架期短、保鲜技术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对于预调理肉制品的保鲜办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分析预调理肉制品腐败变质原因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预调理肉制品中研究较多的低温保鲜技术、食品保鲜剂、辐照技术、超高压保鲜技术、包装保鲜及进展,为提高食品行业内预调理肉制品的品质、延长预调理肉制品的货架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7.
低温肉制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低温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有营养价值和固有风味,是我国肉制品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低温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杀菌不彻底,产品易腐败变质,导致货架期短。因此有效的保鲜技术对于低温肉制品的贮藏保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低温肉制品保鲜技术的发展动态,重点阐述了天然保鲜剂、包装、非热力杀菌等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是作者在国外从事研究工作的记载。通过对国外肉制品所引起腐败的主要因素和由于乳酸菌所产生的腐败现象的分析研究,结果证明采用不同的包装方法与适宜的贮存环境相结合,是一种抑制或延缓微生物在肉制品中,生长繁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在发酵肉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发酵肉制品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 在欧美等国,发酵肉制品主要指干或半干香肠。但到目前为止,干或半干香肠还没有正式定义,人们只是根据香肠最终的干燥程度来划分两者。干香肠为经细菌作用,pH<5.3,再经干燥除去 25%~50%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综述了发酵肉制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发酵剂的种类和作用,以及肉制品发酵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肉制品发酵剂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16.
17.
肉制品中亚硝酸钠残留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肉糜制品在不添加和添加异抗坏血酸钠500mg/kg情况下亚硝酸钠残留量的预测模型:Y=12.588+0.598X1-0.626X2和Y=13.096+0.381X1-0.363X2,其中Y,X1,X2分别为亚硝酸钠残留量(mg/kg),亚硝酸钠添加量(mg/kg),肉中总色素含量(mg/kg)。试验还得到干腌肉块亚硝酸钠残留量的预测模型,y=45.136+0.181x1-1.306x2-0.342x3,其中y为亚硝酸钠残留量(mg/kg),x1、x2、x3分别为亚硝酸钠添加量(mg/kg),腌制时间(d)和总色素含量(mg/kg)。 相似文献
18.
肉品微生物污染现状分析与安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肉品微生物污染来源,畜禽的屠宰加工状况,肉品加工和检验人员素质,肉品微生物法规与标准等方面对我国肉品微生物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阐明我国肉品生产中微生物污染和肉品卫生检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