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新疆夏子街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无机柱撑膨润土和无机—有机柱撑膨润土,考察了溶剂及配比等对柱撑膨润土的影响。无机柱撑膨润土的合成条件为[OH-]/[Al3+]=2.2,Al3+/土=15mmol/g。膨润土应用于城市污水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膨润土原矿对废水中COD去除率为38.5%,无机柱撑膨润土在最优吸附条件下对废水中COD去除率达到91.85%,无机—有机柱撑膨润土在最优吸附条件下对废水中COD去除率达到97.12%。  相似文献   

2.
羟基金属柱撑膨润土吸附磷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膨润土改性,制得羟基铁柱撑膨润土(OH-Fe-PILC)、羟基铝柱撑膨润土(OH-Al-PILC)和羟基铁铝复合柱撑膨润土(OH-Fe-Al-PILC)。研究表明:柱撑膨润土的层间距比原土的明显变大,在实验条件下对磷的吸附能力为:OH-Fe-Al-PILC>OH-Fe-PILC>OH-Al-PILC;对10mg/L的含磷废液的去除率分别为97.8%、97.7%和93.4%;对50mg/L的含磷废液的去除率分别为92.0%、87.3%和65.5%。  相似文献   

3.
铁镍改性膨润土对铬的吸附性能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铁镍交联改性膨润土、铁镍有机复合改性膨润土,并应用于含Cr6+模拟废水的处理,探讨了改性膨润土的用量、吸附时间、pH值等最佳使用条件,比较了原土、交联改性土、有机复合改性土对铬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改性土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原土,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交联改性土、有机复合改性土对Cr6+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5%和97%。  相似文献   

4.
羟基铝柱撑蒙脱石对水溶液中Cr6+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辽宁某地的膨润土,制备了羟基铝柱撑蒙脱石,系统研究了原土及柱撑蒙脱石对水溶液中Cr^6 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柱撑蒙脱石对水溶液中Cr^6 的吸附作用明显优于原土,溶液在室温和起始pH为4.O的条例下,Cr^6 的初始浓度4.OmgL^-1,柱撑蒙脱石投加量40gL^-1,振荡吸附时间40min,柱撑蒙脱石对苯胺去除率为90%;柱撑蒙脱石对Cr^6 的倒数吸附等温线近似成直线,符合Langmuir吸附公式。  相似文献   

5.
微波柱撑膨润土预处理垃圾渗滤液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辐照强化制备铝柱撑膨润土吸附剂,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将其应用于氨氮浓度1200mg/L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通过柱撑膨润土吸附实验,研究了微波柱撑膨润土在不同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柱撑膨润土投加量为10g/L,pH值为6,反应时间20min,沉降时间30min时,能够使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效率达到76.8%,CODcr去除率85.5%,减轻了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  相似文献   

6.
以天然膨润土作为载体,分别采用酸、碱、铝盐、羟基铝柱撑、热活化等物理化学改性方法对其改性,并综合分析其净化含磷废水的处理效果,改性后膨润土比表面积增加,其活性吸附点和吸附位也大幅增多,进而提高了其表面吸附能力.改性后膨润土吸附净化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羟基铝柱撑膨润土、铝盐改性膨润土、热改性膨润土、酸改性膨润土、碱改性膨润土;羟基铝柱撑膨润土最佳改性条件为保持OH-与Al3+质量比2.2,搅拌静置后去除上清液,残留物洗净后烘干,其净化含磷废水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在pH值为6的废水溶液中投入3 g改性膨润土,恒温振荡吸附60 min,此时废水中磷去除率可达95.2%.  相似文献   

7.
改性膨润土吸附处理含磷污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硫酸、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和阳离子型聚季铵盐对膨润土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膨润土在不同条件下对含磷污水的处理能力,并比较了原土、酸改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对含磷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用量为6g/L,pH为4~10,吸附时间为40m in,温度为20℃时,污水中磷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微波法膨润土有机改性及对苯胺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胺在微波场中对钠基膨润土进行有机改性,制得有机改性膨润土,通过XRD和LR表征膨润土的结构,并研究了有机膨润土对废水中苯胺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插层剂成功进入膨润土层间,有机膨润土对苯胺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对浓度为50 mg/L苯胺的去除率可达94.3%.有机改性膨润土对苯胺的吸附作...  相似文献   

9.
改性膨润土处理石化含油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分别用碳酸钠 (Na2 CO3)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对膨润土进行改性 ,研究了改性膨润土吸附石化含油废水中油的性能及适宜条件。结果表明 ,有机改性膨润土除油效果比钠化改性膨润土和提纯土好 ,其饱和吸附容量也远高于提纯土 ;对于浓度 2 2 1mg/L的含油废水 ,有机膨润土用量为 5 .0g/L ,油的去除率可达 97%。  相似文献   

10.
无机柱撑膨润土是矿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膨润土无机柱撑改性的特征、制备和应用研究现状与进展,总结了膨润土无机柱撑机理和方法,分析了膨润土无机柱撑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连科  孙鹏 《金属矿山》2012,41(10):145-148
取包钢4号高炉水淬渣进行酸热联合改性后用于模拟含硝基苯废水的吸附处理,研究了吸附的影响因素及等温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室温、自然pH、模拟废水硝基苯质量浓度为10 mg/L、改性水淬渣粒度和用量分别为-100目和8 g/L、吸附时间为60 min条件下,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81.8%;改性水淬渣对硝基苯的等温吸附行为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式,室温下饱和吸附容量为33.56 mg/g,吸附过程较易进行。  相似文献   

12.
天然凹土由于强度低,在用于废水处理后形成泥浆难以处理。本文利用水热处理,在不改变凹土结构的情况下,形成强度较高的凹土滤料,以达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孔径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料微观结构呈网络状,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孔径略有缩小。滤料的抗压测试显示其强度显著增大。硝基苯的吸附实验表明,在前6h处于快速吸附阶段,在8h时达到平衡,单位吸附量为24mg/g;滤料对硝基苯的吸附量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几乎成比例增加;在pH=9时吸附量最大,为23.77mg/g;对低浓度的硝基苯溶液,当投加量为51.3g/L时去除率最大,达到93%。水热处理的凹土滤料对硝基苯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锰酸钾改性对颗粒活性炭吸附Cu2+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KMnO4溶液在回流状态下对颗粒活性炭进行了改性。考察了KMnO4 溶液浓度对Cu2+吸附率-pH曲线及pH的影响,并研究了KMnO4 改性对颗粒活性炭吸附和解吸Cu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4 改性使颗粒活性炭对 Cu2+吸附率-pH曲线及pH向低pH偏移。当KMnO4溶液浓度为0.03 mol/L时,改性颗粒活性炭效果最好;KMnO4 改性提高了颗粒活性炭对Cu2+的吸附速率,使其投加量节省约3倍;Cu2+在改性及未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在相同Cu2+平衡浓度下,KMnO4改性活性炭对 Cu2+的吸附量提高约 2.7倍;使用 0.35 mol/L的HCl溶液作解吸液,Cu2+从KMnO4改性活性炭上的解吸率为 91.1%,而Cu2+从未改性活性炭上的解吸率仅为8.8%。KMnO4 改性提高了颗粒活性炭从水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并促进了其解吸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KMnO4溶液在回流状态下对竹炭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竹炭。比较研究了 KMnO4浓度对Cu2+ 在竹炭上的吸附率-pH曲线的影响,并研究了KMnO4改性对竹炭吸附和解吸Cu2+ 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试验表明, KMnO4 改性使竹炭对Cu2+ 吸附率-pH曲线及pH50向低pH偏移,当 KMnO4溶液浓度为0.04 mol/L时,改性效果最好; KMnO4 改性使其投加量节省约2倍; 竹炭对Cu2+ 的吸附均遵循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规律, 在相同Cu2+ 平衡浓度下,改性后的竹炭对Cu2+ 的吸附量提高约53%,升高温度能明显提高改性竹炭对Cu2+ 的吸附能力,40 ℃的饱和吸附量是25 ℃的1.69倍。KMnO4 改性提高了竹炭从水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并改善了其解吸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5.
氯化铁改性活性氧化铝的制备和表征及其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佳  郑重  丁春生  邹英龙  章小勇 《非金属矿》2012,35(3):61-63,67
为提高活性氧化铝对废水中磷的去除效果,以氯化铁为改性剂,采用碱性沉积法对其进行改性,测定了改性前后活性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及孔容,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废水初始浓度、改性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去除废水中磷的影响,探讨了改性活性氧化铝对磷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430.582 m2/g,提高了23.5%;吸附时间为4 h时,吸附达到平衡,磷吸附量比改性前提高了10.2%;当pH值在5~7时,磷去除效果最好;随着废水中磷初始浓度的提高,磷去除率降低;随着改性活性氧化铝投加量的增加,磷去除率升高,当投加量为5.0g/L时,吸附效果最好;Freundlich和Langmuir 2种等温线模型均能较好反映改性活性氧化铝对磷的吸附行为,其中Langmuir模型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研究了Na2CO3和CTM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改性前后大洋富钴结壳尾矿对模拟废水中Pb2+离子的吸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佳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为7.5g/L,吸附时间为4h,废水初始浓度为200mg/L,废水初始pH值为自然值;且Na2CO3和CTMAB改性大洋富钴结壳尾矿对Pb2+的吸附作用均优于未改性尾矿,Na2CO3改性大洋富钴结壳尾矿对Pb2+的吸附作用优于CTMAB改性尾矿。  相似文献   

17.
针对拜耳循环母液回收镓过程中溶液钒、铝、硅等杂质影响后续电解高纯金属镓的纯度和电解效率等问题,采用螯合树脂吸附-酸解吸-磷酸三丁酯(TBP)萃取—反萃取工艺除杂富集镓的试验。结果表明:(1)偕胺肟螯合树脂对氧化铝循环母液中的镓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能,当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温度为35 ℃、吸附树脂质量4 g时,镓的吸附率达82%;酸对含镓树脂具有良好的解吸效果,1.5 mol/L的盐酸在室温10 min对镓的解吸率达72%,硅和钒基本不解吸;(2)萃取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20%的TBP(煤油为稀释剂)在3 mol/L的盐酸体系下对解吸下来的镓进行萃取,镓的萃取可达到99%以上,铝萃取率基本为零;采用1~4 mol/L的氢氧化钠,反萃取率可达到85%~97.41%,氢氧化钠中镓浓度达5 000~6 400 mg/L,不含铝、硅、钒,实现镓的富集提纯。采用树脂吸附和萃取联合工艺,可获得高浓度含镓溶液,与现有工艺相比提高10倍,且不含钒、铝、硅等杂质,获取等质量Ga(OH)3时明显减少酸碱用量,降低药剂成本。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酸、碱、盐、有机物等药剂对大洋富钴结壳选矿尾矿进行了单一及复合改性处理,并将改性后的尾矿直接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u2+、Pb2+、Zn2+、Cd2+等重金属离子,以评价改性效果。结果表明,NaOH、CJ盐和有机物CMB可以提高大洋富钴结壳选矿尾矿的吸附能力,其中CJ盐的改性效果最佳。当CJ占矿重百分比为25%时,CJ改性后尾矿对Cu2+和Pb2+的最大吸附率分别可达49.86%和97.70%,比未改性尾矿的吸附率分别要高出23%和9%以上;而对于Cd2+和Zn2+来说,当CJ占矿重百分比分别为50%和75%时,CJ改性后尾矿对它们的吸附率达最大,分别为38.86%和61.45%,比未改性尾矿的吸附率要高出10%和2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栗印环  张秀兰  张倩  张鹏冲 《非金属矿》2012,35(1):70-72,80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和NaOH对天然沸石进行活化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沸石对水溶液中Fe2+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浓度为0.8 mol/L的NaOH和微波功率480W辐射5 min改性的沸石吸附性能良好,在溶液pH值为7及常温条件下,改性沸石在用量为10 g/L、振荡吸附时间为40 min时,对质量浓度为224 mg/L的Fe2+的去除率为99.5%。改性沸石对Fe2+的吸附规律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采用0.8 mol/L的NaOH作为改性沸石的再生剂,可使其再生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T-42树脂吸附沉钒废水中氨氮的效果及其再生性能,研究了离子交换柱高径比、初始氨氮浓度和串联级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等温吸附模型。此外,还研究了解吸过程中解吸剂的种类、流速、解吸剂溶液浓度对氨氮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废水的流速为9 mL/min,柱高径比为21.0时,T-42树脂对氨氮的吸附效果较好,穿透点吸附量为21.91 mg/g,吸附终点吸附量为34.31 mg/g;随着初始氨氮浓度的升高,吸附量升高,处理废水量降低;氨氮浓度为1 999.56 mg/L的废水经2级串联吸附后达到一级标准(≤10 mg/L)。②T-42树脂吸附氨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在15、25、35 ℃下T-42树脂对氨氮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6.845 9、38.550 5、40.617 4 mg/g,温度升高有利于树脂的吸附。③在解吸剂硫酸溶液体积浓度为18%,流速为3 mL/min,解吸剂溶液用量为2.67个床层体积时,对吸附饱和的树脂上氨氮的解吸率大于99%。T-42树脂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并且硫酸可以对吸附氨氮后的树脂进行解吸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