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1700热轧带钢厂粗轧机组为对象,在轧制不同材质和规格带钢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找出了粗轧机组的薄弱环节和在轧制不同钢种时现行的负荷分配方案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各架轧机实际承载能力提出了粗轧机组负荷分配的改进方案,保证了轧钢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祝孔林  单旭沂 《钢铁》2007,42(1):45-49
运用KDD技术对热轧带钢生产中过程机大量历史数据和积累了多年的轧制信息(包括轧制负荷相关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和数据挖掘,并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开发了适合现场生产的负荷分配模型.该模型能实施多种功能,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应用,实现了负荷分配的自动设定,形成了规范的负荷分配制度.同时给出了负荷分配模型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集中阐述了鞍钢1780线粗轧机的主令系统控制部分。  相似文献   

4.
汪净 《中国冶金》2018,28(5):54-57
涟钢2 250热轧板厂是国内设计制造的常规热轧生产线,只配置了一架粗轧机,粗轧工作辊相对于其他配置两架粗轧机的热轧线磨损要大。生产线为了降低辊耗和减少粗轧换辊次数,增加粗轧工作辊过钢量,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轧辊事故增多和精轧前机架出现明显中浪。通过对粗轧工作辊过钢量、磨损量和消耗量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摸索出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其对粗轧工作辊过钢量进行规范后,轧辊事故同比减少了58.28%,精轧前机架出现浪形的现象明显减少,成功解决了粗轧工作辊消耗与产品质量、轧辊安全使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刘国平  曾强  张健民  唐东 《河南冶金》2005,13(1):14-15,27
根据粗轧机组自身的轧制特点,采用内外两层循环迭代的算法来分配粗轧机组的轧制规程。灵活地运用综合等储备负荷分配法,通过调整综合等储备负荷系数解决了粗轧负荷分配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例证明该算法适合于粗轧机组。  相似文献   

6.
探索了倾斜角控制的方法和角轧道次分配模型,分析了矩形端面扁锭和梯形端面扁锭角轧过程拓宽量差异,得到了适合生产的经验拓宽参数。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板带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由于成功地采用了板厚自动控制技术,热轧带钢的纵向厚度已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精度。但板材的形状,即板材的平直度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板形作为当前板带生产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随着单重的增加,产量的提高,热装和低温出炉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作为后工序的冷轧厂和硅钢片厂对原料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热轧的板形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介绍一种在现有的四辊轧机条件下,切实可行的板形控制方法——动态负荷分配法。  相似文献   

8.
张永贵 《山西冶金》2013,36(3):73-75
主要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粗轧中间坯旁弯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减少和预防粗轧旁弯板坯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热连轧精轧机组负荷分配的优化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功率成比例原则对带钢热连轧精轧机组进行负荷分配优化计算,建立了以 架出口厚度为未知量的非线性方程组,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求解方法-平衡迭代法,避免了导数计算和逆矩阵的求解。  相似文献   

10.
用带钢热连轧精轧温度控制模拟软件,系统地研究了负荷分配对带钢精轧轧制过程中变形温升、水冷温降以及精轧出口温度的影响,并总结出了相应的规律,为建立高精度热连轧带钢温度控制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综合等负荷函数法在中厚板规程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基于综合等负荷函数法及中厚板轧制的特点,用两层迭代算法来分配中厚板轧制规程。外层对总轧制道次数进行迭代求解,内层采用二分法对综合负荷函数值差别最大的两个道次进行调整。该算法克服了综合等负荷函数法在中厚板轧制中应用的主要障碍,适用于实时中厚板轧制过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陈丹  何绪铃  高雷  郭立伟  李书昌 《钢铁》2013,48(7):49-52,64
介绍了一种负荷分配的新方法:传统经验表中使用相对压下率作为初始负荷分配数据时,计算的末机架出口厚度与成品厚度存在差异,采用对数补偿法进行修正,提高初次负荷分配精度。为了保证人工修改变形量时计算过程平稳,采用平滑方法修正人工输入变形量;考虑轧制力极限和轧制力-功率平衡条件对压下率的修改,实现动态调整,满足在线控制;通过对变形量的回归计算,将第4机架出口厚度的偏差量分配给了2、3、4机架,以保证轧机第5机架出口厚度波动最小,实现稳定轧制。该负荷分配新方法能够满足实时在线控制要求并且保证产品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13.
冷连轧机过程控制在线负荷分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在线使用的冷连轧机负荷分配方法:通过查询数据库得到初始的负荷分配模式和负荷分配比,利用该负荷分配模式建立单目标负荷目标函数;采用简化的Newton Raphson法迭代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得到负荷分配的初始结果;根据第5机架轧制带钢长度对负荷分配结果进行修正,以克服轧制过程中带钢打滑现象;对负荷分配结果进行极限值的检查修正并最终确定负荷分配结果。该负荷分配方法用于在线,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冷连轧负荷分配最优化对于提高冷轧带钢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蚁群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将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相融合的GA ACA优化算法应用于冷连轧负荷分配的优化。该算法采用遗传算法生成初始负荷分配,利用蚁群算法求取最优化分配结果,优势互补,具有计算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适合于负荷分配的在线应用。试验对比数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冷连轧负荷分配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负荷分配是板厚控制和板形控制的基础,为了保证成品带钢的板形板厚质量,需要在负荷中考虑板形调节能力。综合考虑了单机架轧制各道次轧制压力和板形调节能力,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单机架冷轧负荷分配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该算法实现了单机架冷轧机多目标负荷分配优化。采用优化后的轧制规范组织实际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很好地兼顾了板形控制和板厚控制,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A new method of establishing rolling load distribu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by onlin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plate rolling. The model combines knowledge model and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using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 and data mining (DM) as the start. The online mainten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load model are reali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new method was testified by offline simulation and onlin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产能、生产方式、投资规模、工厂现实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几种常见铜带粗轧机的机型特点,确定最合适的设计选型方案。同时对机组重要参数、功能配置、关键设备和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为同类轧机提供设计选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微张力减径机孔型设计和轧制表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鞍钢无缝钢管厂Φ100机组实际,详细介绍了其孔型设计方法及其应用,以及轧制表计算公式和电机转速、力能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在中厚板轧机无液压弯辊条件下,为防止传统等负荷分配方法造成的板形问题,提出一种轧辊凸度协调负荷分配方法。分析了轧辊凸度对板形的影响,通过轧辊热凸度和轧辊磨损软测量模型得到了实时轧辊凸度,根据轧辊凸度的变化而调整规程板形系数以获得更加合理的负荷分配规程和良好的板形控制效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中浪和边浪等板形问题明显减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