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运用KDD技术对热轧带钢生产中过程机大量历史数据和积累了多年的轧制信息(包括轧制负荷相关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和数据挖掘,并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开发了适合现场生产的负荷分配模型.该模型能实施多种功能,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应用,实现了负荷分配的自动设定,形成了规范的负荷分配制度.同时给出了负荷分配模型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涟钢2 250热轧板厂是国内设计制造的常规热轧生产线,只配置了一架粗轧机,粗轧工作辊相对于其他配置两架粗轧机的热轧线磨损要大。生产线为了降低辊耗和减少粗轧换辊次数,增加粗轧工作辊过钢量,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轧辊事故增多和精轧前机架出现明显中浪。通过对粗轧工作辊过钢量、磨损量和消耗量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摸索出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其对粗轧工作辊过钢量进行规范后,轧辊事故同比减少了58.28%,精轧前机架出现浪形的现象明显减少,成功解决了粗轧工作辊消耗与产品质量、轧辊安全使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6.
7.
一、前言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板带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由于成功地采用了板厚自动控制技术,热轧带钢的纵向厚度已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精度。但板材的形状,即板材的平直度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板形作为当前板带生产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随着单重的增加,产量的提高,热装和低温出炉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作为后工序的冷轧厂和硅钢片厂对原料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热轧的板形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介绍一种在现有的四辊轧机条件下,切实可行的板形控制方法——动态负荷分配法。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粗轧中间坯旁弯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减少和预防粗轧旁弯板坯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介绍了一种负荷分配的新方法:传统经验表中使用相对压下率作为初始负荷分配数据时,计算的末机架出口厚度与成品厚度存在差异,采用对数补偿法进行修正,提高初次负荷分配精度。为了保证人工修改变形量时计算过程平稳,采用平滑方法修正人工输入变形量;考虑轧制力极限和轧制力-功率平衡条件对压下率的修改,实现动态调整,满足在线控制;通过对变形量的回归计算,将第4机架出口厚度的偏差量分配给了2、3、4机架,以保证轧机第5机架出口厚度波动最小,实现稳定轧制。该负荷分配新方法能够满足实时在线控制要求并且保证产品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13.
14.
冷连轧负荷分配最优化对于提高冷轧带钢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蚁群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将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相融合的GA ACA优化算法应用于冷连轧负荷分配的优化。该算法采用遗传算法生成初始负荷分配,利用蚁群算法求取最优化分配结果,优势互补,具有计算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适合于负荷分配的在线应用。试验对比数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冷连轧负荷分配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负荷分配是板厚控制和板形控制的基础,为了保证成品带钢的板形板厚质量,需要在负荷中考虑板形调节能力。综合考虑了单机架轧制各道次轧制压力和板形调节能力,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单机架冷轧负荷分配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该算法实现了单机架冷轧机多目标负荷分配优化。采用优化后的轧制规范组织实际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很好地兼顾了板形控制和板厚控制,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ZHANG Yan-hua LIU Xiang-hua WANG Guo-dong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2005,12(6):30-32,53
A new method of establishing rolling load distribu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by onlin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plate rolling. The model combines knowledge model and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using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 and data mining (DM) as the start. The online mainten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load model are reali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new method was testified by offline simulation and onlin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产能、生产方式、投资规模、工厂现实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几种常见铜带粗轧机的机型特点,确定最合适的设计选型方案。同时对机组重要参数、功能配置、关键设备和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为同类轧机提供设计选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