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探讨新型色纺混色工艺流程的应用效果。分析了两种传统色纺纱混色工艺流程的优缺点。对FA106型开棉机进行了部分改进,采用JYH306型连续喂棉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设计了新型色纺纱混色工艺流程。介绍了该流程在某企业的实际使用情况,包括原料配用、排包方法、工艺参数设置和生产产品质量。认为:新的混色流程具有大小批量适应性强、流程短、生产灵活和混色均匀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色纺纱生产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称重混棉机的精确称重工艺,包括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和工艺流程。介绍了称重混棉机的称重混合原理及混纺工艺流程,分析其存在问题。升级设计了JWF1081/A型称重混棉机及标准的混纺、色纺工艺流程。升级后的JWF1081/A型称重混棉机自动化程度高、产量高、称重精确,使用升级后标准的混纺、色纺工艺流程生产的纱线,纤维混合均匀、混纺比准确。生产实践证明:升级后的称重混棉机及标准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中高端市场得到广泛应用,单条生产线实际产量可达1 180 kg/h,纱线混纺比波动始终控制在混纺比的±1.0%内,纱线织布后染色均匀、无横档现象,基本能够满足混纺及色纺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转杯纱质量,分析转杯纺技术优势,通过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生产18.5tex纱、14.8tex纱以及14.8tex纯棉色纺纱的生产实践,从原料、混棉混色、清梳联和并条工序、条子长短片段均匀度、关键器材与工艺优化、成纱质量方面说明转杯纺设备及器材选用及工艺设计要求;从棉花染色方法、色棉混合方法、色纤维混用比例、色结控制和生产环境温湿度调控说明转杯色纺纱的技术控制要点。指出:转杯纺流程短、效率高、用工省、成本低;优选原料,优化纺前各工序工艺参数,选配好纺杯、分梳辊等关键器材并优化纺纱工艺,可保证转杯纺纱机纺出高质量的细号纱,以进一步拓展转杯纱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配棉与混棉是纺纱的两个重要环节。配棉是否合理既会影响产品品质又会影响成本。混棉(混色)是否均匀会造成纱线色差与色档。本文根据浙江色纺纱企业的生产实践,探讨了色纺纱配棉与本色纱的不同点,阐述了配棉的操作流程,对目前采用的3种混棉方法的使用范围及优缺点作了比较分析,为色纺纱生产企业做好配棉与混棉混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色纺混棉机是有色棉纺织行业中位于前纺工序的一种新式设备。在有色纺织企业生产中,由于对产品质量及产量的不同要求,对于混棉机的工艺动作要求也有不同。文章重点阐述了不同生产条件下混棉机的电气工艺动作原理和具体调试方法。对色纺企业工艺人员和技术人员使用该型设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倪远 《纺织器材》2024,(1):57-64
为了提高开清棉工序混棉、抓棉的效率和混和均匀性,详述纺纱生产中原料纤维强制性混和、分散性混和的原理以及混和不匀对纺纱品质的影响,分析现有抓棉、混棉机械以及混抓棉技术在功能、纤维品种适应性、纺纱产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实时全唛混抓棉的新概念和新模式,构建实时全唛混抓棉机架构模型,并与现有抓棉机多个技术经济项目进行对比。指出:现有抓棉机及抓棉混棉技术以抓棉为主、粗犷配棉混棉,无法达到强制性混和阶段精细混和的要求;实时全唛混抓棉机,混配在先、混抓结合、以抓带混、精确抓取、精细混棉、精准配比,同时附加多项重要功能,其研发契合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要求,有利于纺纱生产工艺技术的转型升级,通过与整个纺纱工艺流程做系统性的优化、完善和适配,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优势潜能。  相似文献   

7.
A035型混开棉机是既有混棉箱作用,又有高度开松除杂效能的国产新机,完全可以代替A006B型、A034型、A036型三台机器,我厂一纺清花间使用该机多年,纺纯棉常开工艺流程为: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色纺专利混棉机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析了一种色纺专利混和技术:一种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的混棉机器,实现了平铺直取、换向混和等多种混和原理的集成.以此取代色纺生产中传统的手工预混,改善了工作环境,简化了操作管理,色纺混和质量显著提升,资源消耗大幅下降.实践证明,色纺生产运用这一技术能带来显著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普通清梳联流程兼顾纺化纤和棉的工艺要求,介绍普通清花工艺流程的特点和业内常规做法,分析使用普通清花流程,跳过ZFA035型自动混棉机,缩短普梳流程的创新点及其工艺和成效;结果表明:调整后的流程能减少纤维损伤和纱疵,成纱质量好,方便更换品种,且节约电耗和成本;纺化纤或纺棉均采用2个开清点,可保证足够的开清效果。指出:调整后的流程创新突破点是ZFA1102A型开棉机采用1个梳针打手,增设2个间道装置,跳过ZFA035型自动混棉机;从工艺效果结合清梳联工艺思想,反思普通清梳联工艺流程的技术缺点,调整部分设备以提高成卷质量是该创新流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纤维混合方式对转杯纺混色棉纱中纤维混合程度的影响,通过不同混合方式(一并条子混合、三并条子混合和粗纱混合)所得的二组分转杯纺混色棉纱和三组分转杯纺混色棉纱的纱线横截面切片样本对转杯纺混色棉纱线中不同颜色棉纤维的径向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引用汉密尔顿转移指数方法表征混色纱中各色棉纤维径向分布的均匀程度,研究纤维混合方式对转杯纺纱线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一并棉条混合、三并棉条混合,还是粗纱混合,混色棉纱中不同颜色纤维分布均匀,纤维根数比例与设计比例相符合;混合方式对转杯纺纱线的径向均匀度没有明显影响,三通道转杯纺纱机可实现对纤维良好的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讨论纺纱纤维混和问题.通过分析纺纱纤维混和的理念、纤维混和的方法、纤维微观混和指标、纤维宏观混和指标的概念和测试方法,指出了纤维堆混和、纤维束混和、筵棉多仓立体混和及纤维条混和的特点;介绍了组分纤维混和指标及测试分析方法的作用和意义.举例说明了低比例称重混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面粉厂配粉工艺与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配粉原料、产品、配粉工艺设计、各配粉工段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配粉生产线技改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棉条横混及棉网纵混的混和效果研究认为,并条工序的混和方法、牵伸工艺、纤维长度整剂度、纤维的变速点分布、牵绅时不同组分之间粗细变化的相关程度都将对混和条的混和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FA022-6型多仓混棉机的可编程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FA022-6型多仓混棉机电气控制系统可靠性差、运行过程中易堵车的问题,采用西门子公司S7-200系统的CPU222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对原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设计了自动换仓程序、防轧车程序.改造后,实现了自动换仓、故障报警等功能,棉仓梯度明显,混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竹原纤维混纺纱强伸性能与混纺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运用混纺纱强伸性模型,分析了竹原纤维混纺纱的强伸性能。竹原纤维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在临界混纺比处出现变化,当伸长率大的纤维含量超过临界混纺比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随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伸长率大的纤维含量低于临界混纺比时,断裂伸长率保持不变。竹原纤维混纺纱在临界混纺比处强度均出现低谷。竹原纤维与棉、竹原纤维与竹粘纤维、竹原纤维与Tencel混纺纱中竹原纤维的临界混纺比分别为22%、19%、33%。  相似文献   

16.
多种浆粕混用制备粘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粕是制造粘胶纤维的重要原料。由于国内棉浆供应能力不足,在生产中全部使用优质棉浆是不现实的,必须采取木浆混用。该文就多种浆粕混用而采取的工艺措施、设备改进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周建萍 《棉纺织技术》2002,30(12):26-28
对比分析了投影仪法、显微镜法和二组分法测试混纺纱混纺比的方法和特点 ,分析了纱线结构对涤粘混纺纱混纺比的影响。涤粘混纺纱混纺比的测试结果表明 ,投影仪法比显微镜法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弥补了显微镜法直接在显微镜中数根数的不足 ,并且适合小块布样的测试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涤棉混纺纱混纺比的准确性,通过改进开清棉、梳棉工艺,降低棉卷、生条的内外重量不匀率,选择合理的纺纱方案,优化混合方法等技术措施,最终使涤棉混纺纱的混和均匀性和混纺比的准确性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工艺白酒的勾调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工艺白酒的勾调是当今和今后白酒发展的方向之一。我们在多次的勾调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薛蓉 《棉纺织技术》2007,35(3):160-162
为了提高PTT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成纱质量,针对PTT纤维的特点,采用棉包混棉和棉条混棉的二步混棉法与棉纤维进行混和,同时,正确确定PTT纤维与棉纤维在棉包混棉时的投放比例,加强对抓棉机生产过程的监控,加强对并条重量的控制,并合理配置各工序的工艺参数,适当降低各部的速度,可确保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