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动态二进制翻译是跨平台软件移植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对其进行优化,提高翻译效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文章对I386到Alpha平台的动态二进制翻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较好的翻译缓存管理策略,在FIFO的基础上将翻译缓存划分为两级进行管理。以QEMU动态二进制翻译器为实验平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可以提升翻译速度约3%。  相似文献   

2.
远程调试器是排除跨平台仿真系统错误的有效工具。介绍了x86到申威处理器的跨平台仿真系统ARCH-BRIDGE及其动态二进制翻译机制,给出了其远程调试器设计和实现方法,并解决了动态二进制翻译优化条件下的断点设置、单步执行等调试命令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译码制导的指令动态翻译优化技术在译码阶段对源指令信息进行识别,对标志位处理、寄存器分配和异常检测等方面优化,制导翻译阶段动态地生成优化后的目标二进制码,提高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效率.文章对基于译码制导的指令动态翻译优化技术进行分析并实现,并得到此优化技术能够提供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4.
访存异常的制导技术对可能引发异常处理的访存指令进行统计和分析,使系统级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能够动态地生成优化后的目标代码.制导技术能够减少目标代码中保存上下文信息的操作次数,提高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执行效率.文章对访存异常的制导技术分析并实现,并得到此策略提供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型软件系统中调试效率低下以及并发程序错误难以重现的问题,设计和实现了基于虚拟技术的可移植优化逆向调试器(PORD).PORD动态翻译被调试程序的二进制可执行代码,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向检查点处植入代码来保存程序运行状态,使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以增量的形式自动生成状态日志.PORD中集成的功能扩展的GDB远程控制虚拟机,根据检查点的状态日志重建历史执行状态,从而达到逆向执行目的.当被调程序与宿主机有相同的指令集架构时,动态二进制翻译就被优化为直接拷贝执行被调试程序的二进制可执行码,使被调程序能够以接近本地速度的速度执行.实验结果表明,PORD可以为程序提供快速的可移植的逆向调试环境.  相似文献   

6.
模拟是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由于模拟的速度非常慢,有研究提出利用动态二进制翻译技术(DBT)提取程序的代表性模拟点,对代表性模拟点进行详细模拟即可获取程序的准确性能参数,从而缩短模拟时间.然而相关研究并未考虑DBT方法对模拟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实验发现,对于某些程序,DBT加速方法会给模拟结果带来近20%的误差.为消除...  相似文献   

7.
将CUDA程序移植到其它异构众核处理器平台,对扩展CUDA程序应用范围并发挥目标平台的众核优势具有现实意义。采用二进制翻译技术移植CUDA程序时,PTX代码的识别和提取是关键。从软件逆向角度,通过静态分析方法评价了PTX代码提取的可行性,抽象出PTX提取模型,设计了基于特征向量匹配PTX代码提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提取方法成功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8.
二进制翻译作为软件移植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具体实现与处理器体系结构密切关联,在处理器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国产通用处理器的发展是打破外国芯片制造商在该领域垄断的有效手段。二进制翻译技术与国产通用处理器相结合,可以加快改善国产通用处理器的生态环境,对推动国产处理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有色冶金科技论文摘要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过程,利用该语料库作为研究平台,运用Wordsmith,Para Conc等语料库软件引导学生参与数据驱动翻译教学实践,比较基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翻译教学方法与传统翻译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将汉英双语语料库作为翻译教学平台进行数据驱动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实践,比传统翻译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汉英科技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面向网络客户的计算机翻译软件技术,研究了常用的翻译软件技术:即译和全屏翻译技术,并且实现了翻译软件的编制.该软件在一般Windows平台,如Windows 95/98/2000/NT等平台上,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1.
Most of users are accustomed to utilizing virtual address in their parallel programs running at the scalable high-performance parallel computing systems. Therefore a virtual and physical address translation mechanism is necessary and crucial to bridge the hardware interface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a new virtual and physical transla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an address validity checker, an address translation cache (ATC), a complete refresh scheme and many reliability designs. The ATC employs a large capacity embedd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eDRAM) to meet the high hit ratio requirement. It also can switch the cache and buffer mode to avoid the high latency of accessing the main memory outside. Many test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real chip, which implements the address translation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TC has a high hit ratio while running the well-known benchmarks, and additionally demonstrates that the new high-performance mechanism is well designed.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面向网络客户的计算机翻译软件技术,研究了常用的翻译软件技术:即译和全屏翻译技术,并且实现了翻译软件的编制.该软件在一般Windows平台,如Windows95/98/2000/NT等平台上,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3.
翻译教学中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翻译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变成了信息的新的载体。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我们可以迅速查询到所需的翻译信息,极大地提高翻译的速度。通过对比基于字典的传统翻译信息查询方式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现代翻译信息查询方式,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网络翻译工具及其特点,旨在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提高翻译的速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翻译研究开始朝语篇层次拓展。衔接是构成语篇的重要条件。本文试从翻译的过程来看衔接在语篇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系统可分为两种: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系统和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系统。本文讨论这两种机器翻译系统的基本原理,并讨论了翻译记忆软件和本土化软件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