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飞速发展的网络和数码印刷技术的支持下,按需出版已从不可能成为可能,成为身边的现实,可以说是出版业的一次革命。按需印刷是指出版社或者快印店等印刷企业根据市场或者个人对不同时间、地点、数量、内容的需要来印刷,通过数码技术实现出版行业整个流程的全新改造来适应个性化、高效率的现代市场需求。与传统出版方式相比,更多的考虑了个人的需要,按需出版作为传播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给出版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出版商可以把物质性的图书库存转变为数字库存,作者可以自主出版,这些新的出版模式减少了传统出版业的诸多  相似文献   

2.
3.
2005年全球打印机、复印机及多功能一体机产量将上升7.8%权威市场研究机构 Gartner 称,2005年全球打印机、复印机以及多功能一体机(MFP)产量预计超过1.247亿件,比2004年增长7.8%。这些产品的全球收入预计超过597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4.5%.Gartner 分析员认为,制造商正致力于将客户的单色设备向彩色设备的转换,因此彩色激光打印机和彩色激光多功能机将是增长较快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王悦 《数码印刷》2009,(10):47-48
2009年9月3日.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这可谓是图书出版界的一大盛事,展商众多.形式多样.亮点频频。其中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承办的“按需出版及印刷精品专区“是首次亮相图博会.同样也是本届图博会最大看点之一。图博会上首设的“按需出版及印刷精品展区”进一步向世人展示了印刷的魅力与对出版业发展的推动力,赢得了满堂喝彩!  相似文献   

5.
书籍发展的历史是以科技为动力的,从最初的龟甲、金属、竹简、木牍、帛书,到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术,使书籍的演变发生质的飞跃。到宋代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让传统的雕版印刷迅速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书籍的印刷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立体书、电子书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国内图书码洋偏低,导致数字印刷成本凸显,而彩色数字印刷价格更高,这也是阻碍按需出版大规模推广的因素之一。目前,按需出版并没有在我国出版社被大面积推行,采用按需印刷技术进行按需出版业务的单位比例不超过5%。有限的几家出版社凭借自身专业特点开展了有益的按需出版业务尝试。真正意义上的按需,按照社会最小单位即  相似文献   

7.
按需印刷是按照不同时间、地点、数量、内容的需求,通过数码印刷技术实现个性化、短版化、高效率的印刷品.经过近些年数码印刷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按需印刷市场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已经从照片、台历、挂历等个人按需市场延伸到书籍的按需出版领域.  相似文献   

8.
随着IT技术和数码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按需出版印刷应运而生,它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数码印刷和网络技术,将出版信息全部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时直接印刷成书,省去制版等中间环节,真正做到一册起印、即需即印。按需出版印刷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印数限制,印量较少时,制作成本比传统印刷大大降低,不但能够解决需求量较小的学术著作,专业教材,短版、绝版书等的印制问题,还能够有效降低出版成本,增加销售利润,同时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印刷需求,实现出版社内容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虽然国内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按需出版印刷的概念,业内人士对这一出版方式的发展前景也都非常看好,但真正成功的案例和大规模的应用还不多见。国内为什么要开展按需出版印刷,其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国内在按需出版印刷方面进行了哪些积极的探索,面临着哪些问题?想要迎来按需出版印刷的迅速发展,还需要哪些努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新闻出版局印管处处长周建平、凤凰数码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秦亚兵、柯达图文影像集团企业事业部中国区销售经理李辉民和普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暨渠道事业部总经理晁水。  相似文献   

9.
文骅 《印刷杂志》2013,(8):71-72
7月11日上午,按需出版与数字印刷论坛在上海国际印刷周主会场举行。凤凰出版传媒副总经理黎雪在POD重定业态新格局演讲中同与会者分享了按需出版与数字印刷融为一体的凤凰印云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0.
<正>近些年,高速喷墨印刷的成熟,在技术上为按需出版印刷提供了新的助力;出版集团迫切寻求数字化变革的愿望为发展按需出版印刷提供了庞大的终端需求。按需出版印刷的发展正在提速。我们看到,2014年,既有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这样的新生力量进入按需出版印刷市场,也有早年进入按需出版印刷市场的凤凰传媒、虎彩集团等的不少新动作。尽管大恒数码的按需出版印刷业务目前处于停  相似文献   

11.
施萱 《印刷杂志》2009,(10):20-21
<正>按需印刷是按照不同时间、地点、数量、内容的需求,通过数字印刷技术获得个性化、短版化、高效率的印刷品。近些年数字印刷技术不断完善和推广,按需印刷市场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已经从照片、台历、挂历等个人按需印刷市场延伸到书籍的按需出版领域。  相似文献   

12.
日本按需印刷市场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调查2002年日本按需印刷(On demand)市场的规模为1390亿日元其中黑白按需印刷市场约为990亿日元,彩色按需印刷市场约为400亿日元;2003年日本按需印刷市场已经超过1500亿日元,今后几年间还将以11%的平均年率逐年增长到2005年将迭2000亿日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按需出版作为近年来国内出版业的热点话题之一,已被不少出版社提上了发展日程.于是,按需出版印刷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印刷企业的关注,一些印刷企业已经开展了按需出版印刷方面的探索,北京京师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师印务")便是其中之一.2012年,其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子")引进了1台方正桀鹰P5000高速喷墨数字印刷机,组建了按需出版印刷生产线,开始向按需出版印刷市场进军.为何进军按需出版印刷市场?又为何选择方正电子的高速喷墨数字印刷设备?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京师印务董事长胡建祥.下面,让我们在胡董的"带领"下,领略京师印务的按需出版印刷"风彩"!  相似文献   

14.
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传统印刷企业的市场空间.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是传统印刷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将数字印刷技术用于书刊印刷,就是目光敏锐的印刷企业所找寻到的、连接印刷行业与数字媒体的结合点.美国KingPrinting公司适时将数字印刷技术引入书刊印刷业务领域,并逐渐探索出创新的商业模式,连续5年来销售收入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成为业界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想必大多数出版社、印刷企业都曾被教材、教辅的补订书、短版书、断版书、零星个性化需求等问题困扰着。尤其在网络小说横行的今天,自办发行成全了部分小批量印刷。国外较为成功的按需出版公司,如闪电资源公司、亚马逊公司,均出身于网络公司而非传统出版公司。实际上,按需出版作为数字化时代一种新兴的出版模式,只有与互联网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在数字出版下的纸质媒介是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为前提,因此它被称之按需印刷出版,是充分结合了数字印刷与数字出版技术而产生的新型业务形态。当前,出版业面临着库存大、退货多、回款难、起印数高、短版书面市难、断版书再流通难、教辅市场萎缩等诸多问题,同时,需求量较小的学术著作、专业教材、断版、绝版书等,由于成本等各种原因往往出版比较困难,但市场对此类书的需求却越来越多,业内对此一直很困惑。在传统出版印刷的条件下,这些问题似乎很难解决。于是按需出版作为一种适合小批量、个性化出版的数字出版方式应运而生。数字技术出版环境下的按需印刷正好能解决这些问题,它克服了传统印刷的诸多不足,能够满足出版社、作者和读者的特  相似文献   

17.
按需印刷     
近几年,数字印刷技术在个性化印刷、按需印报、按需印书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据统计,1998年全世界按需印书产值为540亿美元,占图书印刷市场的5%,预计到2003年,该比例将达到30%。面对如此快的发展速度,本刊就按需印书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做了一次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 106份,其中出版社11份,印刷厂95份。  相似文献   

18.
按需印刷     
日本按需印刷市场概况 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调查,2002年日本按需印刷市场的规模为1390亿日元,其中黑白按需印刷市场约为990亿日元,彩色按需印刷市场约为400亿日元.2003年日本按需印刷市场已超过1500亿日元,预计2005年将达到2000亿日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作为书刊印刷领域的龙头印刷企业,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在2012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会上虽没有携按需出版印刷书籍参展,但据记者了解,中华商务已经针对B2C市场开展了绝版书的按需出版印刷,其按需出版印刷与传统出版印刷的平衡点控制在500本,使用的设备是惠普Indigo数字印刷机。中华商务负责人表示,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按需出版市场发展缓慢,还不太成熟,但这是一块诱人的蛋糕,  相似文献   

20.
按需出版突破了传统出版的印量限制,为出版业带来了一场变革,也为印刷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印刷企业要想开展按需出版印刷,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呢?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引进生产型数字印刷机及配套的印后加工设备.然而,很快就会发现,仅满足硬件条件还远远不够,数以万计的图书数据化文件的管理以及数据库与生产流程的衔接才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例如我们熟知的Lightning Source公司,与他们合作的出版商超过1.3万家,该公司的图书数据库中存储了500多万种图书,每个月的印量可以达到1 50万本,但平均每本书的印量只有1.6本.如何在众多图书数据文件中找到客户所需的图书,并及时发送至数字印刷机进行生产是我们要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本文将就印刷企业在开展按需出版印刷业务的过程中,如何搭建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该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