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伍艳辉  于世昆  段永超  李佟茗 《化工学报》2011,62(10):2684-2690
室温离子液体是一种“绿色溶剂”,具有独特的气体溶解选择性.基于正规溶液理论,根据文献发表的常规咪唑盐离子液体对不同气体的溶解度数据,结合基团贡献法预测了常压下CO2、CH4、N2、CO在含氰基、醚键等极性基团的咪唑盐离子液体中的亨利系数,进而得到不同气体在该类离子液体中的溶解选择性.结果表明,极性基团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咪...  相似文献   

2.
常艳艳 《广东化工》2008,35(3):59-61
气体与液体接触后,都会产生溶解。吸收过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即气体)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过程。利用这一原理在生产过磷酸钙的氟吸收系统中,使用初期,性能良好,尾气中氟含量可以维持在国家标准以下。但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效果就达不到要求。为了达到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找到了一些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室温离子液体的制备及物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合成了[bm im]B r和[bm im]BF4室温离子液体,考察了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及导电性能,同时对离子液体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在水、乙醇、乙酸、丙酮中可以较好的溶解,而在乙醚、苯、正己烷中不溶解;离子液体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不同的溶剂中的电导率K不同,而且相差很大,其顺序为K(水作溶剂)>K(乙醇作溶剂)>K(乙酸作溶剂)。溶剂的极性对离子液体的紫外吸收影响较大,最大吸收波长的顺序为:λm ax(水为溶剂)<λm ax(乙醇为溶剂)<λm ax(乙酸为溶剂)。  相似文献   

4.
竺琴  张焜  苏流坤 《广州化工》2010,38(11):6-9
综述了气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能、影响因素及其传质机理;介绍了CO2、SO2等气体在离子液体中的吸附研究进展;总结了离子液体中气体分离、分析及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离子液体在气体吸附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英国煤炭厅请求参加采用超临界气体溶剂萃取法(Supercritical gas Solventextraction)(SGSE)(2700万美元)的煤转化为石油化学原料的生产计划。该方法不用液体,而是用高压气体溶解煤  相似文献   

6.
离子液体在溶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萃取分离等化工过程。介绍了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发展状况,详细讨论了离子液体在溶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方面的研究、离子液体作为反应过程中的溶剂以及离子液体作为高分子溶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任厚朋  孙仕芹  李露 《应用化工》2014,(7):1255-1257,1262
合成了一系列碱性离子液体,其中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Bmim]AC)对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考察了丝素蛋白在该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及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温度和溶解时间,结果表明,在75℃下,溶解840 min,该离子液体对丝素蛋白的溶解能力达到15%(质量分数)。XRD和FTIR分析表明,再生丝素蛋白的构象以α-螺旋为主,丝素蛋白在溶解过程中没有发生衍生化。因此,[Bmim]AC离子液体是丝素蛋白的优良溶剂。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溶剂中溶解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离子液体以其熔点低、蒸气压小、酸性可调及良好的溶解性能、黏度、密度等优异的理化特性成为纤维素的新型溶剂。离子液体与传统的纤维素溶剂相比,具有低挥发性、可回收利用、热性质稳定的优点,避免了有机溶剂所造成的污染。介绍了纤维素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再生和衍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对聚苯乙烯生产中的含高聚物液样的测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直接抽取与液体样品相平衡的液上气体进样,代替通常将液体样品先加溶剂溶解,再加甲醇沉淀,后抽取上层清液进样的原有方法。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说明该项顶空气相色谱分析,在室温变化不大的实验室条件下,无需购置繁杂昂贵的恒温恒压进样辅助设施,只要在注射器针头上加密封橡胶块。防止采样后气体跑漏,就可用简易方法进行测试,以满足生产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丙烯腈(AN)在离子液体中的均聚共聚、聚丙烯腈(PAN)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机理、溶液特性以及纺丝成形的研究进展。指出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的AN均聚和共聚反应具有反应快,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特点,离子液体是PAN溶解的良好溶剂;PAN/离子液体体系随温度降低呈现出可逆物理凝胶特征,PAN/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采用干喷湿纺、静电纺丝和增塑纺丝,已制备出各种纤维;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离子液体在PAN的聚合、溶解及纺丝成形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盈盈  吉晓燕  陆小华 《化工学报》2014,65(5):1721-1728
胆碱类低共融溶剂是一种新型的离子液体。它不仅具有传统离子液体的优点,还具有价格低廉、低毒、生物可降解等优势。对胆碱类低共融溶剂在CO2捕集与分离中所涉及的物理性质,如气体的溶解度、CO2的吸收-解吸、密度、稳定性、黏度和表面张力等进行考察,并分析了胆碱类低共融溶剂的结构对各物性的影响。通过与传统离子液体的对比,胆碱类低共融溶剂在CO2捕集与分离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如CO2溶解度高,黏度低。然而,胆碱类低共融溶剂在气体的选择性分离、表面张力等的研究还不足,且热稳定性方面还存在瓶颈,因此,其在CO2捕集和分离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室温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气体选择溶解性,在二氧化碳(CO2)的捕集和分离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CO2在不同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研究进展,比较了CO2在常规离子液体和功能型离子液体中的不同溶解机制,分析、归纳了向离子液体中引入不同官能团对CO2溶解性能的影响规律,指出了离子液体捕集CO2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多孔液体是一类存在永久性孔洞且具有流动性的新型多孔材料,兼具微孔材料和液体的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多孔液体的概念,总结了三类多孔液体制备方法,分析了其特点和形成条件。第一类多孔液体是由具有空腔的刚性主体单元形成的纯液体,主要制备方法为将具有孔洞的有机大分子或纳米颗粒进行适当修饰,使其能在常温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第二类多孔液体是将具有空腔的刚性主体分子溶解在合适的位阻溶剂中形成永久且空置孔洞,最新合成方法为缩合反应一步法得到主体分子,与较好相溶性溶剂分子互配;第三类多孔液体也是由具有空腔的刚性主体和位阻溶剂组成,配制过程中寻找相匹配的微孔框架、位阻溶剂和分散剂,得到稳定流体相是关键步骤。综述了多孔液体用于二氧化碳气体分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种类多孔液体捕集二氧化碳的优缺点和捕集机制。最后对多孔液体合成方法及其在气体分离过程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化学工业中,用于气液混合或反应的装置较多,其中,需要气体滞留时间大于一二分钟以形成预期反应的装置,以间歇或连续的搅拌釜式反应器(STR)最为典型。一般来说,气液间的反应发生在液体或液体中的溶解物与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分子  相似文献   

15.
丝素蛋白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研究了丝素蛋白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首先研究了丝素蛋白在不同结构的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AMIM]C1)和1-丁基-3_-甲基咪唑氯化物([BMIM]c1)中的溶解速率和溶解度。结果发现,相同条件下,丝素蛋白在[AMIM]cl中具有较快的溶解速率和较大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速度加快,合适的温度为95~105℃;随着丝素蛋白浓度的增大,相同条件下丝素蛋白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速度减慢。XRD结果表明,丝素蛋白的非晶相部分首先被溶解,晶相部分结构被破坏后与溶剂作用逐渐被溶解。采用粘度法测定了丝素蛋白分子质量随溶解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加热时间增加和温度升高,蛋白质分子质量减小。为保证丝素蛋白的稳定性和溶解速率,温度一般控制在100℃以下,溶解时间小于5h。  相似文献   

16.
离子液体对稻草和微品纤维素溶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液体对稻草和微晶纤维素的溶解情况.升高温度、延长时间都可以使离子液体对纤维素的溶解能力提高,但应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以免纤维素发生炭化.将稻草溶解再生产物的红外谱图与微晶纤维素的红外谱图比较,结果表明,稻草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产物主要是纤维素;将从离子液体中析出的再生微晶纤维素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微晶纤维素溶解前后的FT-IR谱图是相同的,说明离子液体是微晶纤维素的直接溶剂.  相似文献   

17.
离子液体对稻草和微晶纤维素溶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离子液体对稻草和微晶纤维素的溶解情况。升高温度、延长时间都可以使离子液体对纤维素的溶解能力提高,但应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以免纤维素发生炭化。将稻草溶解再生产物的红外谱图与微晶纤维素的红外谱图比较,结果表明,稻草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产物主要是纤维素:将从离子液体中析出的再生微晶纤维素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微晶纤维素溶解前后的FT—IR谱图是相同的,说明离子液体是微晶纤维素的直接溶剂。  相似文献   

18.
《硫酸工业》2011,(5):23-23
近日,四川省精细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的JH-17可再生质子化液体烟气脱硫溶剂通过技术鉴定。该脱硫溶剂在吸收塔中吸收烟气中的SO2,然后在解析塔中将脱硫溶剂中的SO2解析出来,得到高纯度的SO_2气体,解析后的脱硫溶剂循环吸收SO2。  相似文献   

19.
胡程耀  黄培 《化工学报》2011,62(11):3123-3129
引言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化工、药物研究、食品生产等领域[1-3]。大量的研究者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对固体溶解过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4-6]。Marabi等[7]采用实验手段考察了溶剂的物理性质对单颗球形蔗糖在无限大溶剂中的溶解过程的影响;Vzquez-  相似文献   

20.
<正> 该法是采用普通市售注射器简便测定液体中溶解气体的大致含量的方法。其测定步骤为(图略) 1.在注射器内注入一定量的被测液体(例如10毫升),并充分排出针筒内混入的气体(实际上是抽出园柱塞后使注射器全部浸入液体中,静置不动,然后放入柱塞推回到一定刻度。) 2.关闭注入孔,缓缓抽引柱塞,液体即处于真空,使溶入液体中的气体分离。(此时,如果注射器全部浸入液体中,就不必担心注入孔处及注射筒与柱塞间的间隙漏入空气。当有必要在液体外操作时,可在园柱塞上涂敷油剂或高粘度液体,以防止空气漏入。 3.使柱塞慢慢自由地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