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针对GD油田含聚含油污水黏度高、 含油量高、 悬浮颗粒多的特点, 而常规单一絮凝剂用量高、 絮凝体 松散、 成本高的缺点, 以除油率和去浊率为评价指标, 采用烧瓶实验对3种无机絮凝剂和2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 絮凝效果评价, 优选出了质量浓度为1 0 0m g / L的无机絮凝剂聚氯化铝铁和质量浓度为4 0m g / L的有机高分子絮凝 剂P AM - 4为单一絮凝剂的最佳试剂。将两者组成复配体系后, 优选出最佳的絮凝剂经过复配絮凝剂体系处理后的 污水除油率和去浊率分别为9 2. 3%和9 0. 7%, 并评价了絮凝温度、 污水p H 及沉降处理时间对复配絮凝剂体系絮凝 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絮凝剂体系在4 0~6 0℃, p H为6~9及较长的沉降时间下, 处理效果最好。该体系在同 类含聚含油污水处理中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采油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利用烧杯实验法进行絮凝剂筛选实验,实验中共选择5种絮凝剂进行筛选,通过观察壳聚糖、明胶、硫酸铝、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铁5种絮凝剂的絮凝过程,对比加入絮凝剂后各试管内上清液的透光值和悬浮物含量,筛选出硫酸铝效果最好.此外,针对硫酸铝处理某油田采油污水的最佳絮凝温度和最佳用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40℃时絮凝效果最好,且最佳用量25 g/L.  相似文献   

3.
SPM—Ⅲ絮凝剂处理炼油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PAC絮凝剂处理炼油污水,形成污泥沉降性、脱水性差,浮渣量大.用研制的SPM-Ⅲ絮凝剂处理炼油污水,对出水水质和污泥性质等8个因子,按综合评价数学模式进行评价,表明8项指标均优于PAC,获得显著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成本以及环境排放问题,主要研究沸石和无机絮凝剂混合使用处理污水的处理效果,按照沸石和无机絮凝剂的不同比例投加在生活污水中,通过测定絮凝率来反应沸石和无机絮凝剂的联合处理效果,找出两者联合使用的最佳投加比例,实验所选无机絮凝剂分别为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结晶三氯化铝。得出结论:沸石与三种无机絮凝剂的联合使用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沸石对生活污水处理的效果,絮凝率最高能达到93%以上,既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又可以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5.
聚合氯化铝作为烟气脱硫污水处理的主要絮凝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用量大、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化学滴定法,通过观察污水的清澈度和测定污水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研究了聚合氯化铝、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以及二者复配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污水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的絮凝效果优于二者单独使用的絮凝效果,且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絮凝效果越好。同时分析和优化了絮凝剂质量浓度、污水pH和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7~8、搅拌时间为4~6 min的条件下,30 mg/L聚合氯化铝和1.0 mg/L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复配,对催化裂化烟气脱硫污水的絮凝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也为日后污水处理的成本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聚合物驱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的特点,以LH 油田聚合物区块采出污水为研究对象,在对含油采出污水中悬浮物微观形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烧瓶实验评价了国内油田常用的几种有机和无机絮凝剂的除油率和去浊率,优选出了3种适应性较好的絮凝剂,并与实验室自制的絮凝剂VB-1复配使用,研究了不同絮凝剂VB-1加量下复配体系的除油率和去浊率,并探究了温度对复配体系絮凝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优的絮凝剂复配体系FPTY为:150mg/LVB1+3000mg/LJDF。温度为40℃条件时,优选出的絮凝剂复配体系FPTY的除油率和去浊率分别为95.78%和88.54%,且复配絮凝体系FPTY 的絮凝效果与温度成正比。优选出的复配絮凝剂体系FPTY在LH 油田聚合物区块的含油采出水的处理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淀粉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采用干法合成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用其对啤酒污水进行了絮凝处理。考察了沉降时间、阳离子淀粉用量、慢速搅拌时间、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淀粉对啤酒污水絮凝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沉降时间24 min,阳离子淀粉用量20 mg.L-1,慢速搅拌时间14 min,pH=8.0。在该条件下,啤酒污水浊度可降至3.9 NTU。  相似文献   

8.
絮凝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体污染的日益严重和可利用水资源的减少,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的应用.絮凝法作为一种简便、高效、投资小的处理方法而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不同絮凝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絮凝剂高分子化、复合化、多功能化的发展方向,对絮凝剂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磁性絮凝剂的原位共沉淀合成及其在煤泥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絮凝剂具有磁性,从而可通过磁絮凝方法处理污水,通过将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高分子絮凝剂在铁盐溶液中溶胀-原位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含铁PAM复合絮凝剂,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复合絮凝剂的结构及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复合絮凝剂中磁性物主要以Fe3O4磁铁矿的形态较均匀地分布于PAM的高分子结构中,平均粒径8~18 nm;复合絮凝剂在室温下具有超顺磁性,其最高比饱和磁化强度可达9.21×10-3A·m2/g.磁性絮凝剂除具有稳定的磁性外,还保持了较好的絮凝特性,将其应用于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过程中,可通过外磁分离技术实现煤泥絮团的高效沉降.  相似文献   

10.
充填料浆的制备是充填采矿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而全尾砂絮凝沉降更是料浆制备的核心部分.由于全尾砂粒径较小,沉降速度较慢,尾砂絮凝沉降也就变得十分困难.因此,采用三种不同的絮凝剂对某金属矿全尾砂进行静态絮凝沉降实验,探究絮凝剂种类、入料浓度及絮凝剂单耗对固液分离界面的沉降速度、全尾砂的底流浓度及单位面积固体处理量的影响程度,并应用Slogistic3方程、Ex-pAssoc方程对底流浓度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应用parabola2 D方程对全尾砂单位面积固体处理量进行非线性曲面拟合.实验结果证明:1#絮凝剂的使用效果要优于2#絮凝剂及3#絮凝剂且入料浓度为20%,絮凝剂单耗为60 g/t,沉降效果达到最优,对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汉油区污油处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汉采油厂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污油。这些油乳化严重,含泥砂多、杂质多、粘度高,原油处理系统无法处理,堆积占用大量罐存,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对污油样进行室内药剂试验,设计现场简易处理装置和现场试验,并制定出了一套适合江汉油区污油处理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正交实验法针对复配絮凝剂聚合硫酸铁-壳聚糖处理含油污水实验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验中选取透光率、含油量、悬浮物含量为测试指标。通过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到影响因素温度、PH值、复配比例、絮凝剂加药量对各指标的影响主次顺序。并经过综合分析获得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为温度为50℃、pH值为7、无机/有机为3:1、投药量为40mg/L。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石油的需求量呈现出加剧的趋势.石油开采、油品运输等过程产生的泄露和油类废弃物对海洋和淡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研究开发高效、清洁、循环使用的吸油材料实现油水分离成为近期研究热点.吸油材料可以分为无机吸油材料和有机吸油材料两大类.无机吸油材料因制备简单、成本低、吸油倍率高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疏水亲油的海绵状石墨烯吸油材料因对各种油品适用性好、吸附速率快、吸油效率高、循环能力强得到较好的发展.有机类吸油材料在循环利用率、吸附速率方面明显高于无机吸油材料.有机吸油材料的研究旨在提高其吸油倍率、循环利用率和吸附速率等性能指标.针对两种吸油材料的特点,结合不同改性方法的制备工艺,开发新型、绿色、高吸油率的吸油材料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常用絮凝剂存在低效高耗、二次污染等问题,提出使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通过有机单体丙烯酰胺、丙烯酸、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烷磺酸的水溶液聚合和反相乳液聚合,经红外光谱的结构验证和对含油废水的实际处理,确定了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的絮凝剂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考察了pH值、絮凝剂的投加量、水温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絮凝剂投加量为230 mg/L,pH值为6时可以取得最佳的絮凝效果,其对废水中油类的去除率可达90.1%.  相似文献   

15.
在原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需要处理的污油、污水。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油池、除油罐收油主要是靠提升液位,通过泵将污油和水一起输送到沉降罐中,再进行后期脱水、外输等处理,会造成回收油中水和杂质含量高,增加后期处理负担,同时耗费大量电能。应用浮油收集器从地面储油罐或油池中收集原油,所回收原油含水率低,同时也可用于收集脂肪或油脂。  相似文献   

16.
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法处理技术是对油田污水的离子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水质净化和稳定的技术,处理前污水和通过该技术处理后净化水中的离子成分和浓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考察处理水回注油田后对地层、管道的结垢、腐蚀的影响,开展了处理水回注油田的水质跟踪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采油二厂稠油产量占比90%以上,掺稀降黏为主要的降黏工艺,随着稠油区块的逐年开发,稠油产量逐年上升,掺稀油用量急剧增加,在低油价、稀稠油差价大的严峻形势下,掺稀降黏效益低已成为稠油高效开发的制约因素。通过矿物绝缘电缆加热工艺节约稀油效果明显,但矿物绝缘加热技术存在能耗高、电网负载大。基于稠油对温度的温敏性,结合塔河稠油在2500 m左右出现拐点和流动性变的特点,通过研究井筒保温技术,应用纳米气凝胶对稠油井筒温度场进行人工干预,取得了良好的降黏效果,实现了稠油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8.
选矿废水中含有有害的选矿药剂、无机悬浮物、金属离子等,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聚合氯化铝做絮凝剂,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联合使用对承德市双滦区某选矿废水进行实验处理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以处理后清水出水率做衡量指标,对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各因素的工艺条件进行考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用量0.5 m L、聚合氯化铝用量20 m L、沉降时间5 min、p H值6.7,处理后出水率达到89.98%,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