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优选水光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容量配置方案,从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技术性4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云模型方法对容量配置方案进行评价。改进云模型方法以基于层次分析法改进的云模型求解主观权重,以熵权法求解客观权重,组合赋权得到指标权重,再利用条件云发生器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最后根据级别特征值法计算容量方案等级评分,确定最优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西南某清洁能源基地水光互补系统容量配置方案的优选,优选结果与集对分析法优选结果和实际选择方案均相符,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小水电》2021,(4)
研究建立了中西非刚果(布)小微水电开发区域的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赋权法的基本原理对多个开发区域方案进行综合评判。在评判优选过程中,综合考虑客观市场、行政能力、金融风险、社会因素等所辖静态、动态共13个二级指标。先通过层次化比较获得全局权重,随后利用熵权法评价结果与之对比,二者评价结果大致相似而其指标权重略有不同;分析认为熵权法能较好地摒弃同质化指标,评价权重更具合理性、客观性;从而最终综合判定莱库穆、尼阿里等地作为刚果(布)小微水电开发的优先推荐区域,其余地区依次为基本推荐和暂不推荐区域。表4个。  相似文献   

3.
水电开发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以湾坝河干流水电规划为例,从经济因素、水能因素、环境因素3个方面阐述影响流域水电开发综合效益的因素,构建流域水电规划开发方案优选指标体系,引入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各方案的综合效益进行量化评估,并与工程实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评价模型优选的方案与推荐方案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结合熵权法与灰色关联法的优选模型,为灌水方式的优选提供依据。首先为了避免传统方法主观设定权重的不足,使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接着使用灰色关联法计算每一指标值与对应最优指标值的关联度,然后把一个方案里所有指标值的关联度按照权重组合成一个综合关联度,其中这个综合关联度表示该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最后根据综合关联度进行方案优选,并把最后的决策结果与TOPSIS模型法和灰色关联投影法的优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优选结果一致。由此可见,结合熵权法与灰色关联法的优选模型适用于灌水方式的优选。  相似文献   

5.
在水资源多维承载要素解析的基础上,从"量-质-域-流"4个维度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客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SMI-P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应用于太原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需综合考虑各指标的属性,利用单指标评价常常具有独立性和不相容性。在将其视为灰色的基础上,由计算各样本的灰色关联度来确定其优劣。同时,引入信息熵理论,运用熵值法来确实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解决了权重计算困难的问题。运用建立的基于熵权和灰色关联度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在新疆水资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结果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7.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进行节水灌溉发展水平评价的重要环节。各个指标权重直接影响着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文中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了山西省汾河流域节水灌溉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结果表明,此赋权方法计算出的权重值准确、可信,接近汾河流域节水灌溉的真实水平。因此,该评价指标权重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可以为类似指标体系权重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承载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综合考虑滇中龙川江高原流域特点和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选取14项指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集对分析理论为基础,对模糊集对评价模型进行改进,采用最小信息熵原理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的权重进行主客观耦合得到综合权重,建立水资源承载力的模糊集对评价模型。为比较,分别采用改进的模糊集对评价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龙川江高原流域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5个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均为2级,采用模糊集对评价法,5个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分别为2级、1级、2级、2级和1级。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改进的模糊集对评价模型,对指标信息挖掘充分、计算简洁,评价结果可为龙川江高原流域进一步推行"河长制"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和清洁小流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方案优选时,针对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将熵权与主观权重结合为综合权重,建立熵权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优选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方案,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局势决策和组合赋权法的再生水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下,再生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资源,其作用日益突显。针对目前再生水评价模型存在的指标体系单一及权重计算不合理等问题,建立包含16项指标的再生水综合发展能力评价模型。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法进行模型的计算,并引入改进的指数型白化函数,可避免有用信息丢失并解决了零权重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建立起基于改进的灰色局势决策法和组合赋权法的再生水综合发展能力评价模型。通过云南省3个城市的资料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个市的再生水综合发展能力为K市Y市L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再生水综合发展能力评价。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云模型的堤坝除险加固效益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堤坝除险加固效益后评价,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3方面构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防洪增量效益、灌溉增量效益、经济内部收益率、水环境影响等15项指标,确定效益极佳、较好、一般、较差、极差5个评价等级及相应标准,提出改进云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该模型将投影寻踪法和熵权法计算得到的客观权重与云模型计算的初始权重相耦合,利用组合评价法计算指标权重,根据指标等级与标准计算云模型的3个特征值(期望Ex,熵En,超熵He),采用条件云发生器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进行综合评价。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湖北省黑湾水库堤坝除险加固效益后评价,验证了改进云模型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了解大宁河各个河段的具体生态健康状况,为大宁河及其他库区支流的河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根据2017年3月对大宁河源头至河口16个典型断面的浮游植物生态调查分析的结果,选取了25个备选指标,通过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核心指标,计算了其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基于该指数,构建了大宁河河流生态健康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本次大宁河河流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上游段较为健康,中、下游段处于亚健康状态,局部样点呈现病态,尤其是"龙井湾-双龙镇"段,其生态健康度较差,是受损严重的河段。初步推断这主要是由于该河段人口密集,污染物负荷大造成的。建议对受损河段重点关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修复治理。  相似文献   

13.
构建定量化的绩效评价模式,科学有效地评价河长制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河长制推行时间较早的江苏省为例,从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4个层面选取了17个指标,构建河长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7~2017年相关数据,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TOPSIS模型构建了河长制绩效评价模型,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来诊断影响河长制绩效评价水平的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省河长制绩效评价水平在2007~2017年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但在2010~2012年有短暂下降的过程;河长制评价指标权重中占比较大的为水污染防治层指标,影响河长制绩效评价水平的障碍指标同样集中在水污染防治层面,表明水污染防治工作既是江苏省河长制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研究成果可为江苏省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工作制度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城市开展河长制绩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对工程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时,传统方法往往因指标定权计算方法选用不适宜,进而影响到评价 结果的精度和合理性。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按照实用性、代表性等原则建立评价指 标体系,提出用“垂直距离”替代“欧式距离”对传统的TOPSIS模型进行改进,从而建立基于博弈论的改 进TOPSIS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重庆市境内的双溪河整治工程的方案优选中。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 方法用于工程方案的综合评价是可行的,评价结果较为可靠、合理,为其他工程方案综合评价提供了一 种新方法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杭州江北主城区涝灾成因和区域防御总体能力,优化城区排涝格局,提出城市包围方案,为开展新一轮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治理工程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区域已有的杭嘉湖区域水利综合规划、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利专项规划等推荐的水利防洪排涝工程基础上,采用一维河网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建立杭嘉湖东部平原防洪水利计算模型,计算城市包围方案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北控线建闸建泵并进行优化调度,杭州江北主城区既能满足排涝标准,主动防御,又能最大程度减轻对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兼顾流域防洪。该研究成果对确定城市防洪排涝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董雄报  赵程伟  洪青 《人民长江》2017,48(11):77-81
评标质量决定中标者与招标项目的契合程度,但受经验知识和主观判断等影响,定性指标的量化过程易带有主观模糊性,从而影响结果准确度。为减少模糊因素对评标结果的负作用,引入Z-number模糊数识别定性指标的不确定性,依据熵值原理客观确定评标指标及评标专家权重,TOPSIS法集成指标值,构建基于Z-number理论的改进TOPSIS法评标模型。结果表明,提议方法不仅能明晰度量定性指标值本身的模糊程度,还实现了指标值不确定性的针对化削减。同时,在有效避免主观赋权带来的不确定性基础上,该方法也克服了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通过示例分析与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效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下水质综合评价问题,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正态云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氯化物以及硫酸盐等9个指标作为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中,采用云模型正向发生器计算水质分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组合赋权法求出各指标权重,根据隶属度矩阵和权重矩阵给出水质分级的确定度并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朝阳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物元法、投影寻踪法的评价结果以及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评价结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基于长江河道南京段运行管理的各项技术指标资料,构建了IAHP-Delphi-FCA模型对南京长江河道工程运行管理进行评价。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相对于上层指标的相对权重;邀请若干专家对各单项指标进行评分,确立评分标准与评分分数表;最后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模糊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通过河道工程运行管理进行评价,可以总结河道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程防洪能力的提升和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石川河地下水位的有效回升进而维持采补平衡,需在该区实施地下水人工补给工程,并确定合理的补给位置及有效的补给方式。选取地下水埋深、坡度、含水层厚度、含水层渗透系数、与环境敏感区距离和给水度6个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对人工补给地下水地点适宜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典型人工补给潜力区的地层结构,探索可行的地下水人工补给方式。结果表明:适宜进行人工补给的高潜力和较高潜力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及东南部,面积达48.0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0%。建议:在石川河河道中上游高潜力和较高潜力区域的北部修建地表入渗池或渗坑;在河道中上游高潜力和较高潜力区域南部和河道中下游的较高潜力区域布设反滤回灌井群;可沿石川河河道中上游高潜力与较高潜力区域之间布置一条长约4.5 km的渗渠,利用河道进行入渗补给。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库的修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利工程方案优选的投影寻踪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处理模糊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的一致化和无量纲化,较难确定的各指标权重、差异不显著的综合评价指标值以及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优选结果等水利工程方案优选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研制了基于模糊优先关系矩阵 A 的水利工程方案优选投影寻踪新方法(FPRM-PP)。提出了 A 的最优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函数和一致性指标临界值,研制了用加速遗传算法检验、修正 A 的一致性,并同时计算 A 各方案优度值的新算法。结果说明:FPRM-PP方法直观、实用,矩阵修正幅度较小,计算结果稳定、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